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人人都可以成材
“只要拼搏了,人人都可以成材。”这是红军的信条,也是所有现代企业和员工信奉的商业准则。
1933年第五次反“围剿”前,共青团组建了“少共国际师”,全称叫做第一军团少年
共产国际师。这支红军部队由近万名青年组成,全师战士的平均年龄在18岁左右,有些战士年仅十四五岁。先后担任该师师长的陈光、吴高群、彭绍辉、曹里怀及第一任政委冯文彬都不过二十几岁,较长时间担任该师政委的肖华上任时年仅19岁。
在红军中,年轻人的比例是非常高的,年轻人担任重要职务的比例更是世界各国军队所不敢想像的。红军不讲资历,不讲身份,只看表现,只看能力。在红军中,谁都可以当领导,谁都可以成材。这也是众多年轻人担任领导职务的原因。
中国有一句老话: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然而,我们可以说,参加长征的红军战士都是中国最杰出的人才。即使参军前还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在红军的大环境中,照样可以成为优秀的战士、杰出的领导者。所有红军战士都相信:只要拼搏了,人人都可以成材。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毛泽东一直都对年轻人寄予很高的希望,并且相信人才可以改变这个世界的面貌。“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
红军不仅坚持“以人为本”的用人原则,也给予每个人充分的表现机会。人们常把井冈山和长征比作革命的摇篮。几个仁人志士为了崇高的理想云聚旗下,汇集大批斗大的字认不了一箩筐的放牛娃、烧窑工,打趣的比喻是几个书生统领一群泥腿子拿着大刀梭镖闹革命。但这个摇篮最终摇出了许多将军、元帅、军事家、政治家,中国的命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就是由这群人掌握的。
“只要拼搏了,人人都可以成材。”这是红军的信条,也是所有现代企业和员工信奉的商业准则。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才已成为成功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现代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最为重要的资本。世界上最大手机生产商诺基亚的广告上说:“科技以人为本,诺基亚。”管理一个企业,就像管理一支军队,就像管理一个国家,一个好的管理者要善于发现人才、利用人才、培养人才,更要懂得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人为本。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盛不衰。
以人为本,不仅是对企业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员工的必然要求。
员工首先要明白的是:你是员工,但员工不是你。企业的“以人为本”,是以全体员工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或是以“核心层和骨干层”为企业的根本,并没有说要以你这个具体的员工为根本。企业的“以人为本”,并不意味着企业要满足员工的一切要求,企业还有许多其他的事情要做,员工并不是企业的唯一,而只是一部分。
即使是“以人为本”,企业的管理者和老板的心里也有一个潜在的标准。符合标准的员工就是老板心目中希望找到的员工,或老板赏识的员工,这些员工才是企业的根本。你要明白,在公司中你是员工,但可能不是标准员工,也可能不是优秀员工。所以你可能不是公司的“本”,更不要以为公司是“以你为本”。每一个人都要全力以赴去工作,并努力成为标准员工、优秀员工,不要抱怨“以人为本”是虚伪的,因为对于标准员工、优秀员工来说它是对的。
是不是优秀员工?能不能成为企业的根本力量?能不能成为人才?关键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永远记住那句话:“只要拼搏了,人人都可以成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