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在国际中学读高二的学生,之前在中国公立学校上了十年学。对于是选择国际高中还是国内公立高中的问题,大多数人都向往“真正”的西方教育,觉得失败的中国教育体制严重局限了学生个人人格思想发展。但我认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
我的切身体会是,两种学校最显著的不同点是自由度。国际高中看起来更加自由,而国内高中则善于从全方位对学生进行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指导,更对校规校纪三令五申。
国际学校政策宽松,学生经常是自己安排学习生活。每天下午四点前下课,作业不会留很多,剩下的时间都由学生自己分配。有的学生利用这个时间搞社团活动,法语社、乐队、学生会、曲棍球社……在公立学校没时间兴办发展的社团在这里则是学生的另一主业。有的学生不爱搞社团,就在教室里学习看书直到晚自习。有的学生不喜欢看书,就正好回寝室打游戏了。这样的自由不适合所有人。自控力差的学生将会受到重创,加速堕落;对未来有规划、能够掌控自己的学生在这样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将如虎添翼,更快更好地达到目标。在国际学校学生会一年半的任职,磨砺改善了我的性格和能力。我不仅学到了工作方法、社交技巧,更对自身及社会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学生如果能利用好课余时间来学习自己喜欢的领域,也会取得不俗的造诣。
另外,国际中学的自由还体现在选课上。高一有必修的语言科学,高二就可以选一些专业性的课程,如市场营销、会计、艺术、电脑编程、地球科学等。通过接触不同领域的课程,学生们更易找到自己偏好的专业,而没必要在不擅长、不感兴趣的课程上浪费精力。国内学校几乎无自由可言,可谓是全职家教。两种学校对于基本的违纪如作弊、烟酒重视程度是一样的,国内中学的学生不自由主要是因为要学的太多,没时间干别的。早上五点到半夜十一二点都被课程、考卷、作业塞得密不插针,学生们自己都怕被太多自由害了前程。前几天跟高三备考的表妹说起辽宁省高中“早八晚五”、取消晚自习的减负政策,她说:“其实吧,我们普遍不希望这么变。轻松倒轻松了,但这八十天拿什么出成绩呢?”在压力面前,学生们的确被迫放弃了很多。然而,不能就此说中国教育因此成为噩梦般的存在。从中国公立中学走出来的学生在学术上拥有最傲人的资本,他们有能力藐视一切国外专业考试。西方人惊叹于中国学生的“智商高、能吃苦”也出自这三年闭关苦读。有的中国学生“高分低能”、缺乏自主思考能力,但我相信这是少数,外国学生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我相信中国公立学校在某些方面是十分优秀的,至少不是百害无益;但对于那些自制力强、有志向、有特长的学生,我还是推荐国际学校。
两种学校第二大不同是资源的差异。中国人均资源少,分到学生手里的更少。在中国公立学校,学生深谙各种实验法则,自己却没动手做过一次实验。高中较正式的图书馆、排球场也就近几年才建起来,更别提什么特长课程、国际性活动机会了。而国际中学相较之下拥有更大更全的图书馆、供学生使用的网络资源和充足的教学资料。另外,国际高中更被世界认可,学生能获得更多的机会,比如模拟联合国,一年里较为高端的活动中多数席位还是给国际高中留的,而中国公立高中对于这样十分有益学生发展的活动消息则相对闭塞。还有校友资源,家里条件好、有能力的同学以后到世界各地都是难得的人脉联系。
此外,是考试制度的不同。中国公立中学是一考定终身。要出国的话,就得准备各种标准化考试成绩、活动比赛成绩等等。大学入学考核标准的不同造成了中学学习模式的不同。我在公立高中很明显的感觉就是累脑子,写完作业躺床上脑袋还嗡嗡地转个不停。智商高、会学习的学生在中国公立高中就得到了一切。但在国际高中,一天到晚闷头学的人会被认作异类、书呆子。虽然课程难度不如公立高中,但学生们需要为额外的考试和展示才能的活动付出等额的努力。以我为例,要想去美国,高中三年必须要保证稳定上升的平均分(西方大学对于每学年的成绩都会考察),并准备托福[微博]、SAT、SAT II、AP成绩,这几项考试分别要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SAT考试大陆还没有考点)进行,考不过还得继续申报考位直到成绩达标为止。更别提还要有各种志愿者、实习经历、比赛证书、组织参与活动经历等等,十分麻烦。有时真羡慕公立高中,长痛不如短痛。在国际高中,有的学生会比公立高中学生还要忙。当然,中国的高考[微博]也自有其弊端,这也是众所周知的。
选哪种学校,最终还是得看学生个人的能力与意愿,当然,经济问题也不得不考虑。我有同学在公立高中身兼七样乐器仍保持成绩优异,还有的聪敏好学,但因管不住自己加上不愿出国而在国际高中自甘堕落。是金子总会发光,但最好先选择最适宜他发展的土壤。转自某论坛。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