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发布大学生就业权威调查文本——
仅2.6%选择自主创业
昨日,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华南师大心理应用研究中心联手公布了《2005年大学生择业状况及心态调查报告》。这是到目前为止广东最权威、最全面的一个关于大
学生就业的报告文本。
本次调查继续调查了前几次的焦点问题比如大学生的择业期望(起薪、单位类型、地区、创业态度等)、用人单位的招聘标准、对就业政策的态度等,以便从纵向的发展线来反映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问题;同时根据新的就业环境与政策对一些新的问题作调查分析,大学生方面包括对薪金要求的变化、对就业形势的认识、对就业压力的心理调适、择业考虑因素、择业心态等;用人单位方面包括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基本评价的跟踪、用人单位的薪金支付的临界点、用人单位对前几年所招大学毕业生工作的评价等。并从这些方面编制《大学生择业心态问卷》。
本调查从去年年底省教育厅举办的9场招聘会现场随机抽取了265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回收问卷2350份,其中有效问卷1950份,无效问卷400份;另外,随机抽取了455个用人单位进行就业问题调查,回收问卷345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91份,无效问卷为54份。
数据
面对压力消极者比例攀升
从报告中可看出,学生求职心态总体呈现积极。80.9%的学生表示会先就业再择业,在“假如明年7月份仍未找到工作,您将用何种心态对待”问题上,84.9%的学生表示“相信自己,积极求职”。但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示“接受现实、无可奈何”、“无法接受、焦虑不安”,甚至有1.8%的学生表示会用极端手段表现不满。通过与2004年的调查结果相对比,发现今年有消极心态的人的比例比去年高。
单位不满新人“跳槽”
今年的课题中增设了“所在单位对近3—5年来所招应届毕业大学生的工作表现满意度”一题,也是今年报告有别于往年报告的亮点。
调查结果表明,单位对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至今3—5年内所招的应届毕业生的工作表现总体持满意态度,对所招毕业生比较满意的单位占了49.5%,其中“比较满意”在国家机关、集体单位和事业单位表现得比较突出,但是也看到表示“一般满意”的占了相当大一部分比例,达38.8%,比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共4.1%。其中在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表现比较明显,在国有企业、外企选择“一般满意”的均达到了40%以上,“比较满意”的也分别为47.1%和38.9%,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满意度相比,比例较低。
报告分析其成因认为,一方面,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所缺乏的素质和毕业生的自我评价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近年来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实干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呼声持续,这与大学生自我评价中认为所缺乏的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和专业水平是有差距的。在调查访谈中也了解到用人单位对近年大学生的不满意较多反映在专业理论不扎实、又缺乏实践能力方面。
另外,职业道德也是用人单位较多提及的一方面。近年来“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逐渐被广大大学生所接受,一旦对原单位不满意会比较倾向于“跳槽”寻求更好的单位,导致许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开发培养往往最终变成“为他人做嫁衣”。这也是用人单位对近年所招应届毕业生满意度不高的重要原因。
企业机关男女各有所爱
此外,从报告中还可看出,这几年来广东生源学生一直不愿离开广东,广州、深圳仍是择业首选,广东生源的大学生超过九成的毕业生首选在广州、深圳和珠三角地区就业。
同时,国家机关成为大学生的首选,但事业单位有所降温,而女生更青睐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其中16.4%的女生选择了事业单位,56.7%的女生选择了国家机关;男生比较青睐私企、国企。
环境不成熟创业仍审慎
这几年来不断有新的大学生走上创业之路。在本次调查中有62.2%的学生认为“创业可以尝试”,28.2%的人认为“可行”,而认为“非常可行的”比例为5.8%。
尽管创业的条件愈来愈好,但是创业仍不是大学生的主流选择。调查显示,今年的就业形式选择自己创业的大学生仅为2.6%,表明大学生的创业行为较审慎,这是因为大学生创业的大环境仍不够成熟。
学历与理想月薪成正比
调查显示,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在择业时要求的“理想月薪”有明显的差异。大专生以1000—2000元和2000—3000元两个等级为主要的理想月薪水平,其比例分别为:44.8%和40.9%。有56.1%的本科生以2000—3000元为理想月薪水平,而1000—2000元的理想月薪水平只有13.3%。硕士研究生的理想月薪集中在4000—6000元水平上,其中占46.2%。这反映了大学生的理想月薪和自身受教育的程度成一定的比例。因为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其个人投资就越大,他们所要求的回报就越高。
建议
政府规定各层次毕业生最低薪金
对非本地生源就业继续放宽就业政策,用人单位能相对自由地选择毕业生,外地生源落户问题能在政策扶持下得到较快的解决,简化审批手续。建立一个权威的人才供需的网络平台,提供更快更真实有用的就业信息。
简化大学生创业审批手续,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和信息技术支持,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规定各层次毕业生的最低薪金,建议成立一个专门保障和维护大学生权利的机构,在大学生就业中保障大学生权利。
高校教学改革不能停留在口头上
大学的教学改革,不能再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在行动上,各高校要面对社会作调查,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能力的评价,从而修订培养目标,构造适应社会需求,又有利于大学生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要多办一些关于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面试技巧、各专业人才供需状况、就业心理准备、不良情绪调控等方面的讲座与指导。
单位应避免盲目提高招聘标准
应该避免盲目提高招聘标准,以免造成人才浪费,加强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根据职位特点和需要选拔匹配合适的应聘者;与高校结成对子,以便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使毕业生就业时很快进入角色。
大学生重职业道德树诚信形象
努力促进自我素质的提高,把自己塑造成为能解决实际事务,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认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制定人生目标和强化自我定位;塑造大学生诚信形象,重视职业道德,“做一行,爱一行”。 (作者:梅志清 王创 编辑:马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