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师资介绍
叶笃正——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男,1916年2月21日生,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当时为西南联大),194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46-1950年在芝加哥大学从事研究工作(Research Meteorologist),1950年10月回国,先后在科学院地球物理所和大气物理所任研究员、大气物理所所长。1981-1985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现任科学院特约顾问;1979-1987年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现为名誉理事长。他还受聘为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气象学会荣誉会员(Honorary Membership)、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并任多个国际学术组组长。先后从事动力气象、高原气象、海气关系、大气与地表面过程、全球变化等专业方向的研究工作。叶笃正是国际大气科学界屈指可数的数位学术巨匠之一,也是我国大气科学界及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一代宗师,为全球变化、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研究做出了开创性重大创新贡献,尤其近几年来他在全球变化领域又有新的系统创见。
陶诗言——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男,1919年8月1日出生于浙江嘉兴。194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系。曾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代所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国家环境保护局顾问等职。现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大气环流和天气动力学研究,为我国现代天气预报业务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两弹"试验提供了成功的气象保障,荣立一、二等功;在我国寒潮和梅雨的研究中,划分了入侵我国的寒潮路径,指出了长江流域的梅雨与东亚和北半球大气环流有密切关系,并系统了研究了我国暴雨的活动规、机制和预报,对我国天气学的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开创了我国卫星气象的研究及其应用,将卫星资料用于天气分析和预报,提出东亚季风独立于南亚季风,同时两者又有密切关系。
曾庆存——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男,1935年5月生,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1年在原苏联科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副博士学位。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目前从事地球流体力学、大气环流、数值天气预报理论、气候动力学和气候数值模拟、环境生态动力学、自然控制论、大气遥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几年来,已培养出和正在培养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分别为24和14名。在国内外有关学术刊物上发表近九十篇学术论文及二本专著、以及合著或合篇著书数本。
黄荣辉——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兼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多年来,黄荣辉一直从事大气环流理论、短期气候动力学和热带海-气相互作用的研究。从1978年到1985年他主要从事行星波动力学的研究。从观测事实、动力理论和数值模式研究了地球大气中准定常行星波的形成、传播和异常机理,在国际上提出了准定常行星波在球面三维大气中的传播方程和沿两支波导传播的行星波动力理论,并正确地证明了球面三维大气行星波的波作用守恒原理;1986-1990年研究了我国长江、黄河流域旱涝规律、成因与预测方法,与日本学者Nitta教授在国际上同时提出热带西太平洋暖池热状态和暖池上空(特别是菲律宾周围)对流活动的强弱对东亚夏季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年际和季内变化起着重要作用,提出了影响我国夏季旱涝的北半球夏季大气环流异常的东亚/太平洋型(EAP型)遥相关及其理论;1991-1995年致力于我国灾害性气候成因与预测方法的研究,把所发现的东亚/太平洋型(EAP型)遥相关应用到我国夏季和旱涝预测的实践中去,并提出综合旱涝季度预测方法;近年来致力于热带海-气相互作用与ENSO动力学以及气候异常机理的研究,提出了ENSO循环对东亚气候异常的影响以及热带西太平洋对ENSO循环的动力、热力作用及其机理。他曾主持过多项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在"七五"期间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我国长江黄河流域旱涝规律、成因与预测研究"的主持人之一;在"八五"期间,他是中国科学院重大应用项目"灾害性气候的预测及其对农业年景和水资源调配的影响"的项目主持人,"九五"期间,他是国家重中之重项目"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的项目执行专家组第一副组长、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华北地区水资源变化及其调配研究"的项目主持人之一;现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首批启动项目"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首席科学家,深入研究了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在东亚气候系统及其对我国旱涝重大气候灾害的影响机理方面作出创新性研究。此外,他在气象卫星学及中层大气动力学等方面也作出了许多研究。
黄荣辉发表了100多篇论文,编著了多部著作,如与叶笃正院士合著的《长江黄河流域旱涝规律与成因研究》、还有《中国气候灾害分布图集》等,许多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广泛引用与重视。
吴国雄——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男,1943年3月生。1966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系。1979年到1983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学习和研究,获博士学位。1983年至1984年应聘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工作,为访问科学家。1989年至1991年受聘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地球流体力学实验室(GFDL),任高级研究教授。一直从事天气动力学,大气环流动力学,气候动力学的研究。1993年起任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李崇银——中国科学院院士, 研究员,男, 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地球物理系,并进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85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87年晋升为研究员,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80.6-1987.7曾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Illinois大学大气科学系进行合作研究,1991.11-1992.4作为访问科学家在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和工业组织(CSIRO)大气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曾任大气所大气环流与地球流体力学研究室主任(1984-1995)兼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85-1993),大气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88- ),中国气象学会动力气象学委员会主任(1987- ),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秘书长(1999-),国际动力气象学委员会委员(1991- ),国际气候变化及可预报性研究计划(CLIVAR)科学指导组(SSG)成员(1997-1999),CLIVAR季风专家委员会委员(1995-2001)。
他在热带气象学、大气低频振荡及其动力学和ENSO循环动力学等大气科学前沿领域内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性成果,为推动热带气象学及气候动力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大气季节内振荡动力学研究方面,最早提出对流加热反馈是激发产生热带季节内振荡的重要机制,并完善了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CISK波理论。在ENSO循环动力学研究中,主要在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机制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揭示了东亚冬季风异常对ENSO发生的重要激发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还指出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的异常及其东传是ENSO发生的直接原因。在大气低频振荡研究方面,系统研究了大气低频振荡的特征,提出了大气低频遥相关(响应)的理论及动力学机制。在卫星红外遥感测湿,以及季风和台风动力学等热带气象学领域,也作出了一系列有影响和有意义的成果,已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科学论文180余篇。
符淙斌——气候学家,1939年10月出生于上海市。1962年南京大学气象系气候专业毕业, 1967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大气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物理动力气候研究室主任, 美国国家大气-海洋局和科罗拉多大学环境科学合作研究所访问科学家等职务。现任国际START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主任,973项目<我国未来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研究>首席科学家之一。是最早参与国际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开拓工作的中国学者之一,并在热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季风气候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气候突变和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等前沿领域取得系统的创新成果。
吕达仁——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1940年1月生,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1966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1981年至1982年在美国NOAA/ERL进行合作研究,1985年晋升为研究员。先后担任国家高技术(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辐射委员会委员(Member,IRC, 1988年始),国际高层大气气象学会委员会委员(Member, ICMA,1992年始), 国际日地物理学会(SCOSTEP)学术委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咨询专家组专家等。目前从事大气与地球环境遥感,大气辐射传输、中层大气与日地物理,生态与气候相互作用的探测与理论模式等方面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1989年,大气微波辐射与遥感原理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1998年,南极科学考察研究),中国科学院等部委的重大成果、自然科学奖等八项。已培养博士生10余名,硕士生10余名。发表学术论文共100余篇,合作专著3本。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