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求职招聘 > 正文

就业像婚姻着急难幸福 就业指导要从大一开始

http://www.sina.com.cn 2005/09/06 10:13  中国青年报

  一份针对毕业一两年大学生的调查报告显示:职业指导就像婚姻一样,

  离校前的急就章难有美满将来,应从入校开始为学生定制职业生涯规划

  “在校时,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不太清晰,等到了工作时,才对自己稍有明白。这与资源信息的沟通不足有关。”

  最近,湖南大学电气与工程信息学院的冯蓓娜老师,利用暑假对北京、广州、深圳、武汉4个城市的170名本校毕业一到两年的毕业生和所在的28个单位,采取问卷、访谈、座谈会等方式进行了调研,以了解毕业生、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为学校新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可行性报告。

  调查发现,学生除了对学校的课程设计安排有建议外,多数学生还要求给予更多的实习机会,使自己更多地接触社会,增加实际操作经验。一些学生认为学校的实验室建设应加强,增加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调整宽泛的专业课程。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的11项调查指标综合评价显示,74%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在“个人诚信”、“爱岗敬业”两项指标上表现为优秀,78%的用人单位认为“为人处世”比较优,认为“谦虚好学”比较优的占81%,认为“适应能力”优的占67%。认为毕业生相对不足的素质有“工作质量”、“计算机水平”和“专业知识”;绝对不足的是“创新精神”和“外语水平”。

  同时,一些用人单位在调查时反映,输送的大学生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因此,用人单位对学校教育提出了5个方面的要求: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如待人接物和礼仪方面的培训等;课程设计要合理,加强专业知识;加强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水平,多给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建立就业网站,与企业加强联系。

  冯老师总结的调查结论认为,校企之间对教学内容和设计方面的认识有脱节。学校教育侧重研究,单位侧重实用。但市场是第一位的。高校无法回避用人单位的要求,应该按照“买方市场”需求进行变化。

  冯老师称,多数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的旧有模式不外乎3个程序:往往从大三或者更后开始,学校统一安排就业指导,请专家教授讲课;各个学院的领导、教师进行方向指引;联系单位、参加各类招聘活动。3个程序走完,学校就等待被送出去学生的好消息,统计学校的就业率。

  冯老师认为,当前用人单位选用人才与实现单位工效目标有密切的关系,“进单位后谁能最快适应工作,做出成绩,也就自然被重视。”由此,毕业生必须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以积极适应,学校则要对培养人才方向和结构上提出新的要求。

  因此,冯老师在将向学校有关部门提交的报告中指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为学生提供咨询、职业生涯设计、就业信息等服务,为用人单位提供毕业生的资源信息和“售前售后”服务。应该从大学新生开始为其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在不同阶段都使学生对就业形势、相关政策、应聘技巧等内容有一定程度了解。同时根据学生的个性量体裁衣。

  这种提议的直接原因来自市场即用人单位的压力。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上升,此次调查也反映出,在一些工程类专业岗位上,毕业生甚至面临着下岗职工群的竞争。大学生以往的优势正在缩减。

  一个被提出的新构想是:以市场销售为考量标准,在学生、单位、学校间构架桥梁,调整教学方向和内容,从入校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强化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联系,建立学校的良好公众形象。

  冯蓓娜说,以往对于新就业单位的市场开拓除了校友资源、学校教师的个人关系,就是按照学生的期望方向统一组织参加各种招聘活动。但面对日渐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应该建立完整、稳定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及时掌握动态和需求,构建关系网络,加强与用人单位间的互动和沟通,实现“按需定产”。

  同时,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拟订完整的教学计划,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分别加以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22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