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50%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45%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50%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35.4%的应届毕业生希望去党政机关工作,而只有3%的人能实现这个愿望。
每年5月底,大学应届毕业生就进入找工作的白热化时期,而一周之后的高考,更是牵
动着很多家庭的脉搏。而结构性失业和传统就业主渠道的变革,使家长和考生在对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多了一层谨慎。
45%和50%
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分管大学生就业的副司长刘大为介绍,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212万、2004年增加到280万,今年达到338万。“每年的增量都在60万左右,今后几年,还要以几十万人的数量增加。”刘大为说,“2005年全国新增就业岗位900万,其中的500万要确保用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只剩下400万,而每年城镇的新增劳动力数量还很大。这些都表明,‘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大学生历来被认为是就业中最不令人担忧的群体。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就业政策的主要方向。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随着以大学应届毕业生为代表的新增劳动力就业难的凸现,中国就业战略重点正在逐步转移到这些新成长的青年身上。
教育部已经定出了目标,2005年的高校就业率将不低于2004年同期的水平,即不低于当年9月的73%。然而,与总量失业同时并存的是结构性失业。当前,45%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而50%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失业分为三种:总量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陈宇说:“劳动力总量过剩和结构性失业交织在一起,影响了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至少在本世纪前20年,这都是非常严峻的问题。”
2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2005“关注中国大学生就业”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陈宇道出了自己对大学生就业难态度上的转变:“2003年的时候,我觉得大学生就业问题可能是大学生的胃口太大,主要是摩擦性失业;但现在来看不是那样的,大学生失业是一种新型的结构性失业。从2003年开始,就有30%的大学生存在就业困难。”
“就业意愿和现实的矛盾非常突出、学生从小到大的应试教育、高校应对劳动力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都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曾湘泉说,大学生就业难根本原因之一是,中国高校普遍把研究型院校作为发展战略,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大量需要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应该推动高校的改革,把高校改革和扩招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