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三学生花费四年时间研究产品获7项专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4日 10:50   中国青年报

  王懋很腼腆,说话时爱脸红,在同学眼里,他是一个不贪玩的人,只要没课,王懋就会跑回家中,钻进他的小屋“鼓捣”他的发明。4年时间,王懋“鼓捣”出了6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发明专利。

  2007年,王懋和父亲王慧勇合作发明的“厌氧菌培养装置”成功地申请了专利,现在这项发明已经正式投产,该产品以其培养菌种速度快、成本低,而且使用方便等特点,被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各大医院采用。

  今年23岁的王懋是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的大三学生,从小就是家里的“破坏王”。小时候,家里所有的玩具都被他拆过,好奇心让他对什么事物都要研究一番。在父母眼中,王懋从小就不太爱说话,他总是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屋中,父母也不知道他在搞些什么。后来,当父亲知道儿子在搞小发明时,便提醒他作为一名学生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为此王懋没少跟父亲产生矛盾。

  高中的学习强度让王懋的视力不断下降,如何在长时间的伏案学习中保护视力呢?王懋瞒着父母,开始了预防近视桌椅的研制。经过研究,他发现市场上的学习桌椅仅仅在桌面上加了一个倾角,于是他就想如何在这种桌椅的基础上在进行创新。什么样的光线适合眼睛阅读?王懋想了很多办法,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最后他才找到一种光源互相抵消的方法。正确的坐姿对预防近视也非常重要,王懋又在桌椅上加装了固定带。就这样,预防近视桌椅改造完成了。这项小发明用了王懋半年的时间,2004年8月,王懋开始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

  这件事让父亲王慧勇转变了原有的观念,他发现儿子确实是个搞发明的好苗子。那天父子俩聊了很长时间,从此王懋得到了父亲的理解与支持。2005年10月19日,凭着这个预防近视桌椅,王懋拿到了自己的第一张专利证书。

  王懋的父亲王慧勇在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从事化验工作,20年前,他就在从事“厌氧菌培养装置”的研发,为了填补厌氧菌研究方面的空白,王慧勇苦心研究了十几年,但是在培养装置的密闭性上迟迟找不到方案。一天,王懋突然问:“为何不试试胶垫呢?”一句话让王慧勇如梦初醒。王慧勇怎么也没想到今天自己的合作伙伴竟是自己的儿子。试验中俩人不断地探讨,在换了10多种橡胶垫后,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密封的问题解决了,可新的问题又摆在王懋面前:如何确保厌氧菌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呢?王懋阅览了大量的书籍,了解到目前这一领域所采用的运输装置大多是通过试管口加塞的方式,但是对于厌氧菌来说,稍微有一点儿氧气就会有可能导致厌氧菌的全军覆没。王懋注意到在装有菌体的试管上有一段空气柱,必须想办法将这个隐患排除。用物理方法将里面的空气排出的方法太过繁琐,王懋想找一个更简单的方法来达到目的。一天他的脑海忽然闪过一个念头,用化学方法怎么样呢?翻开高中时的化学书,他找到了答案。他从市场上买了一些化学试剂,经过多次尝试最终选定了其中一种既不影响菌体的生长又能将试管中的氧气消耗掉的试剂。2008年,王懋在父亲的帮助下成功地研发了厌氧菌运输装置、厌氧菌检验装置,与厌氧菌培养装置形成了系列产品,获得了一项发明专利和两项实用新型专利。

  经过一个阶段的“合作”,父子俩似乎变得谁也离不开谁了。在合作的过程中这对父子兵互相帮助,攻克了一项又一项技术难关。2007年,王慧勇开了个小工厂,将“厌氧菌培养装置”这项专利技术转化为产品,经过一年的经营,小工厂已经达到收支平衡,今年下半年就会盈利。“我和父亲发明的厌氧菌培养装置比医院一般的同类设备使用时节约30%多的时间,并且不需要从国外引进附属设备,为使用的医院节省了120多万元。”王懋说,现在南方的几家医院已经和他父亲洽谈了购买事宜。

  王懋的很多创新想法,都得益于他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一个创造者最重要的是发现,只有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细小环境和现象,这样你才会产生出自己的一些想法。有了想法之后就尽量去实现它,发明不一定在短期内看到效果,这需要一个长期的努力。”王懋说,不要刻意去把事情搞复杂了,那样不利于以后的发明。

  现在已经上大三的王懋对就业并不着急,他对自己所学专业良好就业前景很有信心。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大学生创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