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 > 新周刊>新闻报道




12个追梦人(二)

http://edu.sina.com.cn 2000/06/20  新周刊

  陈翰星:深圳需要新型时尚生活

  1988年到深圳

  1991年经营服装惨败

  1999年建酒吧

  “深圳让文化人变得世俗,变得没有文化。”

  几年前,苏州丝绸工学院毕业的潮汕人陈翰星刚发达的时候,与几个志同道合、有些想法的老板朋友开一台破车,转悠遍深圳城郊,最后选定在著名的度假胜地“麒麟山庄”附近的山谷,断断续续建起“本色别墅山庄”。当时他的财源是“星日”公司,赚到钱就投进去。

  这块地他从农民手中买来,全部按自己的思路营造,是那种听得见蛙声、闻得见泥土芳香、看得见山丘果园的田园别墅,与逼仄的城市水泥森林的确有天壤之别。两匹高头斑点狗被主人训练得服服贴贴,在客人腿下窜来窜去。节假日,他驾车从深圳的角角落落搜罗来各式朋友,露天Party、烧烤、钓鱼,吃喝之后,散坐在楼上楼下、池塘边、草地上聊天。一大帮朋友直到暮色中驾车在乡间土道,还闹不清别墅的主人长得什么模样。

  “本色别墅山庄”之后便是去年8月份在上步南路国企大厦21楼开张的“本色酒吧”,很快便成了深圳“吧虫”的根据地。因为“本色酒吧”开张还不到一年,他不敢轻怠。设计是他个人风格,亲力亲为,即使台桌上的灯具、墙壁上的装祯画都是以他的品位来选择。

  生活、工作、娱乐,三位一体,在深圳,生存状态浓缩为一体的恐怕没有几个人超越陈翰星,所以,他在深圳享有“逍遥王子”的雅号。

  酒吧一条街,光装修砸进了300多万元,每个月乐队费用也有10多万元。5个酒吧赚的钱不及一个“星日”公司。“星日”有职业经理人为他打理,每年有上千万的业务。然而,在这座欲望城市,陈翰星的欲望总是那样单纯、轻松和自然,他说,我的生活方式多少使城市温情一些。

  “深圳人际交往的第一道屏障就是金钱,赤裸裸的,这是最可悲的。”在深圳10多年,陈翰星经营服装公司曾经惨败,血本无归。现在,他按自己的生活意念工作和生活着,有吧虫把他捧为新型城市时尚生活的领袖,不完全对,其实,他很会享受生活。没有自己的酒吧以前,陈翰星逛遍深圳所有的酒吧,没有找到多少感觉,于是,周末与朋友乘机去上海、北京泡吧。

  在酒吧一条街10元钱可泡到凌晨2点,这是政府新规定。深圳太年轻,20年包容了所有的历史。不能说深圳只有压迫感,没有随意性。陈翰星当初经营酒吧,也是率性而为,出乎意料火爆。因为不全是为了赚钱,陈翰星轻松异常,不着西装革履,不香车美女。他说,酒吧文化实际上是城市文明的重要部分,使城市更有个性。

  (文—刘水图—丁晓文/新周刊)

  海南寻梦者

  张萍:海南多梦

  1988年1月闯海南

  1994年成了广西广告界名人

  2000年自费调查中国残疾妇女生存状态

  1988年1月,张萍偶尔听说山西某刊副主编等一批仁人志士正在策划着要去“海南”办报,在一家军工厂负责促销的张萍便学着当时诸多的“闯海热点”纪实文字中描绘的岛上人才求职方式,向他们“自我推荐”。和他们一起踏上了令人魂牵梦绕的海南岛。

  1988年5月27日,这帮人创办了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份私营企业投资运营的报纸——《海南经济报》,这份报纸与当时轰动一时的《海南开发报》和稍后接踵而上的《海南特区报》、《特区时报》一道,并称为海南大特区“四大民营报纸”,首次圆满“记者梦”、“文人梦”的张萍成了这报纸的总编办副主任。难怪在此期间,原单位破格赐予刚过而立之年的张萍“副处级”桂冠,也没能把她感化召回。

