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三年的时间,不长也不短,却足以让一株幼苗枝繁叶茂,撑开一片浓荫;让一只雏鹰羽翼丰满,自由翱翔;让一个孩童从跚跚学步到奔跑嬉戏。而我们的《中国名校硕士谈考研》自2000年诞生,迄今也已经历了三年的风雨。在这个时间点上,姑且让我为她做一个小结。
2000年。那年春天,当我获知了自已的考研成绩并确信能够被录取后,立即联系了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几位朋友组成编委会,开始实践自己酝酿已久的想法:编辑一本属于考研者的书,为他们提供备考方法的指导和精神上的支持。我们向全国二十余所著名高校发出征稿启事,之后收到了各地雪片般的来稿。从春天到夏天,在北京军都山下的那座校园里,金振豹、朱晓东、王朝辉、周建明和我,五位编委会成员一直忙碌地审稿、编辑、校对……在布谷鸟开始啼鸣的时候,我们收获了一本书,封面是蓝天、沙漠和绿洲,寓意艰辛的旅程中蕴含着希望。随后,多数编委毕业告别校园,他们以这本书为自己的学生时代划上了圆满的句号。那是一段纯粹的理想主义的时光,编者之间的友谊更为醇厚深长。
2001年。根据读者反馈,我们丰富了附录内容,以向大家提供尽可能详尽的考研资讯。那一版的蓝色封面上点缀了一片素雅的花朵,隐含了冰心的诗句: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2002年。我们再次面向全国数十所著名高校征稿。《中国名校硕士谈考研》由一本书分为两本:《风雨考研路》和《考研战略战术》。郭燕峰和喻书琴加盟编委会。在编辑理念上,从单纯的激励转向理性的思考,倡导“做一个理性的考研者”,致力于探讨并促进一种健康的考研文化。我们的视野不再局限于考研,在继续提供经验参考和精神支持的同时,也将目光延伸到了人生这一更为终极的问题,以期使考研成为每一位考研者理性的人生选择。两本书的封面是凝重的黑、白、红三色,十余位作者的头像跃然纸面。自秋天开始,我们与我国最大的门户网站之一 ——新浪网以及最大的考研专业网站——kaoyan.com合作,在网上陆续推出了丛书中的文章,反响如潮。《中国名校硕士谈考研》开始从考研人群走向社会。
而今,2003年。我们初衷不改,一如既往,通过kaoyan.com和新浪网发出征稿启事,开始了第四次的编辑工作。《风雨考研路》略作调整,《考研战略战术》则更新了一半的内容,力求为读者奉上最新的考研资讯。封面是历次中最为简洁的,算是返朴归真吧。蚂蚁不仅象征着考研者所需的勤劳和负重,也蕴涵了我们每一个人——编者、作者和读者面前的路还很长。
在首版后记中,我曾写道;“如果读者因着本书的烛照,而能有所获益,从而在考研道路上少走些弯路,多一些信心和勇气,我的尝试就已达到。” 三年过去了,我们欣慰地看到,当年那一星微弱的光照,如今已呈燎原之势。在过去的日子里,她照亮了数万名青年奋发学习的道路。通过网络的传播,数十万人感受到了她的光芒。
三年里,我们收到了许多热情洋溢的来信,从读者到作者,从大一新生到学生家长,从温暖的南国到寒冷的塞北。他们的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也使我们诚惶诚恐,深感责任之重。
《中国名校硕士谈考研》是一个青年群体的集体智慧结晶。三年里,先后有6位编委,8位助理,84位作者,共计近百位著名高校的研究生为她奉献了心血和汗水。还有许许多多热心的朋友为她默默地提供了支持。
在某种意义上,她已成为一支精神的火炬,点燃了无数的梦想和希冀。她的核心理念是“幸福和自由”,考研只是为了达到这个理想而走过的一段路程。她也是编者、作者和读者共同的青春纪念。当年的读者,如今已成为了她的作者,甚至编者,火炬还将一年年传下去。她所倡导的积极、健康、理性、上进的考研观和人生观,将继续为每一位考研者驱散考研路上的寒冷和黑暗。
三年了,已有四批作者毕业离校,有的负笈重洋,有的走上了工作岗位,散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三年里,我们和书一起成长,并为成长付出了代价,也许青春已不在,但梦想依然,我们仍坚持前行。
如今,作为第一批编委中留守校园的最后一位,我也要离开了。蓦然回首,那个从鲁西南小城走来的腼腆少年,经历了五载考研,三载读研,以及找工作的奔波,又要重新走入社会了。一切恍如昨日,历历在目。
古训“三十而立”。下个月就要满三十岁了。
一切即将过去,一切正待开始。
此时,夜色如水。八年的法大生活即告结束。
在又一个黎明到来的时候,就要和同学们一起,穿上硕士服,等待步入2003届研究生毕业典礼的会场,等待走上讲台,从导师手中接过象征着汗水和荣誉的学位证书的那一刻了。
感谢这个时代!尽管她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她充满生机,能够使我们通过奋斗实现自己的梦想!并最终实现这个民族的梦想!
—— 桑磊
2003年6月24日子夜
于北京小月河畔法大校园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