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校长揭秘为什么孩子怎么学都是中式英语

2016年03月30日 10:04 新浪教育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最近小编看到很多家长反映孩子的英语学习成了“老大难”,很担心这样下去会影响孩子今后出国留学。

  的确如此,英语在留学道路上确实是非常重要且很难过的一关,新浪教育栏目近日收到了一篇专家投稿,文章作者拥有二十余年的国外生活与教育经验,运用自己的专业眼光分析点出了双语学习的诀窍和秘密,相信对家长会有极大的帮助与启示。

  文章作者林敏博士,现为上海西外外国语学校创办人和总校长,上海市督学、上海民办中小学协会副会长。海南三亚国际学校和三亚外国语学校执行校董。上海人,文革后期去农场三年,恢复高考后77级考入复旦、本科毕业后出国留学,在英国利兹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在国外大学任教多年、曾担任过教授、博导、系主任、校长特别助理等职,十二年前回国,从一块稻田办起了一所双语的国际化学校,现有中外师生员工五千人。作者本人在国内外的经历,中西融合、双语环境的学习、工作、生活的体验感受,是对双语人成长过程的一种切身反思。

   真正的双语人才,首先应该是达到双母语或具有母语加另一种接近于母语水准的语言能力的人才。

  在欧洲、北美,由于日尔曼语系或拉丁语系中有很多语言内在的相似性,有很多人能讲两种或以上不同语言。在国外学习工作时,很多朋友、同事都是双母语,英法、英德、英西或接近于双母语,但由于汉语与英语有很大的差异,要真正掌握汉英两种语言并达到双母语程度,要比欧美语言的双语习得,难度大得多。

  百年来,从清末民初的严复、詹天佑他们这批小留学生,到最早清华留美学堂毕业的汤用彤、梁实秋以及教会学校培养的双语人才,如周有光,再到一九四九年后新中国办起的各类外语学校,都在尝试着培养一批精通中、英双语的中西融合的人才,也确实卓有成效。总结这一个多世纪来,中国培养双语人才的经验及途径,大致可概括为下列几条:

   第一,从小开始,语言学习有其关键期,一般来说,十二岁,最晚十四岁之前,是掌握一门语言,特别是培养母语感(native sense)的最佳时期。“母语感”是区别于这门语言是“外语”还是“母语”的一个重要标志。

  简单来说,有“母语感”的人是不需要系统地学这门语言的“语法”的,而把一门语言当外语来学,是一定要学“语法”的。学外语者使用“语法规则”来判断语言表达的对错,而有“母语感”者,是在表达过程中,通过已掌握的语言的深层内在结构,自动生成正确的语句和表达方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中国的英语老师老在课堂讲“语法”,而外教教不来“语法”的原因。

  讲母语者,会真正掌握该语言的“自动生成的深层内在结构”。而这一深层结构或“母语感”,是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十二或十四岁之前,最有可能获得的。

  第二,从中、英双语习得的特点来看,汉语远比英语难,当然英语要学好,也非易事。由于汉语语音和语义分离,语言结构、表达方式复杂等原因,在同等学习时间内,以汉语为母语的使用者要达到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使用者同样表达水准,是需要更多努力的,中文比英文难学,而且中文习得的敏感期可能比英文更早。

  所以民国时期的大家们,如陈寅恪幼时读私塾,打下很好的中文经典底子。然后在十多岁时,又学英语,特别是早年清华学堂的那批人,十二、三四岁,如梁实秋、吴宓、叶公超,他们中文好,英文也好。母语确实能给另一种语言提供“脚手架”(Scaffold),所以在“语言敏感期”内,学好母语兼及“外语”是培养“双语人才”的最佳路径。

  但实际做起来,也有几种做法,一是将外语当“母语”学,基本不教语法。以交际、阅读、大量交流和活动为主,犹如我们母语学习法学之。尽量建构母语的“深层结构”,让学生自然而然,浸润式地体验感受。

