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2016“国际学校择校巡展”北京站5月14日在北京饭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包含多所优质公办学校国际部及国际学校在内的70多家参展单位为京津冀的5000多个家庭提供了咨询,现场非常火爆。从学校课程分类到国际教育走向,从出国国家选择到学生升学规划,新浪教育(微博)安排的10大主题讲座更是为现场观众提供了启发式思考。其中,北大(微博)附中国际部中方主任张璐鸥发表了主题演讲《北大附中的一天》。
打破学习的“墙”,让学生的思维突破束缚
张璐鸥谈到,在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创造性、同理心、自主性、激情是国际化人才的重要素质。所以通过创造一种社会性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成为个性鲜明、 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至关重要。北大附中国际部鼓励学生尽可能做最好的自己,尽可能去和社会连接,这样才能走向更好的未来。
北大附中国际部的学生是怎样进行社会性学习的呢?张璐鸥用一个校园创业咖啡屋的例子生动的展现给大家:我们的学生在一个学校的空间建了一个咖啡屋,咖啡怎么做?如何控制成本?这些问题全部由学生自主解决。通过这种方式,为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打下基础。
学生分享“北大附中的学习生活”
北大附中有无限可能性,无限的可能性对学生的自主自我管理能力、时间安排能力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比如,我们的自习室有一天被倒腾得特别乱,学校就会说 把你们的自习室封掉,你们自己出方案做一个自习室。跟学校谈方案,学校觉得这个方案可以,重新把自习室解封。所有的事情都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创造,这样给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经历完这件事情,你也会收获很多成长。”北大附中国际部的两位高二学生如是说。
在这里有学生自己创业、申请专利,甚至自己注册、经营一家企业。北大附中高二学生介绍,“我们一个学长去年在上完创业课受到启发之后,自己组建团队做了一个共享空间。从线下空间到线上APP,他们希望通过工作坊,讲座等活动,帮助高中生认识自己,连接社会,发现更多可能性。”这个项目后来获得了学校的支持,得到了一百平米的场地使用权。于是,他们便组建了学生室内设计团队,从设计到装修每一个细节都由学生主导完成。去年12月这个学生团队还成功拿到了社会融资。在附中学生的生活里,学习和实践是分不开的,学校也支持学生走出课堂,将学习到的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用实践来验证所学。
以下附演讲实录:
主持人:提到名校大家第一个想法会想到什么?我觉得大家跟我一样的想法都是会想到一些牛娃,这些牛娃学习这么好,他们的学习生活是怎么样的?接下来我们要请到北大附中国际部的中方主任张璐鸥先生以及学生代表,为大家讲述一下北大附中的一天。
张璐鸥:今天希望能够分享一下北大附中国际部的办学理念、风格和我们国际部的特色,我们的学生从他们的角度也会分享北大附中的这种教育方式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什么样的收获。
我们过去长大都是这样一个教学环境——很多学生对着一个老师。我们并不是说只有三个学生,只是我们要思考一个新的方式怎么让孩子去成长。为什么我们觉得过去和现在对教育的需求不一样?因为过去学校里的人是坐的很整齐的一排排对着老师,但是他们走向社会时会面对不一样的环境,可能他们在公司里要小组合作,可能要跟不同的人交流,他们出国学习的时候,他们学习的方式不仅是在教室里,可能在课外进行很多元化的学习,如果你让他们觉得只是坐在教室里打开课本才是学习,放学之后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玩,那可能会使他们失去很多机会。
