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讲述:美国童子军是男孩子的“营养品”

2014年09月12日10:17  新浪教育     收藏本文     

  某天下午,一个约7、8岁的小男孩按响了我家的门铃。他清秀可爱,自信大方,自我介绍叫Don,读小学二年级,然后纯熟地讲述他造访的目的。其实当时我并没有完全听明白,只大概了解到他参加了一个叫BoyScouts的团体,为组织筹款义卖些他们亲自制作的绿色健康食品。尽管我对食品本身兴趣不大,考虑可以帮助到他,就毫不犹豫地在单子上选了一款。他非常高兴,告诉我过几天后货到付款。三天后,Don又出现了,这次还有妈妈陪同,因为是要送货收钱,得请妈妈帮忙把下关。我这才知道,原来Don是个混血儿,爸爸是白人,妈妈是台湾人。血脉相通的关系,我和Don的妈妈一见如故,后来两家人也常有来往,让我对Don,对他参加的BoyScouts组织有了更多的了解。

  BoyScouts中文译为童子军,在全球很多国家都有分部。其中美国童子军是很大的一支,是美国最大的青少年组织,约有270万童子军成员,以及100万成人志愿者。其组织目标是帮助青少年发展人格,培养忠诚、勇敢、仁慈、服从、快乐、节俭的价值观,成为负责任的良好公民。常说的童子军指的是男童子军,另外也有GirlScouts(女童子军),不过规模较小,名气也没那么大。

  Don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加入这个团体,他们属于“幼童军”,室内活动居多,每周二下午有例会,通过游戏和讨论,学习生活常识,比如怎么打火警电话,怎么应对各种情况。有次讨论“单独接听到陌生人的电话”应该如何回答。比较好的方法是,不要告诉对方“妈妈不在家”,以防止对方了解你是“单独在家”而起歹意,可以回答说“我妈妈现在走不开,请告诉我你的电话号码,我让妈妈给你回电话。”另外,也有不少手工制作活动,甚至木工活。Don 的妈妈告诉我,Don以前是个“小宅男”,不爱和小朋友交往,也不愿意和外人交谈,童子军大量的集体活动让他变得活泼大方多了。

  巧合的是,认识Don后不久,定居中部密苏里州乡村的朋友一家来访,他们的儿子Mason读初中二年级,也在参加童子军。说起童子军让他们一家都很兴奋,Mason的妈妈脱口而出:“童子军活动是男孩子的营养品!”像Mason这群大男孩参加的“童子军”主要以户外活动为主,他们需要学习很多知识,包括方向辨认,水质净化,团队协作,紧急救护等等。Mason给我分享了很多活动细节,如露营,野外生存,极限运动……去年十月份的“悬崖索降”活动让他记忆尤其深刻,悬崖不是很高,50米左右,下面是一条河。一些首次参加这个活动的伙伴开始有点胆怯,甚至想放弃。但他们相互鼓励,有经验胆子大的先示范,不断地给犹豫者打气,最终所有队员都完成了任务。

  刚刚过去不久的一次冬季野外生存活动,是不带帐篷的,孩子们带着斧头和锯子在树林里自己建一个过夜的窝棚,在石板上烤肉和点心做晚餐。

  每次活动,从策划安排,实施进行,到事后总结,对他们的体能、意志、领导、协作能力都是一次新的挑战。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男孩们切身感受到童子军的主要宗旨:忠诚、勇敢、仁慈、服从、快乐、节俭,并把这些抽象的词汇吸收成为他们身体的一部分,磨练意志,孕育品格。

  13岁的Mason现在已经有点“男子汉”的感觉了,刚毅果断而又不乏爱心。在刚过去不久的圣诞节,他花了近两周的课余时间给家里的小狗准备了份礼物,为它修葺了一个精致温馨的小屋,让它也有个暖冬。

  Mason的爸爸从另外一个角度分享了他的体会。志愿者——童子军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由童子军队员的父亲组成。Mason的爸爸就是一名志愿者,每次活动他几乎全程陪同,给童子军们准备早饭,提供援助。他最深刻的体会是,因为自己的身体力行,让儿子对他非常信任。平时他指出儿子一些错误行为的时候,往往不需要费太多功夫。Mason对父亲很认同,他知道,爸爸说No,应该有No的道理。有了这样的基础,父子的沟通变得很简单。当我对Mason的爸爸啧啧称赞的时候,他笑言自己其实做得还远远不够,接着给我分享了另一位志愿者的故事。五十多岁的Ryan是位资深律师,从事童子军志愿者工作有近三十年历史了。他儿子早已长大成人,但他一直尽心尽责地帮助这个组织。除了自己的工作时间,以及每年圣诞节、感恩节休息两天,剩下所有的时间都扑在这上面。他用他丰富的经验和无比的耐心,帮助着每一位队员。他的坚持不懈和无私奉献,感染着每一位队员,甚至影响着其他的志愿者,比如Mason的爸爸。这样的父亲是让人可敬可仰的,而他的儿子,是Mason的现任校长,另一位兢兢业业的教育工作者。

  尽管童子军活动离国内教育似乎还有点远,但在看热闹之余,也许能带给我们一些思考。大家谈到素质教育时都认为除了课本知识还需要培养孩子的其他兴趣技能。但我们可以仔细想想,对男孩子而言,什么是最基本的素质?现在孩子们生活条件都很好,我们该怎样创造环境磨练他们的意志?在我们说教孩子的时候,有没有意识到,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孩子的榜样,应该更加有效。

  本文选自《逃逃美学》新浪博客,点击查看原文

  新浪教育国际学校库独家提供全国300余所国际学校信息,可一站对比查询学校信息,详情请点击:http://ischool.edu.sina.com.cn/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国际学校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文章关键词: 童子军青少年美国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