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结束的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研讨会上,不止一位与会者大声呼吁这样一种观点:“性教育也要从幼儿抓起!”
身为性教育工作者,和许多父母一样,陕西省计生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男同志遭遇过这样的尴尬:
“爸爸,我是从哪里来的?”4岁半的女儿问。
“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他没想到女儿这么小就会想到这种问题。
“为什么会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呢?”女儿又问。
他愣了,想了半天才憋出一句话:“因为爸爸种了种子。”
对此,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会会长、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高德伟教授解释,人的性意识是从两三岁就开始有的。两三岁的孩子只是出于质朴的好奇,才会提出上述有关性的问题,但他们并没有成人的性概念。
高教授把多数父母对孩子这种问题的反应,形象地描述为3个情绪化的阶段:首先惊讶,怎么会问这个问题;接着是忧虑,这可怎么办?最后就是训斥,或一巴掌打过去。结果会让孩子从小就在心里留下阴影,认为性是罪恶、下流、神秘、羞耻的代名词,一问就会挨打。
“其实这些性的名词对孩子而言,如同身体的其他器官一样,没有任何区别,区别是体现在成人身上的。”高教授认为,临床证明,儿童时期不合适的性教育会在孩子成人后引发性心理障碍、性扭曲、性功能障碍等等问题。
高教授说,性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它有两个重要阶段:两三岁的孩子是一个重要时期,青春期是另一个关键时期。
而一项调查显示,在小学的五六年级,30%左右的男孩和女孩都有了性成熟的标志,初一是女孩性成熟的高峰,初二是男孩性成熟的高峰。
“我们应该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就进行性教育。”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云晓认为:“中国的性教育处于严重的滞后状态。在小学两三年级就对孩子进行性知识教育是非常好的黄金时期,那时讲阴茎、阴道、子宫就像讲杯子一样,对他们来说都是知识。”
以“韩大夫信箱”而知名的北京市二中韩虹老师也认为,一张白纸好描好画,性健康教育应该在孩子们还没有开始性发育之前就进行。
我国的香港、台湾和日本的性教育都是从幼儿园开始,贯穿小学和中学,到大学就由学生们自己去学习了。高教授以香港为例,从幼儿园开始,制定性教育计划,设立“了解自我”的题目,以图画兼游戏的形式教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和两性的不同。而对内地众多家长头疼不已的“我从哪里来”的问题,用一句话就解释出来:父亲一个细胞和母亲一个细胞结合就生出了你。到了学生的青春期,他们也不回避性交一词。
国际上的惯例是从幼儿时期就开展性教育,可我国的性教育却一直处于滞后状态,甚至青春期的性教育也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高教授认为,一是我国几千年来封建传统性观念的束缚,不能正确对待性,谈到性就回避;二是不了解学前性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尽管与会的许多专家和学者们都赞同从幼儿时期就开展性知识教育,可在实际中如何操作让他们感到摸不到门路。
山东省济南市计生协一位姓高的女同志已经参加几期培训班,了解了一些知识,可她还是很困惑:怎么才能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教育儿童?成套的教学方案和计划又从哪里来?
武汉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罗教讲教授认为,从幼儿园开始进行性教育,理论上不成问题,实际中也可以操作,但青少年性与生殖教育最关键的是提高父母、老师以及同伴教育者的水平,创造一个适宜发展这种教育的环境。本报记者原春琳实习生张灿灿 (本报北京3月27日电)
文学艺术、留学移民、求职应聘、英语学习,尽在新浪网 文化教育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