  这种母语学习过程,其实是低结构、高感知的过程。但这种“母语习得法”,在中国的大环境中,一开始成效是不显著的,与ESL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过程比,孩子不一定能像处于高结构、低感知的ESL教学中的学生那样能快速掌握大量词汇,背诵出很多句子,记住很多语法点,看上去似乎是慢了,但其实将英语作为母语的学习过程,是表面上波澜不惊,深层确是“波涛汹涌”。过了一段较长的“浸润积累期”,会有语言爆发点。孩子会渐渐自动生成正确的表述。

  从我们学校这十年的对比实践来看,国内部ESL的英语教学。一开始孩子似乎比国际双语部的孩子进步快,但三、五年后,却是双语国际部的“母语式教学”过程,让孩子的“母语感”凸现。这种“母语感”(native sense)才是英语学习最重要的基础,国内英语教育最缺乏的是对这种“母语感”的重视。

  注重“语感”的生成,中文严格按照上海二期课改的国内课程要求教和学,中文是中国学生的第一母语,英文按“母语”方式来教,也有“ESL”的帮助和支持,尽可能让孩子发展真正的“双语”能力。

  我校学生曹逸秋就是一个受益于双语教学的典型,她从一年级到八年级都在学校就读双语课程,后被美高小常青藤联盟中的Hill school 录取。她能用中英文写诗,双语切换自如,中、英文同步发展,同时,其他学科,如数学等,也成绩优异,真正的双语学习,对孩子的心智发展,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中、英双语,左脑、右脑都被有效地刺激与开发。

  双语人才不仅是会讲两种语言的人,更是具备深厚人文底蕴、灵动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宽广的国际视野、全球意识的人。

  会讲中、英双语的人才,要有中西文化视野、价值的有机融合(Integration),作为其底蕴。学校及家庭教育,千万不能只关注语言层面的学习。现在家长最顾虑的是孩子能说多少英语,但最后孩子双语能力的发展,是要有文化价值内涵的。

  不能为语言而语言,也千万不要觉得孩子的英语词汇量小、听不懂、写不出,就简化对知识、逻辑、文化、意义及价值的追求。语言学习没有这些“骨架”,只是无意义的字词句,语言学习一定要与学科知识、项目探究、实践活动、身心发展,人格培养紧密相关,语言能力是在大教育的过程中,在生活、学习、分享、活动,创造中,才能真正发展起来的。

  所以,中外双班主任制,共同备课、融合教学、分享合作,让孩子从小就置身于一种双语的跨文化的学习场景中,耳濡目染。孩子慢慢就会很自然地建构起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沟通素养。

  双语教学,最终的关注点是培养出一个自信、自尊,有一种丰厚充实的自我身份认同(Self identity)的世界公民。

  双语教学,并不是使一个人变成一个无根无源,漂浮在两个不同语境和世界,上不上、下不下的“尴尬人”。真正好的双语教学,是让一个人无论生活在上海、北京、台北、香港、纽约、伦敦、都会如鱼得水,在哪儿都能自如地扎根生活。

  真正好的双语教学中培养出的孩子都具有丰厚充实的自我认同。这种“自我认同”,不是一种单面狭窄的“文化认同”,而是建立在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价值、身份、第一母语的基础上,吸收和融合了另一文化、另一语言和语境中所蕴含的行为及交往方式。

  这一身份及自我认同,首先要有第一母语的根基,如在中国长大的孩子,一定要先学好汉语。有本民族文化的身份确认,千万不能放弃母语。因为放弃母语,实际是放弃孩子安身立命的“自我身份认同”。

  这不光是会影响孩子的深度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孩子对自身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情感心理的最终归属,及人格发展走向。身份自我认同如错乱不清,一个人的主体意识就很难确立,这对其一生的发展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这一自我身份认同,一定是第一母语给的,对在中国生长的孩子来说,中文汉语的学习,其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此。

  给中国孩子找到其“安身立命”的根基,英语作为“准母语”或“第二母语”甚至外语,只能丰富充实孩子以母语及母语文化为根基的这一自我身份认同,这也是为什么在我们学校的双语国际课程设置中,母语得到高度重视,注重学习传统及现代经典文本,参与各种节庆仪式,行走体验感受社会民情,建设开发多元包容的校园文化,所有这些都是强化我们是一所中国的国际化学校,或国际化的中国学校。

