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27岁的大学毕业生尹显波临危受命,带领500余村民重建北川茨沟村,受到温总理盛赞
核心提示
2008年5月17日,地震后第5天,生于1981年、刚刚27岁的大学毕业生尹显波被任命为擂鼓镇茨沟村村委会主任,成为北川县最年轻的村官。
在他的带领下,地震之后两个月,茨沟村即开始了永久性住房重建,“我们村没有一人住过临时性板房”,对这一“政绩”,尹显波感觉无比自豪。2008年9月1日,温家宝总理到茨沟村视察,盛赞该村为“最有志气的村子,最有骨气的村子。”
茨沟村距离北川老县城不过7公里。得知震后北川老县城将建地震遗址博物馆,尹显波开始计划,将发展旅游业作为村里的长远发展目标。
人物档案
姓名:尹显波
出生年份:1981年
学历:大学本科
职务:擂鼓镇茨沟村村委会主任
事迹:地震之后两个月,茨沟村即开始了永久性住房重建,全村没有一人住过临时性板房。去年9月,温家宝总理到茨沟村视察,盛赞该村为“最有志气的村子,最有骨气的村子。”
近来,北川当地的天空总是阴沉沉的,“可能是我们这里的雨季就要到了。”4月29日,28岁的擂鼓镇茨沟村村委会主任尹显波想到,该村村头唯一的水渠旁被当地施工人员堆放了大量泥土,“一旦下大雨,水流不动,整个村子都会被淹了。”他到处打电话协调此事,并强制要求施工方,不修挡水墙“绝对不行”。
从一年前上任之初的陌生,到如今的游刃有余,尹显波已然成为了一个成熟的村官。一年来,他的成长与震后北川县擂鼓镇茨沟村的重建步调一致。
震后5天 “临危受命”
尹显波的“官龄”与地震一样整整一年。
生于1981年,拥有大学学历,他是北川县最年轻的村官。谈及自己当村主任的经历,尹显波说,“完全是阴差阳错。”
5·12地震发生后,茨沟村500余村民中,15人不幸遇难,其中包括原村委会主任。“当时乱得不像样子。”尹显波的母亲周秀芳回忆,当时,从各方面运来的救灾物资到村里后,缺乏人员组织,“力气大的人就多搬一些,老人和孩子就只能饿着肚子。”
看不惯这种现象,周秀芳就对儿子说,“你读过书,应该知道算账。你把这些救灾物资都统计起来,分配得平均一点也好。”
于是,尹显波义务做起了救灾物资的统计和分配工作。5月17日,镇里领导到茨沟村里检查工作,看见忙得满头大汗的尹显波,当场表示,“这个年轻人不错,就让他暂时代任村主任吧。”
此时,距离地震发生刚刚5天。
大约一个月后,尹显波主动提出在全村搞一次民主选举,他要“名正言顺”当这个村主任。当时提名了两名候选人,大部分村民都参与了投票,尹显波最后当选。
全村没有一人住过临时性板房
2008年9月1日,温家宝总理再回灾区视察,来到了尹显波所领导的茨沟村。当看到村里已陆续修建起的永久性住房时,温总理盛赞茨沟村是“最有骨气的村,最有志气的村。”
温总理说这些话的时候,尹显波一身羌族服装,就站在总理身旁。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尹显波总是忍不住笑。“第一次站在总理身边,我紧张得浑身冒汗。”
在地震中,茨沟村八成以上的房屋被彻底摧毁或严重毁坏,需要重建。当年7月,中央以及四川省关于住房重建的各项政策已经明确。但农房重建初期,不少老百姓都在观望。“我得知有两户村民有建新房的需求后,就想利用他们的带头作用,最终在全村铺开。”尹显波第一时间研究了政策,决定在村子内部试点永久性住房重建。
由于老百姓对清理废墟几乎无能为力,尹显波找到在北川援建的部队首长,首长当即答应帮忙清理。建房钱不够,他想办法让老百姓顺利拿到了贷款。他还积极向县上争取项目,村里的文化活动广场、道路、河堤由济南援建,图书文化活动室由县上援建……
2009年春节,当灾区大多数受灾群众尚住在临时板房时,茨沟村全村80%的村民搬入新居。
“我们村没有一人住过临时性板房,都是直接从帐篷搬到了自主重建的新家园。”对此,这位年轻的村官备感骄傲。