中美教学方式理念大不同
我先说一下我自己的成长经历,为什么对我来说学习是很多元化的一种体验,打破生活的围墙。我的成长经历也是中西结合的,我在中国上了学之后,在美国上的小学,我在成长的过程中搬了12次家,在中国和美国很多一线城市读过书,我从小是考察学校长大的。发现国外的教学方式不一样,而且教学的方式和教学理念有很大不同。
我在中国和美国都上过学,感觉中国读书和美国读书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在美国读书,你会觉得美国的学生感觉上学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很多中国孩子感觉生活只是他读书的一部分。我们在美国读高中是每天2点半就放学了,中国的高中生可能2点半才刚午休回来准备下午的课。美国他们两点半放学不意味着他们就玩一整天,而是他们可以离开校园,他们可以参加很多元化的活动,丰富学生自己。他们有很多机会做自我挖掘、自我探索。中国学生他们在申请学校的时候之前没有很多机会去探索社会、发现自己,所以他们跟面试官聊天,没有办法展现自己最鲜明的一面。 而在美国高中不仅有四年,比中国的高中多了一年,而且他们在上学的时候,不仅是在教室里学习,也在课外学习。
北大附中创造社会化学习
我们北大附中虽然没有办法两点钟让孩子放学,但是可以创造一种社会化学习。我们学生在一个学校的空间,自己建了一个咖啡屋,可能也有一些别的学校有学生自己的咖啡屋,但对学生来讲这是学生的行为,四五年前有一些学生,他们觉得学校的空间做多功能厅有点浪费,就跟学校申请,说想把这个地方缩小办咖啡屋,把装修方案给学校了,把很多运营方案也给学校了,学校就说批给你,一年以后,如果你们没法持续,收支不平衡就收回来。进行到今年,一年比一年好,而且学生排班怎么排,咖啡怎么弄,都是挺大的挑战。因为很多消费者是学生,他们的消费能力不一定很高,如果他们定价太高,他们就不一定能够有很多客户。但问题他们怎么控制成本,如果他们偷工减料,放很多水,不是放很多咖啡,学生们也会有意见。所以,他们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面临着很多社会上的问题了。
而我们的图书馆,家具摆设都是一个学生委员会来定的,空间应该怎么布置,应该买什么样的家具,应该怎么样装,也是让他们尽可能去自己解决。
北大附中学生其实想培养学生是个性鲜明,有自主性,真的不仅为社会贡献,而且自己能够去成长。我们希望他们能够有一个集体的身份,传统学校里可能会有班主任,一个班50、60个学生,他们就在那儿不动。我们也知道有些知名的美国和英国学校,像牛津、剑桥、芝加哥大学,每个学生的生活单位是在一起,这些人可能是来自不同的学科。如果按传统的分班的概念,你身边的学生可能都是文科班的学生或者理科班的学生,你的圈子就很窄,你看世界只是从文科生或者理科生的角度看问题,我们希望通过书院制,能够有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他们可能在一起生活,一起参加比赛,他们有自己的公共空间,下课之后坐在我对面的学生可能就是学英语方向,但我可能学的是工程方向,他可能学艺术方向的,碰撞可能能产生更多可能性,也开阔学生的眼界。有很多学生会问我申请大学应该申请哪个方向,更多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而是他们不知道世界外面到底有什么东西,有什么可能性,有什么课, 他们可能从来没想过有环境保护,可能从来没想过有新媒体的设计,可能没有想过有自媒体。所以,我们希望这种书院的方式能够打破这些框架。
社团活动也是校园活动很重要的方面,我们的特色不是社团活动,相信很多学校都会说我们有几十、几百个很多元化的校园活动。我们想讲的是学校怎么支持学校的社团活动。我去过一些别的高中,我也看了他们有很多很多海报,有很多校园活动,但是学生只有放学5:00、5:30到晚自习这一个小时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哪怕社团设得再多,也只有一小部分时间给学生,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组织能力。社团活动最大的目的我认为是给学生自 发、自主的一个学习机会,如果你每天像一门课安排好了,很难让他们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北大附中的课是自我安排的,我们的课时比别的国际部少很多。比如我们每个星期三从11:20之后,整个下午国际部学生都会停课,用他们的时间安排社团活动,也可以用这个时间组织个人活动。不仅如此,我们的国际部和本部其实有很紧密的联合,否则国际部的学生只是一小部分,他们做得再大也没有影响力,我们鼓励我们的国际部学生和本部学生尽可能一起办活动,也会给他们提供场地的支持。
