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别把《杜拉拉》当成“职场厚黑学”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7日 09:24   新闻晨报

  “白骨精”(外企白领、骨干、精英),最近有了新昵称——“杜拉拉”。原因是,从小说到话剧,《杜拉拉升职记》一路受追捧。近期上映的徐静蕾版电影 《杜拉拉升职记》,更让“杜拉拉”热升温。

  影片中的“杜拉拉”,南方女子、姿色中上,没有特殊背景,受过良好教育。在外企历经8年磨练,从外企行政助理做起,最终坐上全球500强公司HR(人事)总监交椅、月入25000元。 “她的故事比比尔·盖茨更值得参考!”一家网站调查显示,67.3%的受访者“为了学习职场生存术”而看《杜拉拉》。更有单位组织员工集体观影,“学习取经”。

  也许是因为社会竞争激烈,不知何时起,职场有了许多残酷的形容。在一些人眼里,职场就像 “江湖”:“办公室里只有两种人,大侠和虾米。 ”你要比别人生存得好,就唯有当“大侠”,让别人去做“虾米”。还有人看来,职场充满“陷阱”:“你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小心。 ”不聪明的人,最多笨拙一些,事情做得差一些。而在职场上,这不是很大的罪过。但不小心就随时会触犯到别人的利益,犯下得罪人这个职场大忌……

  于是乎,职场“厚黑学”、职场“潜规则”开始流行于世。 《你不可不知的职场潜规则》、《职场关系的真相》、《浮沉》、《出人头地》等等,职场读物出一本火一本。笔者在国内某知名图书销售网搜索发现,“职场小说”类图书有539种、“职场潜规则”类图书有206种、“职场厚黑学”类图书竟也有25种。打开电视,各家卫视里,《上班这点事》、《职场故事》等节目也拥有大量拥趸,收视率长红。难怪乎,《杜拉拉》甫一上映,众多职场人士趋之若鹜。据说,首日票房就高达850万元,各地影院晚上上座率平均达到70%以上,远超同期上映的其他影片。

  然而,看完《杜拉拉》,观者不难发现:和身边的许多“白骨精”相比,“拉拉”没有咄咄逼人的性格,也不阿谀奉承上司;不是“野心女”,但却充满责任心;“拉拉”勤勤恳恳、奋发向上,有着自己的追求和想法。当被不同的人问及 “为什么这么拼命”时,“拉拉”常说:“努力才有成功的机会,不努力连机会也不可能有。 ”“拉拉”踏实肯干,面对别人不肯干的苦活、累活,她主动承担;“拉拉”心存追求,通过考试培训拓展职业技能;同事之间相处,“拉拉”也有礼有节……

  观完影片,有人评价《杜拉拉》是伪职场手册,“拉拉的升职太理想化”、“像‘灰姑娘’的童话”。但有一点可以庆幸,《杜拉拉》不是职场“厚黑学”,而是“一个乐观积极、奋斗励志的成功范本”。 《杜拉拉》之所以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职场人士的某种精神需求。有调查显示,38.8%的受访者 “在杜拉拉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50.2%的受访者“被她独立奋斗的精神打动”。对此,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一位副局长给出评价:“杜拉拉出现很及时”,在高强度的都市密林生存法则中,“体现了日益突出的文化价值观”,可谓中肯、有深意。

  作者 陆一波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杜拉拉 职场 潜规则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