当村官,全家贴钱
尹显波的父亲尹大胜总喜欢拿儿子开涮,“读了那么多书,到头来挣的钱还没我多,当个村主任还得家里贴钱。”
尹大胜说,自从儿子当上村主任后,家里吃了不少亏。“不但没挣到钱,这一年时间,家里不知道给他花了多少钱。”尹父一直埋怨儿子当村主任。
此前,村里组织村民对穿村而过的绵北公路进行定期打扫,每季度每人发1000多元工资。很多村民参与了打扫,尹大胜也在其中。
但到了发工资时,尹大胜却发现名单中唯独缺了自己。当他质问作为村主任的儿子时,尹显波一直低头不语。
尹显波一直没敢告诉父亲,由于在发工钱时,镇上发现参与打扫的人多了,计划中的工钱不够。尹显波只能将自己父亲的那一部分扣下,让其他村民能拿到全额工资。
尹显波说,现在他作为村主任每月的工资有1000多元,但其中30%作为考核工资,所以,现在每月拿到手的只有700多元。
“这点工资根本不够用。”为了工作,尹显波一直靠家里的帮助。
周秀芳最能理解儿子。如果他回到家里,沉默不语,在家里来回走动,“我就知道他口袋里没钱了。”
每当这个时候,周秀芳就会私下给儿子几百元钱。“他是村主任,手机也不能停机,摩托车也要加油,开销确实不少。”对于儿子的事情,母亲总是毫无条件地支持。
曾经挨骂,也曾被打
“没有母亲的支持,我不可能坚持到现在。”虽然周秀芳没有太多文化,但尹显波一直感激母亲对自己工作的帮助和启迪。
上任之初,尹显波总是希望能通过讲道理来化解村里的各项矛盾,但往往事与愿违。
地震后,为了安置房屋受损的群众,政府向各个村发放帐篷。茨沟村第一次分到10多顶,但需要的有100多户,发给谁?怎么发?尹显波将帐篷从镇上领回时,村里的广场上早就围满了村民等着领帐篷。尹显波找来村里的几个组长,询问了各组受灾情况,确定先将帐篷发给家里有老人和小孩的村民。
不久后,第二批、第三批帐篷运到了村里,有些暂时未领到帐篷的村民对尹显波有了意见,有蛮横的村民甚至骂到了家门口,“骂得很难听,他还说‘听着就是,不要吵’。”周秀芳对儿子的表现有些不满。
儿子当上村主任,周秀芳没有太多的要求,只希望他在外面不要受委屈,“偏偏总是遇到这样的事情”。
最近一次,上级要求新房建好之后,要统一拆除帐篷。但村里一户人家坚决拒绝,最后尹显波只能带着村干部强行拆除。
拆完之后,这家人坚称帐篷里有近两万元钱丢失了,要找尹显波索赔。后来,这家人还一拥而上,将尹显波打倒在地。周秀芳知道此事后,冲到这户人家里理论,终于让那户人家承认错误。
“在农村,很多问题必须要用农民的办法来解决。”这件事情让尹显波对村官的工作方式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村主任不是最终目标,但要尽自己所能
尹显波这个年轻的村官从上任之初起,每天都睡得很晚。“村民现在居有定所,如何带动村民致富是更重要的问题。”
茨沟村耕地稀少,人均耕地不足一亩,“而且,我们这里的气候和土壤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地震之前,全村八成以上劳动力全部靠外出务工生存。“地震之后,本地正在进行重建,目前,这些劳动力都在附近的建筑工地工作。”
茨沟村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一直以来,茨沟村都是北川县城的南大门,距离北川县城不过7公里。
得知震后北川老县城将建地震遗址博物馆后,发展旅游业成为了尹显波为村里设计的长远发展目标。
尹显波已在村里规划了一片土地,种植从外地引进的优质猕猴桃和冬桃300多亩。但让他感觉为难的是,部分村民不肯加入这一项目,这一规划目前还不能完全实施下去。
“我不会放弃,预计5年之内,茨沟村一定能实现我的目标。”尹显波说,虽然当村主任不是自己人生的最终目标,但他在位一天,就要尽自己所能让村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