打破传统教育的围墙
刚才说打破校园的围墙,让他们到社会进行多元化的交流。下面说一下在教室里学习怎么打破传统教育的围墙。
先讲一个很简单的美国心理学家的实验,在几十年前美国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把5个猴子放在一个铁笼里,上面吊了一根香蕉,放了一个小梯子,大家看到只有一个香蕉,有一个小梯子,第一反应是什么?猴子第一反应是冲过去爬上楼梯拿那个香蕉吃。一旦有任何一只猴子跑过去想碰到香蕉,科学家直接用冷水喷所有5个猴子,通过反复这样训练之后,这5个猴子就知道不能再碰这个香蕉了,所以钻进笼子里呆呆地看着香蕉。这个时候他们就把一只猴子拿出去,把一只新的猴子拿进来,新的猴子完全没有经历过这个过程,一放进去立刻想冲过去碰那个香蕉,没想到它一开始往那个香蕉冲,另外4个猴子同时也被喷冷水了。这时这4个猴子就要阻止任何猴子去碰那个香蕉,所以他们再把新的猴子再放进去,旧的猴子拿出来,那个猴子一样准备冲,剩下4个猴子就努力拦住它,去抓它、打它。再一个一个猴子换,等到最后所有被喷过水的5个猴子都换出去了,新的猴子没有喷过水,但是依然不敢碰香蕉,因为他们知道这是规矩,却不知道为什么,因为他们根本没被水喷过。
所以就很可悲,这个例子给我的印象很深刻。这也是代表了很多时候孩子们上学的体验。可能老师告诉他,说只能这样子做,可能这个方法对数学问题也好,对社会 问题也好,对科学问题,只能这样,没有办法。可能当时我们老师长大的环境的确只能这样,但是环境一直在改变,所以我们希望孩子想的不只是社会规则是怎么 样,而是后面的原因是什么样的,而且我们要看到社会怎么变化,有没有新的可能性,这样才可能颠覆传统框架,哪怕他们看现在的一些趋势,无论是智能驾驶车, 无论是虚拟现实,很多人都以为之前不可能实现的技术,我们慢慢都在实现。所以,我们怎么去给孩子提供一个这样的环境,让他们的思维能够突破传统的束缚?
首先,我们的教学,学生和老师的比例差不多是在1:15左右,有些班少的话是10个学生,多的是20个学生。好处是我们确保学生和老师有机会去交流,这样学生如果提问,老师不会担心自己没有时间,然后把学生的问题随便对付了。
另外,我们不仅让老师给学生讲课,还尽可能请社会上的嘉宾、专家给学生分享,从他们的角度,从他们现在正在经历的工作环境下。因为老师再好,我们也是在校园里,和社会还是有一定隔阂的。
说到时间安排,从我们一个学生的课表可以看出,有很多空位,我们怎么排课呢?其实我们不给学生排课,让学生自己选课,我们的要求不是上这个数学课、语文课 才能毕业,我们的很多课是你要修够这么多课的学分,每个老师会安排自己主题、风格的数学课,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去选。同时我们怎么选课呢?之前在大学的时 候,不知道有多少家长(微博)有感受,选课很多时候其实拼速度和拼运气,在我们学校都是拼网速,看谁按这个键最快,可以报到课。对他们来说,我们会给他们大概200个院分,他们自由分配,说哪个课他们最想上,就放那个分数在那里。哪个课看学生给的分数最高,学生就可以听到这个课。这也是一种锻炼、取舍,平时更愿意学习哪些课,更在意哪些课,也是充满选择的。
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