  然而创刊数月,报社经济便出现危机,人员结构发生裂变。社长总编不辞而别,报社濒临倒闭,稿费、工资难以支付,最后只剩下包括张萍在内的6名痴心的骨干。

  没了印报的钱,没了买纸的钱。照往常惯例会请求承印的《海南日报》印刷厂厂长帮忙,暂时挪借一下。但《海南经济报》的现状使得厂长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张萍只有翻遍电话目录,按图索骥,在9月骄阳下踏着单车前往几个可能有新闻纸的印刷厂四处求助。一次次的拒绝后,她来到位于琼山市的海南新华印刷厂。或许厂长被眼前这个满脸汗水的女记者所感动,竟然同意借出两大卷数百公斤新闻纸。《海南经济报》这才按时开印。

  张萍没想到,她的“记者梦”做得如此艰难不易,“闯海”初期亢奋的激情退潮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张萍采访了海南特区一位“养鸡大王”,得知这位“大王”养鸡赚钱之后,做了很多扶危济困的慈善事业,也支持了不少文化教育事业,忽然从中“悟”出先做“商海梦”,再圆“文人梦”的道理。于是,她居然现学现卖地做起“养鸡皇后”之梦来,辛苦却远远大于回报。她还曾与人合作炒了一把房地产,得到的只是一张某高干子弟留下的永远兑现不了的欠条。

  当她尚在“商海梦”中徘徊、迷失之际,几位颇有“背景”的大老板用高薪和“公司常务副总裁”之类的高位聘请她再度遨游商海,她却一一谢绝了。因为骨子里她不想离开“文化”。

  这时,正逐渐走红海南的“南洋广告”邀请她加盟,她觉得广告不失为一条文化与商务嫁接的好路子,便欣然投身其中。就在1992年初的首届海南国际椰子节上,张萍凭着规范、创新的投标方案,使“南洋广告”成了椰子节的户外广告总代理。一时间,海口市满街飘着“南洋广告”,张萍也小有名气起来。1994年初,因为业务的开展,已经在广西业界成名的张萍因为一场诉求标的仅有数十万元赔偿的“民告官”的小小官司,竟然震惊了全省官民,引发了全国广告界、新闻界和法学界的关注。

  张萍背起行囊,离开了她曾名躁一时的南宁,再度跨过琼州海峡,加盟香港某刊驻海南办事处,重续她的“记者梦”。

  有朋友问她:你怎么转来转去都离不开海南?她说:我也弄不清为什么有一种摆不脱的“海南情结”,海南特像是我的一个失恋了的情人,每当离去,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酸楚以及一种难以割舍的牵挂……目前,张萍正在自费开展对中国残疾妇女生存状态的一项调查,同时向国际国内呼吁建立“残疾妇女基金会”。

  这也算是一个“闯海者”历经寻梦之后回归的“女人梦”吧。

  (文—察今图由被访者提供)

  李华:一只馒头一分的利

  1991年辞职去海南

  1994年在海南炒股血本无归

  1998年在沈阳注册成立沈阳大福食品有限公司

  见到李华很难,“五一”劳动节她忙得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约了将近一个星期后,李华带着一阵风出现在我的面前。还是半年前人们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中看到的样子,个子高高的,身体棒棒的,透着一种朝气、一股活力。虽然已是35岁的人了,又顶着“沈阳市三八红旗手标兵”、“沈阳市再就业明星”、“沈阳市劳动模范”、“辽宁省三八红旗手”等多项桂冠,讲起话来,还是十分坦诚、爽快。

  1987年李华从沈阳大学经济系财会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市化工轻工材料总公司做会计工作。对她来说,专业对口,公司效益也不错。转眼到了1991年,公司要精简机构,重新定员定编。公司领导找这个动员,找那个谈话,可谁都不愿走,擦眼抹泪者、哭天喊地者皆有之。年富力强的李华本来轮不到被裁的份上,可她转念一想可能就数自己无牵无挂了,于是便将一纸辞职报告递到了公司领导的办公桌上,把自己给“炒”了。最令人惊讶的是,扔掉了这份满不错的工作,李华竟没同任何人商量,直到办好了离职手续,家人才知道。劝阻已失去了任何意义,剩下的似乎只有无可奈何加认同了。无怪乎当时她的母亲只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华呀,你瞎折腾个啥?”

