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求职招聘 > 正文

供需错位导致就业难 青年亟待走出精英就业观

http://www.sina.com.cn 2005/09/08 11:55  东方网-文汇报

  如今面对庞大的劳动力供给,企业用人越来越挑剔了,市场的薪酬也有所下降。2005年本科毕业生有超过七成月薪在1500——2000元,超过2500元的不足10%,青年中出现了“毕业漂族”、“啃老族”。要改善大多数青年的就业条件,必须建立起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以及雇主组织和员工组织间的广泛联系和紧密合作,以制定和实施促进青年就业的政策和方案。

  青年不就业五种类型

  《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2004年)白皮书指出,中国青年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在城镇登记失业人口中,35岁以下的占70%左右。据劳动保障部和团中央有关调查,我国15岁至29岁的青年总体失业率9%,高于目前6.1%左右的社会平均失业率。

  青年不愿就业主要有五种类型:一是怕苦怕累型,这些人往往学历低、技能不占优势,他们只能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找岗位,但又嫌工作苦、收入低而不愿就业。二是过于挑剔型,他们有较高学历,对就业岗位期望值过高,总也找不到满意的岗位。三是自动离职型,他们以工作太紧张、不适应工作环境、人际关系不好和希望再学习等理由自动离职。四是创业幻想型,他们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没有目标,没有项目,看什么都想干,结果创业不成功也不愿意给别人“打工”。五是频繁跳槽型,即不停地变换工作岗位,跳来跳去,最后“漂”落到社会上。

  青年就业中供需错位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选人难是一种供需错位现象。在青年就业问题的成因中,结构性矛盾是主因之一,青年自身因素的缺陷是决定性因素。青年对单位的选择偏向于机关事业单位。今年全国

公务员考试报名数与录用人数比是37:1,上海市是15:1。上海市招聘公安文职人员,778个岗位竟吸引了1.5万多人报名,报名数与录用人数比是19:1。

  青年对职业的选择偏向计算机和金融业等“白领”职位。上半年本市的十大热门职位为:电子工程技术、工业产品设计制作、多媒体制作员、模具设计、机械测量技术、室内装饰设计、包装设计制作、会展设计、现代工艺美术设计、出版印刷技术。

  据上海市职业介绍中心资料,今年一季度本市用人单位共发布17.9万个招聘岗位,每100位求职者有76个岗位可供选择。其中,要求年龄在35岁以下的绝对需求在12万人以上,而实际进入职场的年轻人只有5万多人,每个年轻人至少有2个岗位可以选择。但这些岗位绝大多数要求高职技校毕业或具有中级技能证书。

  “精英就业观”不合时宜

  近年来上海在促进青年就业方面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如发展公共求职网,建立“上海专业人员招聘网”;劳动部门购买社会中介机构服务,推出“求职津贴券”;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建立高水准的公共实训基地;推行青年职业见习计划,两年来累计见习学员4.8万,实现就业的近万人。

  当前青年迫切需要确立符合实际的择业观和就业观。首先,青年的求职方式要转变,目前他们求职大多还是通过亲朋好友,这种有人推荐的方式成功率往往较高,但挑选余地较小,亲友难以掌握劳动力市场的充分信息,所以还应充分利用公共求职网。其次,大学生应正确看待专业对口,不一定要做所谓的“高级工作”,死抱住“精英主义就业观”是不合时宜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首先是社会的选择,企业的选择。

  另外,家长也应处理好对子女“养身”与“养心”的关系,吃苦是青年成长的催化剂,要有“拒啃”的态度。有些家长总认为“家里又不愁等你挣钱来开支”,还有一种攀比和爱面子的思想,看着自己孩子受苦受累于心不忍,所以宁肯自己被“啃”也不愿孩子受委屈。这样造就了孩子的性格依附,使得孩子从精神上无法“断奶”,经济上难以独立。

  相关链接

  一些国家和地区促进青年就业的做法

  德国——1998年开始实施“失业青年的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就业”以及联邦劳动总署的“扶持弱势群体”项目,每年投入的项目资金为20亿德国马克。

  法国——1997年10月通过的《促进青年就业法案》。主要有以下三项措施帮助青年就业:第一,双元制职业培训课程;第二,在第三产业中采取支持就业措施,放宽职位与岗位的限制,鼓励青年自主创业,并提供相应的职业指导与咨询服务;第三,由地方委员会负责职业培训。

  香港——1997年开始实行“展翅计划”,为离校青年提供多元化的职前综合训练,提升青年人的就业

竞争力。“青少年见习就业计划”为青年提供为期6——12个月的见习就业机会、在职支援及职外培训津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22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