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初涉职场心未定 近4成毕业生工作半年内离职(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30日 08:47   南方日报
找工记——春节前,应届、往届毕业生再度挤爆求职场。(新华社发)找工记——春节前,应届、往届毕业生再度挤爆求职场。(新华社发)

  越近年关“骑驴找马”的职场新人越是焦虑。

  2010年,广东求职毕业生人数超过60万。

  尽管去年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前年较高,但其中不少走上了“先就业,再跳槽”的路子。

  2010年夏,国内高等教育领域权威调查机构麦可思发布《2010年就业蓝皮书》指出,有38%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在工作半年内离职,其中近九成毕业生是主动离职。

  “我就想等到新工作的录用通知书再回家。”年廿六,马跃(化名)还在广州等待着面试的结果,对他来说,一纸称心如意的入职通知书就是最好的新年礼物。

  【账本】

  收入:

  ●2010年8月,在东莞制造业公司工作2个月,试用期每月2500元,不满2个月辞职,收入3000元;

  ●从2010年11月起,在网络公司工作,月收入2000元,合计4000元;

  ●父母支援4000元。

  支出:

  ●日常花费:2010年10月起在广州生活,每月衣食住行约800元,合计约3500元;

  ●简历制作、考试报名、考试购买书籍,约花费1000元;

  ●计划春节回家来回车费400元,给亲属利是1800元,同学聚会500元,买年货500元,一共3200元。

  【梦想】

  马跃:不想当浮云,结束漂泊的日子,能进入较大型企业工作,稳定地学以致用。

  虽然一直“骑驴找马”,但马跃的心态已经渐渐平复,希望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块方寸之地。

  揾工

  先养活自己再说

  2010年7月,来自粤东农村的马跃从江苏徐州某重点大学毕业。他决定回珠三角就业。

  马跃学的是信息工程,为了找一个与专业对口且比较稳定的工作,从2009年10月起,他就开始着手准备:制作别出心裁的简历,关注网络的招聘信息,投递简历……

  然而,地域的距离始终让马跃略逊一筹,他在网上投出的一份份简历如石沉大海,一个个就业机会别他而走。

  为了获得更多自己心仪的就业机会,2009年12月,马跃毅然带着简历南下,来到广州参加各个大学生招聘会。

  为了节省开支,马跃住在广州大学城同学宿舍内,与老乡一起挤单人床,一起吃学校饭堂。

  从2009年12月到2010年春节前夕,马跃在众多招聘会中获得了不少面试的机会,他开始辗转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城市,经常在面试与等待中徘徊。“当时很希望在年前能收到录用通知,和家人高高兴兴过年。”他回忆说。

  然而,马跃的心愿并没有实现。

  努力了,失败了,马跃感到很沮丧。2010年春节回家前一晚,他和另外两个高中死党在广州石牌东一家酸菜鱼店痛饮了一顿。高中同窗的“三剑客”没有一个顺利就业,感叹着“心比天高,命如纸薄”,他们都喝醉了。

  去年年初,马跃仍驻扎在广州同学宿舍,一边忙毕业论文,一边辗转求职。用工环境仍未明朗,马跃决定调整求职目标:“找一个与专业对口的、比较稳定的岗位就好。”

  然而,在面试12次后,他发现这样的要求似乎也高了。2010年6月,应届大学生招聘会接近尾声,心急的马跃不得不做出“先就业、再跳槽”的决定,在熟人的介绍下,他与东莞一家制造业公司签了就业合同。

  “总得先养活自己。”马跃说得有点心酸。

  国考

  公务员之路好挤

  顶着2010年7月的骄阳,马跃在东莞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但却找不到任何“壮志”的理由。

  “在工厂里,我的主要工作是拿着电烙铁焊接仪器,这是一个中职学生的技术活。”马跃说,他感觉心理很不平衡,不是因为学历低就了,而是在这样一个岗位上,他完全找不到自己存在的理由,更觉得对不起艰苦供养自己读大学的父母。

  不到两个月,马跃决定辞职再求职。

  彼时,对既非应届毕业生,又没有工作经验的2010届“后毕业生”来说,求职的路越走越窄。马跃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国考”上。仍然住在大学城老乡宿舍里,每天到图书馆准备公务员考试。

  这是他的第二次“国考”。在2010年的国考和省考中,虽然成绩都过线,但离面试的成绩还有些距离。“如果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公务员考试还是要继续参加。”马跃告诉记者,之所以一直不放弃公务员考试,因为这是一条“没有路子的路子”。

  马跃说,在过去一年内,他体会最深的就是,外省名气较小的大学毕业生要在广东求职十分困难。

  1月18日,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放榜,马跃成绩过线但还是进不了面试,“竞争太激烈”。

  “现在只能继续找。”在朋友介绍下,马跃目前在广州一家刚成立的网络公司工作,月薪只有2000元左右,而且没有“五险一金”,但他说,“工作和我的专业对口,就暂且留下。”

  1月22日,马跃又到购书中心翻书,准备拼搏“省考”。

  还乡

  春节回家很纠结

  长期在外颠簸,让马跃的家人充满不安。尤其是他的母亲,每隔两三天就打来一次电话,询问工作的情况。

  让马跃至今仍然深感内疚的是,原本以为毕业后可以减轻家庭负担的想法,却因为找不到合适工作而落空,刚毕业出来找工作时,由于开支比较大,家里人不得不另外筹4000元给他。

  一年来,他没有回过一次家。他也很想回家,但每次家人问起什么时候回来,他都无法回答。

  “怎么会不想家?!”马跃说,尤其是过年过节,大家都在大包小包地买东西准备回老家时,他特别惆怅和无奈。“但实在是没脸回家,觉得很对不起父母,看着他们老了,还要为我担忧,有时接着电话装作高兴,但心里很难受,我想他们也是。”

  农村考出来的大学生,往往是家人和村里人通过读书“走出去”的寄托。马跃说,过年和亲朋好友聊天的时候,避免不了要聊自己的就业问题,一旦提及这半年来的辗转经历,自己也得承担很大的压力。

  就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马跃手机收到一家大型通讯企业的短信面试通知,他终于笑了笑,“希望能通过面试,拿到录用通知后就回家。”

  经济上的压力让马跃对回家也“有点怕”。对已经毕业的人来说,过年回家意味着要开始承担家庭责任,回报亲人。“回家买年货500元,给亲属红包起码要1800元,还要拿点钱交家里……”马跃说,光来回的车费,就得花500元左右。

  每到年前,老同学都会通过QQ或者短信等方式,邀请他回家后记得一起聚聚,但他都是以“到时候看情况”来回答同学。“多少有一些躲避的心思。”马跃告诉记者,别说和同学聚会,就是和亲友一起聊天,他都会觉得有压力。

  不过,在外漂泊了一年的马跃,已经习惯了压力。“只要再等到年廿九,不管年前面试能不能通过,也不管能不能拿到录用通知书,不管回家多难,今年春节都要回去。”马跃坚定地说。

  和小时候过年不一样,马跃没有去买新衣服,而是一有空就在网上留意职场动态。“君问归期未有期”,既渴望早回家又不能早回家的马跃把这句诗用作MSN和QQ的签名。(记者:汤凯锋)

  更多阅读:

  80后“恐归族”:回家过年真的那么难吗?

  中国逾六成家庭存在啃老现象并向农村蔓延(图)

  职场警示录:揭露同学聚会的真实面目

  职场新鲜人:80后的我们为何还单身?

  职场兵法:精明员工教你如何给上司送礼

  职场80后口述:去哪家过年让我们很纠结

  白领必读:职场年夜饭桌上的五大“潜规则”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