  其实,那时的李华心中早已揣着一个梦,她要自由自在地出走天涯海角。于是,李华怀揣平素积攒下来的几万元钱,更带着高期望值和勃勃雄心,只身一人去了海南,那一年她27岁。她的打算之一是做点她感兴趣的服装生意,但到海南后却凭借自己的实力没费多少劲就在一家公司找到了工作,任会计主管。一来是干起老本行得心应手,二来薪金每月3000多元在当时确实很丰厚,因而李华倒也其乐融融。工作之余,海南人的“炒股癖”又传染给了她,对钞票和数字天生不陌生的李华很快就入了门,她专捡一些股民不屑一顾的未上市股买,三年间运气一直颇佳,口袋里的钞票像滚雪球一样增到了近40万元!谁知还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李华满有把握地将这40万元全部投注到一家“风”传实力雄厚、股票就要上市的公司的内部股时,不觉落入“股票陷井”之中,所投资金全都打了水漂,落得个血本无归!

  面对惨痛的“水土不服”,李华决定返回故乡沈阳。那天,买完从海口飞往沈阳的机票,可怜的李华口袋里只剩下100元钱。

  海南梦破了,两手空空的李华开始重新认识自己,变得踏实,不再“浪漫”了。从李华当时的家境来看,父母做生意多年积有一定的家底,丈夫是名军官,拥有一份可资两人衣食无忧的薪水。加上她正有孕在身,所以休息、静养一段时间绝对是理在其中。但李华哪儿是一个闲得住的人,她要寻回自己。这一次她把目光投到了传统的大碱馒头,1997年,她的面食店已实现“中西合璧”,不仅生产馒头、包子等大众化中式面点,还生产出了台湾口味的面包和西点60多种,店名也更改为“大福烘焙中心”。1998年,李华注册了“大福李”商标,沈阳大福食品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又经过一年多的运营,李华的企业已成为沈阳市妇联、沈阳市劳动局的下岗再就业培训基地,先后安置的下岗职工已逾百名。有人曾欲出资150万元买下“大福李”的商标冠名使用权,被李华谢绝了。面对常人听着耳鸣头晕的这一天文数字,李华不为所动,原因很简单:经过了海南梦的大起大落,她明白踏踏实实最重要。

  (文—王玮 图—关硕/新周刊)

  上海寻梦者

  威廉·凯乐:退休后我要定居浦东

  1994年底到上海

  1999年12月获“上海荣誉市民”称号

  2000年2月正式在浦东购置私人物业,以备将来定居

  瑞士籍、今年52岁的凯乐先生去年12月获得了“上海荣誉市民”称号,他在多种场合乐于宣布自己是“一个浦东人”,是浦东巨变的活见证。而他自己的梦想之一,就是退休后定居浦东,和自己的孩子们一起颐养天年。凯乐先生在20岁左右听一个瑞士老乡讲起中国,从此就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到神秘而又充满诱惑的香港、远东看看。不曾想多年以后,他真的娶了一个香港女子作太太,并如愿如偿到上海工作。

  1990年2月,凯乐先生出任罗氏香港制药化学有限公司执行总监。仅仅过了两个月,中国就宣布浦东正式开发开放。也就是在这一年,罗氏公司派出了到中国进行投资考察的先遣团,凯乐先生也是其中一员。起初并没有确定在哪个城市,华北、华东、华南都看过了,经过多方比较,最后选定了新兴的浦东新区。当时浦东新区管委会和张江高科技园区领导所介绍的发展规划:高速公路、大桥、过江隧道、地铁,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实上今天都实现了。而上海拥有众多的科研机构,以及上海人所具有的开放的心态等等,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但当时的浦东一无所有,罗氏所在地还只是一片农田,“泥泞的小路,昏暗的灯光,没有商机。”作出决定时总部的人认为这个决定“简直发疯了”。

  “那时很多香港人对浦东开发有疑惑,瑞士的罗氏总部也有好多高层人士对公司在浦东投资不理解,指责总部高官和我没脑子,为什么在一片荒地上投资。”现在回想起来,凯乐先生用的是这样的说法:“舒适地回顾。”他庆幸自己不仅是决策参与者,而且还如愿如偿地在1994年底来到上海,出任罗氏(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很自豪,罗氏是第一个入驻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公司。

  5年下来,尽管也有过困难和挫折,凯乐先生和他领导的罗氏中国公司还是顺利地发展壮大。目前,罗氏公司在华总投资2.05亿美元,去年销售额2.51亿美元。他形容自己的角色,就像一个家长,一砖一瓦地盖起房子,把孩子养大,最后把一切都交给他们。

