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80后“恐归族”:回家过年真的那么难吗?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8日 09:54   新华网

  近日,有关媒体报道新修订的《老年法》拟将“常回家看看”列入法律条文,修订草案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这意味着子女如果不经常回家看望父母,父母可以诉诸法律寻求援助。

  此消息一出,很快引起了人们的热烈讨论和反思,有人对此深表支持,认为这代表着我国法律的日益完善和人性化,有人对此大发感叹,认为这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流失,以至于要用法律约束人们“养老”,也有些人深感无奈,不是不想看望父母,而是其中有太多的苦衷。临近春节,有人千方百计地想回家,也有人选择不回家,这背后各有各的心情故事。

  回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讲述人:王刚男28岁设计师

  最近我一直犹豫着到底要不要回家,但最终还是被理性战胜了,回去一趟路费加上给亲戚拜年,对我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我大学毕业已经3年多了,但每个月只有2000多块钱的工资,除去房租和日常开支,每个月剩不了多少钱。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村子里考上大学的人不多,能出省外读大学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全家人都以我这个大学生而骄傲,特别是我爸,常常人前人后地夸我能干。

  其实,大学生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风光,刚毕业那会,我一个月才1500元的工资,光房租每个月就要600块,再加上交通费、电话费、餐饮费,我每个月都在这所谓的大城市里紧紧巴巴地生活着。在父母面前,我的回家是“衣锦还乡”,但在这个城市里,其实我是一个穷酸的打工仔。

  随着年龄的增大,我觉得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光要向父母尽孝,还要考虑如何在这个城市生存。从去年开始,我就有一种很强烈的欲望,希望能尽快在这个城市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但辛辛苦苦攒了一年,就攒了两万块钱,过年回家车费、红包又要花去一大半,所以我想干脆寄钱给父母,让他们买点东西好好过个年,等开春了有空再回家看看。

  今年去谁的父母家过年

  讲述人:黄小梅女30岁公关策划

  上周周末,我跟老公大吵了一架,不为别的,这种事,每年到这个时候都会上演,而且他每次都要跟我抬杠,今年也不例外。那天本来想趁着休息,跟他讨论一下今年去谁的父母家过年,没想到最后还是闹得很不愉快。

  我跟他都是独生子女,读大学的时候我从重庆来到武汉,毕业后就留在了这里工作,后来认识了他,跟他结婚在这里定居。我们结婚后没有跟公婆住一起,但我们离得也不远,就“一碗汤”的距离,这是当初买房时,老公的精心安排,希望住得近一点,好经常看望老人。

  事实也是,我们夫妻俩只要空了,都会往公婆那边跑,现在两个老人都退休了,我们经常过去吃现成的饭。因为平时往公婆那边跑得比较勤,所以过年我强烈要求回我家过年,我爸妈就我一个女儿,又嫁得比较远,公司平时没有假期,每年就只能趁着过年回家陪陪两个老人。

  我老公是个孝子,他也不愿让他的父母单独过年,坚持让我先陪公婆过完年,等初三再回重庆陪我爸妈。初三回去那还过什么年啊,我爸妈都盼了一年了,就等着我们早点回去。就这样,我跟我老公大吵了起来,平时都陪他的父母,过年这几天就不能陪我的父母吗?

  这个月例假迟迟没有来,前天去医院检查,确定自己怀孕了,我老公高兴极了,当晚就给我爸妈打电话,告诉他们我怀孕的事。我妈也很高兴,说是怀孕就不要坐飞机颠簸了,今年她跟我爸一起到武汉来过年。我老公一想也是,这样就两全齐美了,马上回应说这两天就给我爸妈订机票,我心里的石头也总算落下来了,今年过年,总算一家团圆了。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讲述人:叶慧琴女32岁工人

  快过年了,想到很快就可以回去和家人团聚,我心里特别激动,这几天上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真恨不得扔下手里的活马上动身回家,但一想到现在还没买到火车票,我的心里就开始拔凉拔凉的。

