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改变命运”,曾经屡次被验证,如今却引发了当代大学生的种种疑惑。他们在跨出校门之际高职高薪并非都能顺手拈来——
【年度事件回放】
▲研究生自杀。2009年11月26日,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杨元元用两条毛巾结束了自己30岁的生命,自缢原因是带母求学的申请未获校方批准。随着网民讨论的深入,“杨元元放弃枝江县公务员职位,因其母亲认为该职位不在大城市”等帖子相继出现。这一切,伴随着杨元元生前发出的天问——“为什么知识不能改变我的命运”,让网络舆论从对“贫困生”的同情,转向对“择业观”的追问。
▲重庆上万应届高三学生主动“退出高考”。2009年3月,重庆市招办透露,全市今年高考人数19.6万人,上万考生主动“退考”。选择放弃的,多是农村考生,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农村家长和学生认为与其大学毕业后待业,不如高中毕业后打工。
▲“被就业”。2009年7月12日天涯论坛上出现一篇帖子。发帖人“酱里合酱”(网名)在某市人才中心办理档案关系转接时看到自己的材料,赫然发现一张盖满大红戳的《就业协议书》,协议书上白纸黑字的就业单位,却是他从未听说过的。“酱里合酱”在帖子中写道:我就业啦,太兴奋了,而且是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被就业的!“被就业”一词诞生。
▲上海5000名大学生应聘火葬场职位。今年3月,上海23家殡仪馆、公墓及殡葬代理服务机构推出395个岗位,近5000名大学生冒雨应聘。
【记者述评】
2009年,就在人们快要翻过这一页的时候,一幕悲剧让上海再次成为全国媒体的焦点——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杨元元自杀,贫困女研究生、带母上学、供养弟弟……本是一个励志的“中国梦”,无奈,就业、生存压力、自尊成为压垮杨元元“最后一根稻草”。
知识无法改变命运也好,读书无用论也罢,试问,考取了经济学本科、考到了大城市、获得公务员的工作,难道不是知识改变命运的表现?到底是知识改变不了命运,还是不愿面对命运?这个命题摆在所有大学生的面前。
说得尖锐些,60年前的大学生还能“恃才傲物”,现如今,“精英教育”已走下神坛。2004年,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宣布,中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2009年,大学连年扩招,加之全球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难题凸现。“被就业”、“重庆高中生退考”等公共事件背后,是“就业难”的酸涩。业界流传,2009年,为应对“前所未有的严峻就业形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托底政策,诸如“国有企事业单位多招应届毕业生,人数至少不低于往年”、“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可享就业扶持政策”、“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5%”等。由于企事业单位提前预放了几年的进人指标,意味着2010年部分单位可能“冻结”招聘口子……
当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当“末路精英”遇到严峻形势,他们的就业观何时大众化?对此,相当一部分象牙塔里的“精英”乃至他们的家庭,表现出来的却是“集体无意识”。“我一辈子都不想再回去(老家),元元好不容易才考到武汉的。”杨元元去世后,她的母亲如此解释为何劝杨元元放弃湖北枝江县公务员工作一事。杨母的话道出不少家庭的心声,择业价值观就这样完全被本末倒置。
本末倒置不止于此,“知识改变命运”也难以幸免。毋庸置疑,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并非有了知识,就能马上找到年薪10万的工作,立即拥有房子,知识需要通过运用才能变成财富、尊重以及社会地位,从而改变命运!
“麻雀变凤凰”、“一夜飞黄腾达”的故事让人记忆犹新,可太多人略过改变命运前夜的艰辛与奋斗。
今年上半年择业观改变有了新苗头,从星星点点的大学生保姆、保洁员,到今年初春上海殡葬行业招聘令人难以置信的火爆场面,大学生择业观念悄然在发生着改变。尽管有人预言,这当中“职业避难”成分居多,三五年后将出现“跳槽热”,但我们仍要为这些大学生鼓掌,因为他们勇敢地走出了“学会生存”的第一步。毕竟,观念改变不在朝夕之间,美国也是在很多年后才看到大众教育的成果,对哈佛毕业生开出租车说一句“为什么不呢?这就是生活。”
【网友观点】
●犀利批评者:大学生并不比其他社会群体更需要同情,或者更需要救济。大学生早已不是短缺时代的精英。如果有失落感的话,这种失落感在今天,比之于更广大的社会景象,只能理解为一种时过境迁的咏叹。
●同情呼吁者: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涉及多领域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了,家庭希望高额的学费,获得对等的工作机会,难怪部分学生和家长难以转变择业观念。
●方法实践者:知识改变命运中,知识是砖,命运是房子。一块块砖能搭起各种不同的房子。砖越多,房子造型越各异。但是,如果只是简单地把砖堆在一起的话,房子是很容易倒塌的。把砖粘合在一起的,除了IQ,还要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