  一个有着母语根基但又融合了准母语的文化情感因素的双语人,会有一种内在深层的张力,他的自我身份认同意识,会比单语人更复杂丰厚(Rich identity)。但恰恰是这种内在张力及复杂丰厚的特质,会使双语人的情感世界、思维模式、社会交往、价值判断、格局眼界、行为处事都会有一种不同于单语人的多维感和丰富度,这种内在张力也是双语人自我发展的深层内驱力,会使其人生更多姿多彩!

  要培养出中西融合的真正的双语国际化人才,不仅仅是在标准的课堂和传统的课程中,不仅仅是引进国外教材,英美师资,更重要的是要界定双语人才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各种核心素养:同理心、跨文化沟通及适应能力、全球意识、人类共享的价值观、开放包容的心态以及丰厚充实的自我身份认同,这些才是双语教育及课程所要关注的真正内涵。

  也许,我们在努力培养立足于本民族文化土壤又兼具全球意识的双语人才时,也需有清醒的认知和理解,对绝大多数的双语人来说,实际生活工作中,一定有“主母语”和“准母语”的关系,犹如胡适、林语堂、钱锺书等学人们,尽管中英文俱佳,但其两种语言的关系,仍是主、准母语的关系。

  笔者在国外生活二十年,尽管英语是主要工作及生活语言,但身份及自我认同仍牵系于母语的深层结构,依赖于这一深层结构,所以才会有英语能力的改善提高及文化的适应融入。

  中国的国际化学校,要更多地去反思中国百年来双语教学的历史及前人探索的经验教训。当年双语教学做的最成功的,应是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南洋公学等为代表的学校,清华学校当年上午是全英文上课、下午是中文的文史哲经典课程。当年盛宣怀办的南洋公学、张伯苓办的南开,都是非常注重西学与传统经典的结合。甚至当年很多教会学校,中文教的国学经典也是必修课!

  回顾百年来的中国近代史,各行各业的精英翘楚,很大一部分都是从这些中西融合学校出来的,是这些强调中英双语、东西文化交融、关注学生人格发展的学校,才培养出一批批“大师们”,“大师”亦会重构语言范式,创造出超越母语大众性的更为经典的深度阅读语言,就像星罗密布的太空隐藏在浮云背后那样,对着我们人类的智力和心胸在说话。双语人才,是具有内在多维度思考力的多元文化的“对话者”。

  现在的我们,面对多元的需求及挑战,一定要坚持双母语或母语加准母语的办学方向,千万不能迎合社会一时的功利需求,牺牲我们孩子一生健康平衡的身心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为新浪国际学校栏目独家稿件,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与出处,违者必究。

  新浪国际学校栏目长期接受广大国际学校专家稿件,稿件一经采用将在新浪国际学校栏目网站及其官方微博、微信中同步发表,优秀稿件将获得重点推荐,优秀作者将获邀开通新浪专栏并得到重点推荐,投稿邮箱:yinfei1@staff.sina.com.cn欢迎分享您的国际学校教育经验。

  如果还有各种择校问题,欢迎大家来新浪教育在4月中下旬举办的“新浪2016国际学校择校巡展”,京沪两地近百余所国际学校将参展。免费咨询拨打15801068644。欲知更多信息,详见:新浪2016国际学校择校巡展火热开启

  此外,新浪教育为此次展会特推出针对国际学校家 长的调查,填写此调查者择校展当天可优先预留讲座区座位,调查详见:这些择校问题你是否也遇到过?

  快速报名择校巡展入口:

  点击报名:4月24日上海择校展  5月14日北京择校展  电话报名请拨打15801068644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国际学校频道  新浪国际学校库

关注“国际学校家长圈”公众号,优先参与线上线下家长活动。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考圈”微信,随时提醒报考动态

高考志愿通(收录2553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57名专家为您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3760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7225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4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