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新浪寻宝大行动,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
|
|
自9月1日起,中、小学起始年级启用新的语文教材。一部体现语文教育新思想、新理念的《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正式实施。此前,人民教育出版社依据新大纲将原初中《语文》、高中《语文》进行了全面修订。新大纲、新教材,将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 新的学期开始了,石景山区八角中学语文老师杨俊荣课后来到教研组办公室里剪报。她说,她想把报刊上随时出现的好文章介绍、推荐给她的学生们;这学期启用的新语文大纲和教材,使她下决心花更多的时间探寻教课的新方法。杨老师说新教材、新大纲将开辟语文教学的新思路。 终结贻误众生的旧模式 沿用了几十年的大纲为什么要“大整”一番? 那么就先说说过去的语文教学吧。“小学语文课是学生字词,还算有点用;初中学点语法,高中以后就全是为考试了。功夫在课外,可以这么说。”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这样概括他的语文学习历程。 刘瑞老师教了近三十年中学语文。他说,过去的语文课程式化严重,常见套路是:先教学生认生字,再读课文,然后解释词语,接下来就是划分段落和层次、段意概括、提炼中心思想。有的老师教过一届学生后,根本不再备课,搬着“公式”一套就成。 某名牌大学中文系一名毕业生,向记者讲述了他初中的一件事:一次放寒假前,语文老师布置了作业———背诵上学期所有课文。开学后,老师动了真格的:班干部由他亲自检查,班干部再逐个检查同学。一周时间就在这种令人恐惧的检查中度过了,总体结果老师并不满意,但也出了一个“奇迹”,一位同学真能从头至尾全部背诵!为了弘扬这种“精神”,老师花了一天时间搞了一次由该同学当众背书的观摩会。更可怕的是,这一招数后来竟在全校得到“推广”! 教如此教,考如何考呢? 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作家王蒙在上海参加“新概念作文竞赛”评选时,拿他上初一的孙子的一道语文试题考其他评委——北大、复旦等高等院校中文系的教授,考题是:给“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句话加标点。试题给出了三种可选择的答案。诸教授、博导们议论了半天,最终也没有得出“标准答案”。“我做过几次他的语文测试卷子,都不一定能得60分。”王蒙说:用标准化的选择来考学生的语文知识及运用语言的能力,未必能反映出真实的水平。 几年前,一位记者采访本市当年高考文科“状元”时,约他写篇文章谈自己的体会感受。该“状元”十分认真地问记者:是写记叙文?还是论说文?这一问竟把记者问住了!记者感慨:陈旧的语文教学,竟把学生的思想禁锢、僵化到如此地步! 教育家方玄初概括当前语文教学弊端为四个字:少、慢、差、费。语文教学上所占用的教学时间很多,但效率低下,真正有用的东西很少;从小学到大学(文科)都开设语文课,耗时长,培养成才速度慢;费时、费功、费心血,换来的却是质量差的结果。他说,语文教学的目的本应该是很清楚的,但现在丢掉了教学的终极目标。方玄初认为,语文是一门以学习语言文字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工具性是其基础性质,思想性和文学性也都属于语文课自身的固有性质,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把语文课讲成思想政治课,是一种简单化、庸俗化的倾向,是“魂”离开了躯体,不是在讲语文;把语文单纯讲成语言文字课,把活生生的语文讲得支离破碎,味同嚼蜡,也丧失了语文的韵味;把语文课讲成文学课,则千篇一律的分析充斥课堂,不仅学生不喜欢,连文学家自己看了、听了也都很反感。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季晓莉是江苏省1999年高考文科状元,她认为自己以前学的语文教材内容陈旧,六七十年代的东西多,严重缺乏时代气息,学起来很枯燥。而且过分强调考试,使学习只围绕高考这个中心。一上高三就没有新课了,整一年的时间追随高考指挥棒,按语文知识的条块进行复习,其中包括小学时学的拼音、构词,初中时的修辞、解词等等,完全是为了对付高考,现在回想,在这一年的宝贵的时光里,除了增强了应试能力外,语文水平却只在原地兜圈子。 一位资深语文教师曾经呼吁:现在语文教学完全可以大胆、快步改革,即使乱改也不会出现倒退的现象。尽管说法有些过分,但说出了语文教学非改不可的道理。著名教育家吕叔湘20年前就指出:中小学语文问题还是个老问题,也是当前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 教材、大纲改了些什么 大纲要变,教材要变,这是语文教学改变的前提。据教育部课程发展处处长沈白余介绍,这次语文大纲及教材变化的目的是:立足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注重学生对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从而精简内容,适当降低要求,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以及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方法。 参与中学语文新教材编写工作的人民教育出版社顾之川博士说:与旧的大纲相比,新大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一是语文教育理念的变化;二是强调了文学教育的作用;三是对古诗文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四是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五是对写作和口语交际有了新的要求。 