在北大附中书院的设计上,下面有7个书院。最上面是预科部和国际部,我们的出国方向,我们学生毕业的 方向,国内大学可能参加的是预科部,更注重报志愿、高 考的准备。如果出国我们有出国国际部的升学指导。我见过许多传统学校,要么是在国际部,可能不会跟本 部的学生一起交流。在我们学校里,我们可以在下面的学院,学院也就是大学的college的概念, 在你的工程学院、教育学院或者别的学院的课,毕业还是你的学院。我们的课程体系都是自主研发的,博雅教育、人文教育、国际教育、通识教育课程。每个学院都 有针对自己方向,有些是文科,有些是理科。再往下就是学生的教务处、学生成长处,我们有心理咨询师,跟学生交流,关注学生成长。我们的环境可能更贴近大学,有些学生可能不太习惯,可能来到这个学校感觉和他们初中太不一样了,没有班主任,我们的班主任可能是某个书院的老师。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希望给予学生 很多支持,让学生不会觉得迷茫。同时我们的时间安排相对来说是自主的,比方说你会看到有些学生上午有些空格没有课,下午有些空格没有课,看他们的安排,他 们如果想做一个项目,跟NGO、慈善机构合作,这个机构说我们需要你每天或者每个星期的某一天时间来,如果他比较重视这个项目,他们可能会把做那个项目的时候的课排在别的时候,我们要合理安排,确保他们能够顺利毕业。
沉淀式学习,什么概念?我们会办戏剧节、舞蹈节、各种各样的节,这些节日不只是一个比赛就OVER了, 我们会花一个学期的时间,让学生报舞蹈课、兴趣课,他们通过这个课慢慢学习这一套过程怎么做,而且会请外界的专家,戏剧课是与中央戏剧学院一起举办的,舞 蹈课是跟北舞一起创办的 ,学生会接受到非常专业的指导,而且学生有很大的自主性。他们不仅只是跳舞,会安排灯光、考虑票房等等。
另外,北大附中国际部的特色是跨年级、跨学科的课程。你可能是高二,在一个教室里可能会跟高三交流,也可能会跟高一交流,有些学生可能是高 二,但是他的数学可能是在高三水平,甚至有些高一的语文就是高三水平,尽可能有混合班,这样让他们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不会让他们觉得在班里很无聊。或者 有些学生觉得英语方面跟不上,也可以放慢一点学,可以慢慢提升自己的自信,而不是永远排在班里最后一名。
在教室里面还有很多线上平台帮助我们打破教育的围墙。我们会在线上组织很多平台,因为现在是21世 纪互联网时代,他们以后办公环境不只是在圆桌会议上办公,可能远程办公、跨时间办公,我们会给他们提供这种学习的可能性。北大附中有很多线上平台,无论是 报课、线上活动、项目学习、服务性学习,我们都有相关的技术平台,是我们内部自主研发,给学生提供移动办公的可能性。我们每年会给两次机会让学生组织项 目,去国内甚至国外任何地方去学习交流,我们希望这期间能把学到的东西也和大家进行交流,或者他们可以做远程学习。我们希望学生的生活更接近社会。
北大附中学生分享学习体会
接下来,我希望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分享一下,从他们的角度,不仅是学校想怎么做,具体到学生身上,他们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高二学生:各位家长同学大家好,我是北大附中高二的。
北大附中高二学生(男):刚才张璐鸥老师说了学校一些比较宏观的概念,作为我们学生,我们在这个学校里体验了什么,我觉得在北大附中我体验 了无限的可能性,因为在这所学校里我们打破了墙,我们没有校服,我们没有班级,甚至说我们很多时候没有老师,很多时候我们是通过学生自己去创造,自己探 索,在这里可以做很多可能在座家长和学生都无法想象的高中生活。在这里我们有学生自己创业,可以申请专利,可以自己经营一个东西,这个东西不是简单的在学 校里做一个模拟,而是真正的走入社会注册一个公司,去跟各种老板申请投资,北大附中给了我们无限的可能性。
先说说我们在北大附中上了什么课程。
北大附中高二学生(女):这是一门国际部的课,就是创业课,我们能学到不同的东西。我们在课堂上都是以小组分工做的,其实这个课都是高二的学生,包括我们组里,除了我以外,全是男生的组,我们一共是4个人,一个女生,三个男生。
我来讲一下比较特别的活动,在这个课上我们第一个特别特别奇特的活动,可能你们会觉得特别奇葩,以整个中关村为范围做团建。因为大家其实自 己都不是能聚在一起,我们都是选择花两个下午时间搞这个,比如黄太吉这个参观,我们猜这个餐馆的名字是什么含义,我们去拍,花两个下午去做。其实是团队建 设,我们班里都是高二,但是我们并不是属于一个系,我们这一学期的课都是围绕着这个组来展开活动。我们怎么熟悉起来的?我们必须关系非常好才能继续这个课程。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是做MV的活动。这个MV不能是英文或者是中文的,肯定比如说像韩文、日文、俄罗斯文甚至是西班牙语为语言,还要自己翻唱,全程所有的东西都要自己拍。我们开始其实是根本不会做事情的同学,到最后做事情特别溜。这种东西就是培养我们自主能力。我记得璐鸥老师在课堂上跟我们说过一句话,他说我不希望这节课像传统课程一样,我希望带给你 们一些实际的东西。有的时候在做作业的时候,可能我们会留到很晚,10点甚至11点才会回家,我想这是什么课,为什么要花这么长时间做作业。但是这个课结束之后,你会发现这个课非常有意义,对于你以后的能力,不仅是学科的能力,而是你之后做一些小组活动,包括社团活动里都会有一些个人提升。