  我跟我老公在义乌的一家工厂打工,孩子跟父母都在黄冈老家,去年过年我们都没回去,我心里一直在挂念着他们,眼看快过年了,他们很早就在家里盼着我们早点回去。可是春节车票不好买啊。

  这几天,我们跟几个老乡轮流去火车站买票,每次去火车站,大几千人的队伍完全挤不进去。前天我去买票,队伍排了两百多米长,好不容易轮到我买票的时候,售票员却说票卖完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回来,想想真觉得心酸。

  其实,不回家在厂里也能过年,我们厂里有几个年轻人,都两年没回家了,过年的时候厂里会安排免费的年饭,还有300块的过年红包,但老人、孩子都在老家,平时就没机会回去,这大过年的怎么样也得回去,所以我跟我老公说,如果买不到火车票,我们挤长途汽车也要回家。

  嘉宾点评

  年是孤独小怪兽

  饶敏(杂志主编,写风花雪月文章,过柴米油盐生活)

  “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与一个个的洋节充斥着我们的报端、屏幕相比,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已成不争的事实。年轻人有越来越多的理由选择不忙“年”,不与老父老母团聚守岁,而是将春节假期单纯看作一段为时7天的休假。以至于新修订的《老年法》草案中拟规定,子女必须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将子女对父母的“精神赡养”提升到法律高度来要求与监督执行。

  为什么一定要回家过年?为什么不回家过年?老人与年轻人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苦衷。分歧的关键在于两代人对“年”的理解迥异。

  “年”是什么?曾经有咨询机构对此问题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80后、90后生人都说不清“年”的来历。即使是70后生人,如我。

  直到有一天,我在中国第一本原创绘本期刊上看到了崭新的《年的故事》。在那个故事里,“年”是个孤单居住于深山中的小怪兽,没有家人没有同伴。除夕夜,它听闻山下鼓乐热闹、遥望市井繁华缤纷,下得山来。如绘本所画,它的面貌有些奇特却并不狰狞,模样有些怪异却只因为它寂寞得太久。善良的人家打开门窗,用满屋的火红、满心的热情接纳了它。包裹小怪兽身体那灰重沉闷的皮悄悄蜕去,爱慰藉了孤独的心,“年”显露出它的本来面目——原来,它的内里如此温暖柔软。

  所以,“年”原来是个孤独的小怪兽,它居于每个人的心底,唯有家与亲爱的人陪伴可以温暖它,抚慰它,然后大家一起共迎新春。年年岁岁,尽皆安好。

  回家的心理作用

  无痕﹙高级心理咨询师、催眠治疗师督导、公安部特聘刑侦审讯专家。﹚

  春节将至,回家的日子,就是团聚共享亲情的节日,社会角色归零,情感交流作为主要任务,哪怕是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心里也是一种真实与安宁。

  也许,有种种原因,让你对回家产生了迟疑,甚至恐惧春节的到来,因工作的压力、人生的失败、家庭的不完整、经济的窘迫、红包、人情、春运等原因,没有办法回到那个期待已久的宁静港湾,而是选择逃避,宁愿自己孤独。这样的行为从短期看,也许会减轻自己的压力,但是会增加孤独与失败感,在浓烈的节日气氛里会体现得更为浓烈,逃避回家也是内心脆弱的表现。

  如果实在不能回家,应保持一颗平常心,把春节定位为休闲、放松的好时机,在心里把祝福带给亲友,借拜年之际,向一年来对自己有恩的人道一声感谢,整合一下人际关系,积蓄新的力量,迎接新的一年,对心理健康十分有利。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工作,而是生活,多些时间留给父母,留给孩子,为自己少些遗憾,少些无奈。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回家去吧,这与法律无关。

  采写/天空永远蔚蓝

  更多阅读:

  职场警示录:揭露同学聚会的真实面目

  职场80后口述:去哪家过年让我们很纠结

  情商解读:你是传说中的向日葵族吗?

  热议年终奖:世界五百强员工得米面一袋

  “90.7%毕业生就业”调查为啥不受待见

  职场进行时:建立人脉不只喝酒一个方法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职场 过年 白领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