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出镜:张同学,内蒙古大学硕士研究生一年级在读
访谈实录:
张同学:我是那种心里特别装不住事儿的人。考研那会儿,只要是烦了、闷了,就总想找人倾述。但我也不知道找谁说合适。
心理咨询师:你很乐于倾诉,但是却忽略了“有选择地倾诉”是最关键的倾诉步骤。在我做关于倾诉的研究课题时发现,多数人都会根据不同的倾诉内容选择不同的倾诉对象。比如,心理上的烦恼往往会向有血缘关系的人倾诉,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往往会找同学或者朋友倾诉,情感问题则会找知心朋友倾诉等。这些选择的前提必须是彼此的信任和理解,二者缺一不可。
张同学:但当我倾述那些失败的经历时,我总会担心自己再次遭到拒绝和否定。
心理咨询师: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挫折心理”,是由于个体的意识活动受到无法克服的阻碍或干扰,使其动机不能被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这种心理往往会减弱个体的成就动机水平,甚至会发生行为偏差。
张同学:那这种挫折心理该如何克服呢?
心理咨询师:你可以对自己的倾诉内容做一个限制。不断采用心理暗示提醒自已把想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就可以,不要过分絮叨,一定要明白主题之外的言语无异于是对别人情感和时间的盘剥,同时也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毕竟考研复习是在打一场时间战。
心灵鸡汤:
心理咨询师:人的意识会受到以往经历的制约。同—个问题,不同经历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倾诉的过程中,只有找到能够给你心中答案的人,倾诉才会让你感到心情舒畅。通常在时间和空间上距离个体较近,或者是与个体有着相同处境的人,往往能够与之产生共鸣。所以,关键的一点,个体要明确自己倾诉是为了什么,这样才能意识到你会允许谁作出怎样的回应。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