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生刘志刚冒充北大博士生,蒙骗求职单位.郑州航院将其作为高级人才招聘到该院工作,并给予其4万元安家费,分给其一套120平方米的住房。近日,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此案。据悉,因虚假简历涉嫌诈骗被提起公诉,在全国尚属首例。(5月7日《中国青年报》)
现代传播学奠基人、加拿大学者伊尼斯认为,任何文明都有所倚重。如果将时下选拔
人才的做法视作一种“文明”的话,那么,这种“文明”首先倚重的显然是学历而非能力。求职者为适应用人单位的这种人为偏向,必然采取相应的应付手段,要么在文凭上拼命努力,要么在简历上过分包装自己。学历和简历注水的“土壤”,不是有无的问题,而是选择哪个的问题。自考生冒充北大求职,不过是简历注水达到极限的地步而已。
冒牌的北大博士生被提起公诉,等待他的将是为欺骗而付出代价。作为受害者的郑州航院,看到骗子得到应有的下场后,先前的怨气和窝囊感也将随之烟消云散。然而,笔者作为一个旁观者,透过这起所谓的全国首例虚假简历涉嫌诈骗案,不但丝毫感觉不到些许的欣慰,反而觉得这是一起惟文凭论观造成的一出喜剧。
喜剧者,违背逻辑、滑稽荒唐之谓也。说这起虚假简历诈骗案是“喜剧”,是因为它原本不该上演,更不该“公演”。不该出现的事情不仅出现了,而且成为公开上演的“喜剧”,应该说,其讽刺意义大于现实意义。
假若郑州航院在招贤纳士之时,不为名校博士生的头衔所晕倒,对所有前来应聘者一律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相信刘志刚这个自封的北大博士生就逃不过航院人事部门的眼睛。简历注水不易被马上发现,还情有可原;造假的学历毕竟是蒙骗不了用人单位的。即便刘志刚声称自己系硕博连读,但北大的本科毕业证书总该有吧。只要验证这个证书,也许,这起学历诈骗案也就不会发生了。正因为航院人事部门过于看重眼前耀眼的注水简历,被骗子轻而易举地给愚弄一番,也就不足为奇了。好在送给冒牌北大博士生的住房是不动产,假如是动产,骗子随手卷走,也未尝不是不可能的。
这出“喜剧”还有个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时至今日,刘志刚仍坚持认为,虽然自己没有北大学籍,但其知识和水平已达到了北大博士水平。这又让郑州航院多少有些尴尬:如果刘的学识和能力真的不逊色于北大的正牌博士生,是不是没有博士头衔的人士就注定和高校无缘?当年,陈寅恪先生进清华时,也是什么学历也没有。所不同的是,陈寅恪有人竭力推荐,最终进入高校教书;现在这个刘志刚,不过是靠虚假简历“推荐”而已。假如郑州航院在揪出一个简历骗子的同时,却失去一个具有真才实学的青年,则这出“喜剧”的讽刺意味比诉讼本身更深长。
追究骗子的法律责任固然应该,但是不是也该给“骗子”一个展示其水平的机会。如果他肚子里真有东西,可不可以给他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不然,喜剧真的会变成悲剧了。 (作者:刘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