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北大情结:促使他不断追求梦想
于鸣大学毕业时,带着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他决定报考研究生,继续在该专业领域获得更多、更广的知识,他认为自己考研是大学学习过程结束后一种自然的过渡,根据他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他当即报考了理想中的学府—北大,他落选了,但于鸣说,经过短暂的失落后,他反而对未来更有了一种明朗的选择,认为自己在很多方面还存在差距,这就是他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在追求理想的路上,不能随便停歇,他决定到重庆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学院攻读硕士,通过三年研究生的学习,他感觉在对未来的选择上,空间更大,进而激起自己在该专业领域更大的探知欲望,甚至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这时,他给自己定了一个更加清晰的目标——还要继续考博,将来要在该领域搞学术研究,做更深入的研究。这样,他的学习状态更加投入,但他说,这样的学习是一种享受。
今年,他报考了北京大学光华学院2007企业管理专业的博士生,报考之初,他了解到,这个专业全国只招一名,竞争惨烈,但他却很坦然,当记者问他:“想过,考博失败了怎么办吗?”他说:“这个当然要想,但却一点也不担心失败了怎么办,失败了就失败了,只能说我在这个过程的检阅上还有差距,知识的累积上还达不到北大博士的要求,需要继续弥补不足,这样我又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本身就是一个提高,在准备考博的过程中,本身就是给自己的一种回报,所以,我一点也不焦虑。”
他说,考博过程中,我真正阅读考试所需专业书籍的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都在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人文学科方面的书籍。这也不是说,一些基本的要考的知识点不重要,而是,这些东西是基本功,在平日都应掌握的东西,搞突击是无用功,进入大学以后的学习,也说明了这一点,所谓的学习是学习如何提高获取知识效率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现在,没有学习方法的学习是不可取的,考博更是对一个人综合能力的检验,对知识、对解决、对待问题的方式方法上考验一个人,无论是语言表达能力、认知社会的能力都应具备,这些东西都是在你成长的每一点每一滴积累起来的。
复试过程中,几位北大老师考官轮流以中英文对于鸣的沟通能力进行考察,他从容应对,顺利过关。他说,这有赖于在学校期间能经常主动的与周边的老师和同学以及外籍人士交流,尤其是那些来自于不同院系的朋友。这样,他接触到信息就越来越多,这对一个人的积累是很重要的。
他告诉记者:参加完北大举行的复试,一个偶然机会,我在北大百年纪念讲堂对面的长椅上接受校电视台的访问,谈自己对理想的感受,我认为理想是追求梦想的过程,只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坚持下去,梦想会在不经意间绽放。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