所以,这是我觉得我们学到的课程非常特别的地方。
北大附中高二学生(男):这是自然课程,我们会真正走到自然当中去,对自然的东西进行观察和学习。第一张照片是我当时在拍ISS国际空间站的画面,下面是我拍的一张木星。最近这两张是这周四我们到北京门头沟一个村子采集化石,真的走出学校,到山上我们自己挖这个化石,挖出来都是这样的。
北大附中高二学生(女):学长团这是我们学校的一个中心课程,我们所有的资金都是学校出的,这是我们学校延续的一个东西,学校里有导师,但是可能并不可能顾及到你平常非常伤心的时候,这科挂了,觉得太伤心了。这时候我们就会有一波学长、学姐,大概每届是40多个人,会去关心你,学长团的学长学姐,专门给学弟学妹带来关怀的。
北大附中高二学生(男):学长团会对高一的新生进行教育,他们先去军训,回来帮助他们适应高中的生活,这些都是由高一届的学长学姐来完成,没有老师参与这个过程。
北大附中高二学生(女):这是我们活动的图片,他们军训的时候,我们在旁边把他们的水都灌好。下面照片是学树,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愿望放在外面。
我们会定期开会,说一些学长团的事务和之前的任务,大家会讨论。每个学长团会延续一年,在每个6月的时候招新,换一波人,这就是所谓的传承。
北大附中高二学生(男):下面进入不是高中生做的事情,比如创作空间在国内一些东西非常流行,但是这是由我们自己去建造的,在学校里搭了一个平台,给所有学生一个创造的权利,我们给学生提供了3D打 印机,都是学生自己写方案,向学校申请批钱来打造的,甚至有些是由我们自己一个一个零件组装的。上面的飞行器、机器人都是学生自己在课余时间建造的。很难想象一个高中生可以做到这件事情,但是这个空间是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不光是校内,我们也面向校外。任何人如果想做东西,都可以到这个创作空间里来,我们 可以给他们提供3D打印的东西,可以借给他们激光切割机包括各种各样的零件,都是可以在这个空间里得到很好的展示。
这是登月舱,也是由我们学生自己创造的项目。
这是我们一个学长去年在上完课之后自己做了一个项目,想做一个高中生的社群平台,但是他后来发现这个项目不仅可以作为一个课程去做,发现可以真正实践做这个事情。比如去年12月拿到了一百多万的融资,搭造了这样一个平台,这些都是他们工作的空间,都是由学生自己装修和设计的,给高中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他们现在也做自己产品的一个app,会很快和大家见面。提供给高中生一个平台,让所有想做项目的高中生,在这个平台里找到自己喜欢的人、喜欢的东西,可以合作。比如说我们想做一个项目,我们需要技术的人才,我们需要美工的人才,这样才能做成一个网站或者做成一个app,但是往往在一个学校里是很难找到这么全面的人才。所以,我们打造这个平台就是给大家一个机会,可以让大家在全世界、全中国的范围内找到和你志同道合的人,通过合作,做出一些高中生不可能做出来的项目。
北大附中高二学生(女):这个登月舱在我们学校非常非常火,会邀请很多校外的人才到我们学校进行演讲,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有兴趣可以关注“登月舱”的公众号,创造了北京高中学生的社交平台,可以去分享他们每个人的特点,我们把所有人的优点都融合到一个公司里,因为他们申请了 专利,也注册了公司,他们有十几个人的团队来营销或者是运营整个这个项目。对于我们这一块来说,这个项目是非常成熟的,现在也希望很多校内学生也能做出像 他们一样的项目,这就是特别的地方。
北大附中高二学生(男):这个项目的创始人是我们的学长,他去年就申请完,做了这个项目,发现这个项目很好,现在高中毕业就辍学创业,带了我们这一届的学弟,也是高二没有读完就跟着他一起辍学创业做这个项目。
