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导师:以后招生要考虑成本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8日 11:38   广州日报大洋网

  导师:

  以后招生要考虑成本

  “无论是博导还是硕导,原则上每学年最多招收4名全日制研究生。”与上海乃至全国其他参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高校相比,同济大学首次明确了对导师的限招政策。根据招生简章,每位导师需要为学生支付一定的助学金,每人每学年3000元至8000元不等。

  “改革前,一个导师名下几十名学生,就像一个茶壶配数十个茶杯一样,怎么照顾得过来?”

  同济改革新政的推出,受到了不少导师的欢迎,波耳固体物理研究所的张治文教授就是其中之一。张治文直言:“新体制不错,只有适当的限招,使教师的科研和学生的培养进一步结合,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才能提高。”

  而对于“没有研究项目,导师不能招生的”主张,张治文表示了他的赞同。“这是很简单的一个事情,导师没有科研项目,怎么去带研究生?科研活动怎么体现?研究生是要做研究的!”张治文说。“没有科研项目的博士点,只准招两三个博士,只能传宗接代”。

      奖学金:不再是“公费生”的大锅饭

  “把研究生对学习和科研的投入与对其资助结合起来,改变目前研究生培养经费资助中存在着的类似于“大锅饭”和“铁饭碗”的计划经济模式”,这是《同济大学研究生资助体系改革暂行办法》的第一条改革目标。

  “我们会根据研究生的业绩,并按相关程序,考察研究生的学习表现和对‘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工作的实际参与程度等,在考核基础上调整奖助金的资助对象与资助额度”,李永盛说。“全日制博士,原则上每人每月补助800元,但更优秀的可以拿到1500元”。而硕士研究生均可以获得不同数额的奖学金。担任助研的硕士研究生还可以另外获得导师和学校的资助。

  不过,对众多研究生而言,如此高额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铁饭碗。“

蛋糕就那么大,到底切给谁,只能排排队,优秀的人才才能给”,李永盛坦言。“以前分公费和自费的时候,奖学金就像铁饭碗,自费生再努力,再优秀,那又能怎么样呢。资助要跟学业成绩挂钩,好的,继续给你资助,不好的给你拿掉。”

  考生:

  2007年报名人数下降10%

  “过去我们不收费,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计成本,只不过这个成本是由国家来承担的,而国家的钱从哪儿来?是纳税人的税负。”在全国17所高校先后公布了自己的改革方案后,有人如此评论。

  由于事关最引人注目的收费改革,因此给考生带来的影响让许多人始料不及。

  “2007年研究生报名现场确认工作已结束。复旦、上海交大的上海地区现场确认数分别比2006年少了800人和500人左右。” 2007年,研究生招生报名一结束,上海媒体就报出了参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四高校报名人数下降的消息,而未参与改革的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报名人数则略有上升。

  “上海四所培养机制改革的高校,报名人数都下降了10%左右”,上海一高校负责研究生招生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该负责人的分析,造成这次后果的原因是“一是学生只顾眼前利益,对新的东西有误解;二是部分高校前期宣传解释工作做得不是很到位”。

  不过,该负责人也坦承,“直到报名考试,许多学校的改革方案仍未出台”。而这“尚未出台”的后果就是,部分考生把全面收费理解为全面自费,想报又不敢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