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声浪此起彼伏 如何“裁出”你的职业竞争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8/04 10:10 东方网-文汇报 | |||||||||
如今知名外企的裁员声“一浪高过一浪”,每年的9——10月,更是业界公认的外企最易发生裁员的“高危季节”。员工遭遇裁员风暴后,如何增强自己的裁员免疫力?如何走出裁员阴影,迅速提升核心竞争力呢?可锐职业顾问事业集团首席职业顾问卞秉彬先生认为,员工遭遇裁员并不可怕,裁员也可以裁出职业竞争力,裁出新的职业生涯。 未雨绸缪 掌握裁员“潜规则”
员工如何在外企裁员中占据主动,首先必须了解外企裁员存在的“潜规则”。卞秉彬指出,首先,在时间的分布上,外企在一年中前6个月出现人员调整的可能性不大,尤其不会发生在春节期间。外企裁员计划的公布多发生在下半年,尤以每年的9——10月份为高发时节。 其次,在时间的跨度上,为了尽量降低裁员带来的影响,一般公司从发布信息到裁员结束,最多不超过90天,以免产生大的动荡。同时,一年之内裁员最多不能超过三次。 再次,要懂得识别裁员的预警信号,未雨绸缪才能提高自身的“裁员免疫力”。企业在裁员之前,不说“山雨欲来风满楼”,但多少也会放出一些“烟雾弹”,这时候员工要保持灵敏的嗅觉,从一些细微变化中发现一些端倪,以免措手不及。 卞秉彬总结出企业人员调整的四大风向标:一是公司战略重组,如公司的兼并,很多职位发生重叠,势必要进行人员的精简;二是公司新产品上线;三是公司市场调整,业务方向转变;四是资本市场发生变化。如果发现公司某个产品市场销售业绩非常差,连续呈现下滑趋势,那么公司很有可能将对该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调整。如果身为专业技术人员,发现自己手中的新活越来越少,这时就不得不有所警惕,可以开始留意“窗外的风景”了。 最后,要不断经营自己,尤其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比较低端、可替代性比较强时。如出纳、助理等人员,要根据自身的职业兴趣及时进行充电。 谋后定动“裁出”职业竞争力 如果你被公司裁掉,很大程度上预示着你的职业竞争力下挫。卞秉彬先生认为,可以从三方面来考量职业竞争力:第一是职业气质,在了解岗位定位后,了解自身是否符合职位的要求,自身优势是否能在该项工作中得到最大的发挥;第二是职业资质,自己是否具备岗位所要求的资格认证,比如证书、学历等;第三是职业经验,对于某一职位是否具备相关的工作经历。 裁员可能给员工带来负面影响,但并不十分可怕,因为裁员也有可能裁出新的竞争力,裁出新的成长点。小张的遭遇即是典型例子,他被裁后不仅没有被“打倒”,反而薪水还随之攀升了一节,找到了更适合自己发展的新方向。小张原是某IT公司一名技术开发人员,当了半年的闲人后被公司裁员。他被裁后并没有盲目寻找新工作,而是静下心来思考问题的症结所在。第一步,小张在职业顾问的帮助下,了解自己到底应该做什么工作;第二步,小张将目标设定在技术管理和项目管理这两个职位,并对这两个岗位进行了成长性评估,最后根据自身职业气质选定了技术管理作为目标岗位;第三步,根据岗位要求迅速找到弥补差距的办法,如参加快速充电等;第四步,学会充分利用日益积累的人脉网,裁员并不意味着与原公司“老死不相往来”,要多多联络朋友,请公司的同事帮忙推荐工作。3个月后,小张就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年薪也比之前提高了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