培养学生无可替代的创造力
张璐鸥:我们在北大附中强调的是给每个学生自己的可能性,因为有些学生其实发现他们擅长的不在艺术方面或者数学方面,我们要帮他们发挥他们每个人最擅长的一方面。你们看到的很多项目,都是尽可能让我们学生自主启动的,包括今天你们看到的PPT,都是学生自己做的,这不仅是学生的PPT,其实我这个PPT后面的设计也是学生做的。为什么能够很强调这种自主性?因为如果我们看传统的教育,传统的教育其实是为了20世纪的社会去创造的,是为了工业革命的社会去创造的。在工业革命的时代里,最重要是知识,最重要是流程,所以学生强调是要知道所有的知识、所有的流程。21世纪,在我们随时可以百度或者Google到 信息,在有自动驾驶车,有人工智能,有全球化的社会下,到底什么是重要的呢?我们在思考哪些东西,哪怕技术,哪怕人工智能再发达,也无法代替,可能是我们 的人性、我们的创造性、同理心、自主性,还有我们的激情,所以我们尽可能希望学生走进社会,无论再怎么改变,他们也都能适应。这个也是和大学申请、出国留 学分不开的,因为我们在思考怎么样学生可以在大学有更好的申请,他们可能是几万学生申请中是最鲜明的,找到自己的独特兴趣,甚至是跨学科的兴趣。因为如果 你是三个方向最好的10%,那这三个结合在一起,你找到一个交叉点,你就是最好的千分之一了。同时对学生来讲,他们的学习是主动,其实不是强硬的。前两天我和学生在创业课上交流,我们交流的不仅是课的问题,我们交流的是苹果公司遇到的问题。
北大附中高二学生(男):苹果进入2016年以来销量不佳,在中国市场,一个星期之内市值蒸发掉750个亿,蒸发掉一个特斯拉(微博)、一个茅台酒厂,我们就在想这个问题是为什么,我们几个人就想做这么一个项目,在中国市场去研究为什么苹果在中国会在2016年失败,这个事情我们做完以后,我们会发送给苹果的CEO库克。
张璐鸥:这是很长远的计划,当时我跟学生说这个想法,学生会很疯狂,为什么苹果CEO会听中国的一个高中生说这个事情。我说苹果的CEO在 美国,没办法了解中国的市场,哪怕他们请中国市场的顾问,中国的大学生出国代表苹果客户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从他们的角度研究,为什么苹果手机、苹果产品之 前那么有吸引力,怎么去改变,通过产品的设计改变还是客户体验的改变,还是销售方法的改变,去帮他们提供解决方案。最重要的是锻炼一种自主能力,找到社会 上的问题,无论是商业界、工业界、环境等等问题,同时要有足够厚的脸皮,直接发邮件给CEO,直接发邮件给某人也好,他们找人去要,去以各种各样的方式。
当他们开始做这个东西的时候,哪怕他们失败,他们也觉得失败了也不怎么样。但万一成功了,可能给他们很不一样的体验。
所以,我们希望鼓励学生尽可能做最好的自己,尽可能去和社会连接,这样可以走向更好的未来。
北大附中高二学生(男):开始我演讲中说了北大附中是有无限可能性,不仅是这些项目,无限的可能性也是对学生的自主自我管理能力、时间安排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为我们学校可以带电脑上学,上课也可以玩手机,全校wifi覆盖,上课玩手机老师也不用管。你怎么选择?你是把全部的课删掉,留下空白的课表,坐在非常舒适的沙发上打游戏,还是把所有的课程填满,还是辍学创业,这些 都是你自己的选择。所以,想在北大附中,你需要的是自己的管理能力,而且你还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学校不会给你出任何方案,所有方案都是学生来出,但是如果你做得不好,比如我们的自习室如果有一天被倒腾得特别乱,学校就会说我们把你们的自习室封掉,你们自己出方案怎么做一个自习室,跟学校谈方案,学校觉得这个方案可以,重新把自习室解封。所有的事情都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创造,这样给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经历完这件事情,你也会收获很多成长。
张璐鸥:希望家长可以考虑让孩子尝试北大附中国际部的教育,让孩子体验一个完全不一样的高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