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热议:从万人嫌到大学生抢着干的殡葬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0日 13:25   南京晨报

  移风易俗

  从解放前的土葬,到解放后的火葬,以至今天的花坛葬、音乐水葬;从解放前运送遗体用双手抬、用三轮车拉,到现在一律用空调小车;从焚化遗体只能通过自制的砖煤窑,到今天全电脑控制的焚化炉;从解放前夕,人们看到殡葬工人大喊“火葬场的来了,快跑啊……”到现如今的大学生认为殡葬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殡葬业在60年的发展中,正从民间自发行为渐渐发展至有组织、有规范的为民事业……

  殡葬工,以前那是找不到工作的人干的

  “火葬场的来啦,快跑啊”

  张明跃的爷爷、父亲都从事殡葬工作,出生在殡葬世家的张明跃的童年并不像其他小朋友那般愉快,“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同学知道我爸爸妈妈都是在火葬场工作之后,看到我就会大喊‘火葬场的来啦,快跑啊。’”对于此,张明跃将其理解为是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现在比以前好多了,人们将死亡看成是自然规律,听到我是殡葬职工之后,已经没有以前那些爆炸性的哄笑或者窃窃私语。”那自己的下一代对自己身为殡葬职工又是怎么看的?张明跃介绍,女儿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不管她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毕竟是殡葬这碗饭养活了她的父亲、母亲,也是殡葬这个行业让父亲、母亲有经济能力将她抚养长大。而张明跃坦言,自己的女儿一直尊重自己的工作,这让他感到非常欣慰。

  “看到殡葬工人吃韭菜炒鸡蛋,我吐得不行”

  说起殡葬行业,家住和燕路今年62岁的周丽萍还真有话说。“记得我上初中时,我的学校四中就在清凉山火葬场附近,当时学校组织同学们去清凉山拔草。”周女士回想,当时她们小女孩手拉着手一起前往,“我旁边的小朋友可能因为非常害怕,把我的手都拉疼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火葬场还是允许市民进入的,胆子大的人会进去看怎么焚烧尸体,“当时我们都吓死了,都不敢朝那锅炉看。”时近中午,殡葬工人便开始吃午饭,“看到殡葬工人吃韭菜炒鸡蛋,我跑到一边吐得不行,其他小朋友也有呕吐的。”在周丽萍的概念中,殡葬工整天和死人打交道,怎么能吃得下东西。

  “那是文化水平低找不到工作的人干的活”

  周丽萍介绍,现在他们小区就住着殡葬工人,平时见面都会打招呼,“而且大家都认为殡葬工的待遇不错。”“但是这个工作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都是那种文化水平低,找不到工作的人干的。你说如果同样的待遇,人们肯定都会选择文书、会计等工作,不会选择殡葬哎。”

  大学生争当殡葬工,墓地也在打广告

  “殡葬是医生工作的延续”

  对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对殡葬职工的嘲笑,到现今21世纪,大学本科生都争相进入殡葬系统,今年刚被录取的南师大本科生张贺说出了大学生的心声,“我一直认为殡葬工作是医生工作的延续,这是一项很伟大的工作,让死者走好最后一程,同时更好地为死者的家属服务,让他们早日回到正常的生活中。”

  32位大学生进入殡葬系统

  在以往,殡葬行业被视为文化水平低、找不到工作的人从事的工作,但是从去年和今年,南京市殡仪馆对外招聘大学生的报名情况来看,就能发现殡葬行业正吸引着越来越多高水平的人员。去年招聘职员时,30个岗位吸引了500多人报名;今年招聘5个人,又吸引了300多人报名。去年和今年,南京市殡葬管理处共录取了32位大学毕业生。