据参与大纲修订、教材编写的有关人士介绍,新大纲对语文教育规律的把握突出体现在重视积累,重视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淡化分析操作,不要求学生背诵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加强对诵读、积累、感悟、熏陶的要求,弱化对学生带有强制性的训练,避免繁琐的分析和机械、重复的练习。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教学,改变以往每篇课文必须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教学程序,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培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明确规定小学、初中、高中背诵的篇数和课外阅读量,并增加了阅读推荐篇目;第一次对阅读的速度有了量化指标。 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汉语拼音不要求直呼音节,声母、韵母和音节只要求抄写,不要求默写;识字由以往的“四会”降低为会写、了解意思、能在读写中运用;明确提出不考笔画笔顺、偏旁部首;不考词语解释,不背段落大意。初中大纲将语法修辞、文学知识作为语文常识介绍,并明确不考。 新大纲还多处提出加强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思考、交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故事会、朗诵会、课本剧等形式都可以引进课堂教学。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到日程,不但提出学生要比较熟练地使用字、词典的要求,而且首次提出要引导学生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许多教育专家认为,这些新要求切中时弊,是带有方向性的改革。 语文教学大纲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语文教材的编写方针的转变。新教材增加了邓小平的《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江泽民的《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艾青的《鱼化石》等一些体现时代特点的文章。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突破过去只注重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局限,吸收了卡夫卡的《变形记》、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莱蒙托夫的《祖国》等其它类型有影响的作品。还增加了科普文章,如杨振宁的《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霍金的《宇宙的未来》、王磊的《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等。 语文课,到底该咋教 大纲、教材的改进,再一次触及语文教学这个“老问题”。 顾之川博士认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绝不是追求考试能得高分的应试教育需要,而是真正使学生熟练运用汉语言文字,能说会写,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正如一位专家把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比喻为“吃猪肉、羊肉,最终变成自己的肉。” 那么如何使学生达到语文教学中该达到的目的?语文到底该咋学呢?语文学习的科学方法是什么呢? 方玄初说,语文教学不是开“戏院”,而是办“剧团”。他说,语文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良性互动,老师讲得好固然重要,但只顾自己讲,不管学生学,讲得再好也不过是让学生看人唱戏,学生并没有学会,学习的主体应是学生。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口若悬河,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他所讲的内容不过是像瓢泼的水洒在水泥地上,水势不小,但终归只湿了地表,渗不下去,这形象地说明了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导致的教学弊端。办“剧团”,就是要引导学生自己练,形成讲求实效的良性互动。 方玄初认为,语文教学,该“死”就“死”,该“活”不能“死”。识字、写字不死记不行,名篇经典不适当背诵也不行。“活”,主要是指思维和能力的发展。语文教学的规律往往是,先“死”后“活”,“死”中有“活”。有些东西可能暂时不懂,也不好理解,不要紧,先记下来,播下种子,以后会慢慢懂得和理解。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在上海给一些大学生做报告,讲到他初中时,他父亲要他读《孟子》,当时也不懂,但现在回过头看,却终身受益。 尽管在语文教学上一系列可喜的变化似乎使我们看到了未来语文教学的希望,但一位资深语文教育专家说,教学改革,最终还得取决于考试的改革,在现阶段,无论怎样的教学改革都不可能远离考试指挥棒。所幸的是,新大纲不但给束缚了几十年的语文教学松了绑,而且明确了哪些内容不做考试要求,对未来的语文考试也逐步纳入规范之列,因此,这种种有利因素将使语文教学迎来新的跨越。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