  他所谓的“孩子”,是指本地员工。他对上海人有很高的评价,认为他们有一种向前冲的干劲,责任心强,属于进取性和保守性相结合的类型。上海市政府和浦东政府是他所见过的政府中效率最高的。而他认为外资企业在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必须学习和理解中国这个大市场,要注重“中国特色”。

  在他的心目中,上海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组织规划非常好,市民非常开放。罗氏在上海的工厂1995年正式建成,凯乐先生觉得,“我们来得太晚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成全了他,使他到上海的梦想成真。

  (文—谭山山 图—陆杰/新周刊)

  赵燕:上海是个特别适合女孩子的城市

  1993年到上海

  1999年升任客户服务部总监

  2000年被《媒体》杂志评为1999年亚太地区最佳广告人

  赵燕生长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去广州工作了一年,1993年,她到了上海,从此就一直没有离开过。头几年还老是有人问她为什么不选择北京或广州,后来几年,开始有人羡慕她了。

  赵燕在上海确实如鱼得水。

  其实,赵燕起初选择到上海,是因为工作,对上海这个城市本身并没有特别多的向往。1992年,她进入著名的麦肯·光明广告公司,与一个澳大利亚人,她当时的老板组建广州分公司。一年后,麦肯·光明在上海也要成立分公司,赵燕受命,“帮上海做一段时间”。在她看来,换一个环境,到上海去做一段时间也没有什么不好。广州虽说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可到了广州她发现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好。

  赵燕上大学时曾到过上海旅游,当时感觉非常一般;而1993年当她再次踏上上海这块土地时,她发现,上海变了,她不断地发掘出上海的种种妙处,就一直呆了下来,至少到目前,她还没有想过要离开。

  现在的赵燕已经完全融入了上海这个城市。“这跟上海的大环境有关。很多国际性的大公司都在上海设立机构,机会很多,这也是很多外地人跑到上海来发展的原因。”她喜欢这个大环境,而工作也是她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真的很忙,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儿”,但是,“只要目标明确,就不会觉得累,因为那是自己心甘情愿的。”

  以前赵燕也听说过诸如上海人如何精明、如何看不起外地人的说法,但她在上海的经历让她明白,其实精明、会算计等特性没有什么不好,“也正是因为他们精明,所以一旦了解到你这个人有能力、很能干,他们就会尊重你。”在上海,赵燕并没有“外地人”的感觉。在她看来,上海之所以能在全国领先,跟上海人的精明也有关系。

  学会了欣赏上海人的精明能干,而上海的情调,就像赵燕和记者会面的“1931酒吧”,“不现代,不奢华,但蛮有感觉”,更让赵燕沉醉。“下了班之后很累,自己到一个小咖啡厅或小酒吧放松放松,很超然,也很舒服,——我自己就特别喜欢这种东西。在上海,这样的小地方是很多的。”也许是出于一种互补心理,性格爽朗、有些咋咋乎乎的赵燕迷恋那些细致的东西。

  还有上海的商店、有法国梧桐的幽静的街道……赵燕重复了很多人都提过的这个说法:“上海是个特别适合女孩的城市。”不过,她不会找一个上海男人做男朋友,“上海男人不适合我自己吧,他们显得柔弱了一些”;而且,“不一定非要找个上海男人,才能在上海落地生根呀!”

  大部分的时间给了工作,剩下的时间,要么就尽量抓紧时间睡觉,要么跟朋友聚一聚等等,赵燕说,这就是自己这个所谓“白领”的生活,其实跟别人也没有什么两样。如果非要找出不同之处,那可能是在上海,“白领”是引人羡慕的。上海的年轻人会向往这种身份,争取做到这一步;如果做不到,也不会对他们有太多负面的影响。一句话,上海允许这个阶层锋芒毕露。

  (文—谭山山 图—陆杰/新周刊)




新周刊专栏专题 
 新浪推荐
台湾海峡局势
2000高考专题
三联生活周刊网络版
“周末特刊”6月16日更新
NBA季后赛
欧洲杯足球赛专题(24小时滚动报道)
新浪商城,全新改版!
新浪50M免费电子邮箱
上海都市生活
中国ICP与纳斯达克
新浪网歌手卢庚戌
2000年港姐评选专题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