  与外界互动做起广告

  “雨花功德园,人生后花园。”这是电台里的功德园的广告词,“这真的是一种大的改变,从我小时候起,就知道自己要和别人保持距离,以免惹人讨厌,而殡葬行业与外界也是完全没有互动。到2000年,我们墓地在电台投放广告,冠名老年人门球赛、网球赛等等,殡葬正在和群众产生互动。”现任雨花功德园总经理的张明跃感慨他从事的殡葬行业正从“自闭”,渐渐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

  从一捧黄土到花坛葬

  “解放前私埋乱葬,在郊外找块地垒个土包,就当是坟墓。”74岁的邹世华从事殡葬工作33年,他回忆解放前老百姓大多把棺材葬在中华门外。

  到了上世纪80年代,骨灰纪念堂启用。而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南京开始建公墓,到了这个时候,坟墓的埋设才渐渐规范起来。“1991年,南京开始江葬,没想到当年就有不少市民报名。”但当年的江葬是将骨灰盒整体抛入江中,为了更环保,之后殡葬管理处引导市民将骨灰抛入江中,减少骨灰盒对江水的污染。从1991年开始,各种各样的葬式层出不穷,包括壁葬、水葬,近几年南京市雨花功德园开始向外推广节地葬法———花坛葬,到现在已经接待了3000具遗体骨灰。

  从烟雾缭绕到网络祭扫

  在殡葬的陈风陋习之中,烧纸便是其中一项。对于许多老南京来说,每到死者忌日时,都要烧冥纸纪念,因此每到清明节到处烟雾缭绕。“放鞭炮是后来才兴起的,因为鞭炮一般都是喜庆时候放的,后来人们放鞭炮意味着希望死者能走好。”张明跃介绍,近些年,由于民政部门大力提倡移风易俗,每到清明,墓园会主动提供鲜花换市民的纸钱,让市民通过敬献鲜花表达对故人的哀思。除了到墓地祭扫,2006年开始,南京还兴起了视频祭扫,那些远在海外的家属,或者因事不能前来的亲人,还可以通过网络观看自己亲人的坟墓,工作人员会为家属代献花圈。

  从毛驴接送到空调小车

  从事了33年殡葬工作的邹世华回忆说:“上世纪60年代,接运遗体的工具是三轮车,后来渐渐发展成带斗的摩托车,再后来便是面包车,但是那个车子常常抛锚。”而邹老介绍,三轮车也算是好的了,因为解放前接运工具是毛驴。到了上世纪80年代,邹世华去广东、沈阳等地采购面包车,“当时车子很难买,价钱也高。”直到上世纪90年代,接运遗体的工具才变成了空调小车。“1988年的夏天真的很难熬,38℃的高温持续了10天,当时我是驾驶员,因为面包车没有空调,驾驶室的温度简直有60多℃,人都快晕过去了,别说接运遗体了。哪像现在每台接运小车里都有空调了。”

  南京最早的火葬场由日本人开办

  作为殡葬的老员工,今年74岁高龄的邹世华回忆,“南京最早的火葬场是日本人留下来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无数日本兵在宁阵亡,日军便在南京建了首个火葬场。

  南京曾有三家火葬场

  “时间可真快哟,一晃都60年啦。”61岁的殡葬老职工朱合华如是感慨,“解放前南京有两个殡仪馆,一个是位于中山南路的中国殡仪馆(大中殡仪馆),一个是位于鼓楼百货公司附近的大众殡仪馆。”他介绍,中国殡仪馆由地下工作者陶镜环独资创办,而鼓楼大众殡仪馆则由多人合资开办。“除了这两家殡仪馆,当时还有很多穷人到日本鬼子开办的专烧日本军人的清凉山火葬场火化。”朱合华回想,全国解放之后,国家掀起对私人企业改造运动,一切归公,不允许有私人企业,于是南京两家殡仪馆归公,合并为一家,于1956年6月成立南京市殡葬管理处,办公地点选在中山南路中国殡仪馆。后来搬至雨花西路,之后又搬至清凉山火葬场,最终于1980年成立了现在的石子岗殡仪馆。

  作者:张晓露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殡葬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