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五-六章新增知识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3日 12:05   文都教育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中国的改革是在开放条件下的改革。改革和开放相结合,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一个鲜明特色,也是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改革是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对外开放,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统筹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的依据

  邓小平把对外开放确立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是基于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趋势的科学分析、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理性认识、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的正确理解;但是其重要的依据,是邓小平关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两个重要观点。

  第一,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取得发展必须和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把握当代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的结果。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突飞猛进,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趋势更为明显,表现为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不断深化和加强,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能否面向国际市场,能否积极地发展世界性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利用国外市场、资源、信息、技术、人才、劳动力和资金。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我们总结历史经验的必然选择。从历史上看,凡是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时期,大多是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繁荣的时期。中国古代汉朝与西域各国交通的“丝绸之路”,盛唐时“万邦来朝”的开放格局,都极大促进了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而采取闭关锁国的封闭政策,经济社会发展就缓慢,甚至落后挨打。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第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困和落后,就必须开放。”这是准确判断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情和长远发展目标的结果。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资金不足、技术落后、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组织现代化大生产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等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实行对外开放,利用两种资源、两种市场。

  实行对外开放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需要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以优秀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主义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

  2.坚持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统一

  邓小平在做出对外开放的决策时,十分明确地提出要处理好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实行对外开放,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在正确的对外开放战略思想的主导下,我国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阿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全方位,是指我国的对外开放要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多社会主义国家,不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要实行开放政策;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事迹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和沿江地区与及内陆省区,按照不同的开放程度所形成的梯次展开的开放格局,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的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服务业等。

  4.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必须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我国经济能够实现持续高速增长与发展,对外开放战略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对外开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时并举、相互促进的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第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正确看待对外开放带来的风险,并注重防范风险。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着眼于对外开放和国内发展出现的新情况,面临的新问题,更加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思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施互利双赢的开放战略,这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根本举措,也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战略选择。实施互利双赢的开放战略,就是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就是要把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和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我国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内需与外需、利用内资和利用外资的关系,既要注重引进先进技术,更要注重消化吸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打造中华民族的世界品牌;就是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既要敢于扩大开放,又要善于保护自己,在扩大开放中维护我国企业利益和国家安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六章新调整知识点】

  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入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深刻总结我国发展经验和准确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和谐的认识,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了社会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一同构成“四位一体”的战略地位。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概念,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任务,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党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打达到了新的境界。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有利于更全面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有利于更全面地体现党的奋斗目标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有利于更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由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的根本利益。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和国家的这种性质,决定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我们具有不断促进和谐、最终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保证。

  目前,我们社会在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的持续过程。

  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胡锦涛在2005年2月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作了精辟的概括: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 必须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往任何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既充分汲取人类文明中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营养,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主动适应深刻的社会变革,把“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结合起来,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张。它既不同于我国历史上一些思想家所憧憬的“大同世界”,也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者所描绘的“乌托邦”,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正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的: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这一论断十分明确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导核心、发展道路、实践主体和根本目的。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党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审时度势,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明确地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的发展目标,标志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转变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范畴,二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这一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丰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现实的重大任务。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而长期奋斗。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于:

  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同时,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特别要看到,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要有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就必须首先把国内的事情办好,通过和谐社会建设,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这是我们集中全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实现执政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强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等等,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只有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搞好了,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社会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按照十六届六中全会的要求,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

  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明确的发展目标,这是对社会主义发展目标体系的创新性概括。从根本上说,也就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一个在矛盾运动中由低级到高级,由局部到全面,由单纯到复杂,形成不断变化、不断前进、不断上升、不断完善的发展趋势的历史过程。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凝聚社会力量,不断消除社会矛盾中的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实现社会进步的现实的实践过程,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同时,我们党十分强调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即这个和谐社会是建立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揭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从而明确地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概括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的“四位一体”,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新发展,进一步充实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加突出了“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以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强调只有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全体人民能够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才能使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目的和要求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反映了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对执政规律、执政方略的新认识。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共同为完成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任务而奋斗的现实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们党的近期奋斗目标,也是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的各项事业包括社会建设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已经顺利完成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3000美元的目标迈进,标志着我们开始实现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经济连续20多年来的平均增长率达到9%以上,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中始终保持着“优等生”的地位;“神州六号”遨游太空的矫健身影,彰显着中国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提升;免征农业税,使我国亿万农民彻底告别了几千年来“交皇粮”的历史,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环境稳定,人们的创造活力被空前释放;社会主义的中国生机勃勃,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总体上和谐的社会。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党应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实事求是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不断地促进社会和谐,体现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目标的统一。当前,我国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确实出现了不少不和谐的因素和现象。主要表现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也处在一个特别容易引发各种经济社会矛盾的“矛盾凸显期”。这些新的发展变化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调整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积极性,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努力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这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任务的同时,党中央还明确提出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六项基本原则: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坚持科学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第三,坚持改革开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工作动力。第四,坚持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保证。第五,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条件。第六,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上述六条基本原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包含丰富内容,深刻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谁建、靠谁建、怎样建的问题,指明了我们应当遵照什么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据什么原则统筹全局、根据什么要求推进发展、 运用什么方式保证和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

  按照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 2020 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2)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3)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4)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5)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9)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九条目标和主要任务分别反映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要求的各个方面,充实和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

  为了完成上述目标和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五个方面的重大举措,既有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政策措施,又有进一步探索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努力方向。

  第一,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始终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的基本思路。根据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党中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等具体举措。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只有完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这些具体措施是: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要真正实现社会和谐,必须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积极建设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这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前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本身的重要任务。建设和谐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在全社会建立起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第四,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集中抓好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保障国家稳定安全等一系列重要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

  第五,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广泛力量,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考研 考研 大纲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