sina.com.cn |
| |||||||
|
|
1963年《李自成》第一卷出版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此刻姚雪垠心驰神往,创作激情倍增。但可怕的政治漩涡正悄悄地向他袭来。先是在武汉有人写文章批判《李自成》第一卷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当时武汉市的领导同志因为知道《李自成》不但在北京反响强烈,而且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对此书也大为称赞,所以市委不同意发表批判《李自成》的文章。到了“文革”开始时,这些人又一次纠集到一起,重新发起对《李自成》的攻击,他们先贴大字报、小字报,接着便在群众大会上声讨《李自成》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控诉武汉市委在两三年前不同意发表批判文章是保护姚雪垠这面“黑旗”。黑云滚滚,形势吓人。姚雪垠和他的《李自成》面临着灭顶之灾。就在这严重的时刻,毛主席向姚雪垠伸出了救援之手,这是姚雪垠万万想不到的。1963年秋天,在《李自成》第一卷出版后,他和老伴一起到邮局给毛主席寄去一部。一则是表示他对毛主席的敬重;二则也是汇报他这个从旧社会走过来的小说家做出的一点成果。除此,他不敢有任何一点奢念。至于毛泽东能不能收到?收到了会不会看?他没多想,只是朴素地表示他对毛主席的一点心意。没想到三年后,姚雪垠竟因为此举而获得救助。 那是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7月中旬毛主席主持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看到王任重同志列席会议(王当时是中南局第二书记、湖北省委第一书记),毛主席将他叫到身边,对他说:“你告诉武汉市委,对姚雪垠要予以保护。他的《李自成》写得不错,让他继续写下去。”第二天,王任重即打电话向武汉市委第一书记宋侃夫传达“最高指示”。武汉市委立即向进驻文化系统的工作队作了特别指示,因此姚雪垠未遭到“革命”群众的野蛮揪斗躲过了皮肉之苦,也因此,《李自成》的原稿,以及大量的藏书和两万多张读书卡片,未被查抄,免遭损坏。在那个动乱年代,毛主席的“最高指示”起了关键作用,既保护了姚雪垠,也保护了《李自成》。如果不是这样,不要说写《李自成》第二卷,以后续写的宿愿会化为泡影。就是姚雪垠能否生存下来,也是个谜! 1972年,姚老结束“五七”干校生活,回到武汉,但又得面对重重干扰和各种难题,有说不出道不出的苦痛,无法坐下来专心写《李自成》。甚至连已经写出的第二卷稿子,也不能安下心来进行推敲、修改、润色。他将面对的现实和重重矛盾,写信告诉江晓天(系《李自成》第一卷责任编辑),江建议他给毛主席写信,姚雪垠也感到现在只有给毛主席写信,诉说自己的苦衷这一条路了。他知道给毛主席写信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姚雪垠是30年代的作家,又是“摘帽右派”,万一这封信落到“四人帮”一伙人的手里,就会惹下大祸。思前想后,姚雪垠决定先给原来在武汉市委做文教书记、当时中国社科院工作的宋一平写信,问他可不可以给毛主席写信,有没有办法将信直接转到毛主席手中。宋一平找胡乔木商量,胡乔木在向邓小平汇报工作时讲了这个情况,小平同志许诺他可以转给毛主席。在胡、邓的支持下,宋一平给姚雪垠回信,支持他写信,告诉他有办法转给毛主席,并告诉他毛主席患了眼疾,要他用毛笔写信,字要写得大些。这样姚雪垠才决定给毛主席写信,报告《李自成》的写作状况及当前所处的困境,请他帮助。这封题为“上毛主席的信”中有这么一段感人的话: “这部书共有五卷,估计写成字数在250万至300万字之间,愈往后反映的社会生活愈广阔,故事也愈波澜壮阔……第二卷稿子已经写成将近两年,约70万字左右……虽然我寸阴必争,不论盛暑寒冬,每日凌晨三时左右起床工作,但我已经是进入66岁的人了,不能不有任重道远之感。许多读者都担心我会完不成《李自成》的写作计划……主席!要在我的老年完成这样大的写作计划,不仅需要我自己加紧刻苦努力,更需要党的切实领导和具体帮助。我多么希望能够得到有关部门或机构的具体帮助!……我希望再次获得您的支持,使我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李自成》……” 1975年11月2日毛主席看过姚雪垠的信和胡乔木写的情况报告后,用很粗的铅笔在报告上批示: 印发政治局各同志。我同意他写《李自成》小说二卷、三卷至五卷。 毛泽东十一月二日 从姚雪垠写信寄出到毛主席批示,共14天。这中间没有耽误,毛主席就作了批示,可见毛泽东对姚雪垠写《李自成》的重视。 后来我们曾经议论过,姚老在10月19日发出这封信时,邓小平和政研室的日子已经不好过,但胡乔木还是将姚的信和他写的情况报告一并送给邓小平。小平同志还是转呈毛主席,毛主席终于作了批示。如果姚写这封信时,稍有犹豫,或拖上一拖,不是10月,而是11月发出,那时“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帷幕就拉开了,不要说邓小平,就是胡乔木和他的政研室想转呈毛主席也不大可能了。所以说姚写的这封信,刚好搭上邓小平复出后大起又大落之时的最后一班车,这也是姚雪垠的幸运,但胡乔木果断支持的态度,邓小平无所畏惧的性格,起了关键的作用。这中间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是后来的结果。(摘自《雪垠世界》 陈浩增主编 王维玲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文化教育频道。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