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MBA入学面试实战案例:清华大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9日 21:53   华宏MBA

  5.1.1 2004年面试流程

  1.中文面试

  (1)个人面试(15分钟)

  秘书将材料包括短文和资格审查材料递给老师,考生门外等候2~3分钟。

  个人简述(2~3分钟)。

  老师提问(10~12分钟)。问题:一种是围绕个人的生活和工作经历,另一种是对管理和一些问题的理解,如“你认为一个好的管理者具备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比较好?”

  (2)小组面试(36分钟)

  秘书宣读面试规则。

  考生抽签后就座,并将自己的名牌放

  在桌面上(A1、A2、A3、A4;B1、B2、B3、B4)。

  题目是反扣在桌上,这时可以打开题目,每个人不准交流,独立思考5分钟。

  每个人阐述自己的观点,不得反驳他人的观点,按照A1、B1、A2、B2、A3、B3、A4、B4的顺序,每人阐述1.5分钟(共12分钟)。

  自由辩论,可以一方连续发言,每个人每次发言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每个人总共发言时间不超过3分钟。8个人共24分钟后或者没有人发言的时间超过2分钟后,考试结束。

  2004年面试部分题目:效率与公平、竞争与合作、读史与读经。

  2.英文面试

  中文面试结束后,另行安排时间进行英文面试,考生可根据时间段自己寻找面试搭档,两人一组。

  抽签决定面试讨论问题,给几分钟准备。先由老师对个人提问,问题较简单。

  二人针对抽签决定的话题进行情景对话。内容众多且涉及面广泛,通常涉及社会热点、对某事的观点及生活态度等内容,时间为3分钟。

  5.1.2 经验手稿

  这几年面试规则经常发生突变,我们不但要从往年面试的内容上学习,更要借鉴以往考生是如何对面试做准备的。下面就是清华大学一位同学在准备面试过程中总结的经验。

  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03级学长组织的面试咨询会后,我们一行从热闹的经管咖啡厅转战清华大学东门外一家茶餐厅。在那里,我们以4人一组分为两组,各持不同的观点进行了两场案例讨论的模拟,在热烈的讨论中得出下面这份经验手稿。

  目前,我们只能从11月在职同学的面试情况中大致猜测这次团队面试的新形式。除此之外,没有人有更多的具体线索。

  但是,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团队面试,一个关键点就是:我们必须掌握游戏规则。这个规则绝非复试流程通知出台后的字面规则,而是要充分了解清华大学究竟要通过这个团队面试考查我们的什么素质,我们希望在团队面试中表现出自己怎样的优势,并使得考官因此而毫不犹豫地录取我们。

  首先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团队面试肯定需要考查团队里各个成员之间的沟通、合作、分工和协调能力,个人只有在“团队”的基础上才有机会出彩!

  其次,人际交流沟通能力、团队领导能力、职业意识和商务意识、学习能力、分析解难能力等,也是新形式团队面试考查的重点。

  我们选择MBA,是为了将来从事商业工作,成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因此我们认为,所谓的辩论只是表象,商务会谈才是实质。套用我们一位参加辩论赛经验丰富的同学的话来说就是:辩论赛是为了胜出,所以为了维护自己的观点,常常要绕开问题的核心和漏洞;而清华团队的面试讨论,是为了分析问题、明晰问题,明确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无论具体面试流程的细节如何变化万千,只有我们掌握了规则的实质,我们才真正掌握了面试的主动权!同时,由于这是一个随机抽取人员的团队面试,所以,只要越多的人了解这个规则,愿意按照这个规则的实质性部分去求同存异、共同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数十分钟的团队面试中取得整个团队的成功 ―― 从而个人也才能获得成功!下面是从我们模拟操练中一致得出的对“操作流程”和“角色设定”的认识。

  在团队面试正式开始前,8个人会有一段时间可以在场外交流(至少能够保证有7个人是可以在团队面试开始前碰面的 ―― 此时会有1个人在场内进行个人面试)。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将一些基本规则传递给大家,规则如下所述。

  建议大家进行简单自我介绍。着重点:职务,公司及规模,所在行业,工作年限,特长与性格。要突出自己的这些资源能够为团队做什么贡献,自己能够承担怎样的角色。

  按照8个人进入考场后才抽签决定所持观点和发言顺序来说,我们在入场前必须明确这样一个分工 ―― 确定角色,但不确定人选。也就是说,大家必须达成一个基本共识:无论拿到什么题目,也无论安排到什么位置,两个小组中的1、2、3、4号角色大致应该承担一个怎样的基本职责。

  入场前最后强调和明确一点:我们是8个人的工作团队,必须形成8个人的默契!可以理解为:8个人来自同一公司不同的部门,由于着眼点的不同,带着自己的观点来共同商讨一个需要得出一致意见的会议。总之,8个人是为了解决问题才坐到一起,而绝非为了争论和辩论。

  关于自由讨论,我们原来有一个来自大专辩论赛的误解:认为双方必须轮流发言。实际上,我们通过实战得出这样的考虑:既然团队面试是一个模拟商务会议,那么自由讨论似乎并不会对此做太严格的限制。所以,在过去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当本组成员提出一个鲜明、有力的观点时,另一个组员及时跟进,表示赞同和进一步补充 ―― 这种呼应的效果非常有力!立刻就把另一个小组置于紧张、危险的境地了。

  当然我们要切记:这是商务会议!所以这种呼应有两句就够了,绝对不要咄咄逼人。我们绝对不是要在气势上压倒对方,我们是要在和风细雨的讨论中,逐渐让对方接受我们的观点,同时,对对方小组积极的观点要予以肯定。我们需要的不是观点的对抗,而是说服力!

  1.角色分工

  角色分工对面试的成败至关重要,下面我着重谈一下角色任务分工问题。

  (1)A/B观点1号发言人 这是一个提纲挈领的角色。

  如果所讨论话题恰好是抽到这个角色的考友所熟悉的(行业领域、专业背景等有优势),你应该运用自己的优势,为本观点其他3名成员的发言划定一个易于被他们所理解的框架。在发表自己的开篇观点后,可以运用一些提示性语言,比如:“对于其他方面,我们随后将进一步予以说明”“等会我们其他几位小组成员/同事还会从……等方面对这个问题做进一步阐述”。当然,你还必须考虑到,自己这样的提示是否能够被自己的组员所理解,也就是要注意表达方式。

  如果抽到该角色的考友对此话题不太熟悉,建议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只需要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晰就好。一定不要把话说得太绝对,更不要试图勉强地为本组划定一个阐述观点的总体框架(面可以广,核心观点重点突出,最好提供出一个思维框架),这样才能让其他组员在发言时帮助你进行补充和提升。

  (2)A/B观点2号发言人 该角色应该在支持1号观点的前提下,再有所创新。可以考虑从另一个角度来支持1号观点、完善本组观点。

  如果思路比较清晰,同时也有新的观点,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来陈述。

  如果没有什么思路,则可以吸收1号的观点,去细化、具体分析其观点中某些你认为可以进一步引申的部分。

  切记:务必要表明统一立场!即使在1号有重大失误的情况下,我们也建议,尽量不要否定本组1号的陈述,也不要对其陈述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去表述不同的观点!只能在他的基础上补充和完善。

  (3)A/B观点3号发言人 该角色应对前两个组员的发言做一个适当的补充。

  如果前两位组员发言非常清晰、有逻辑性,3号就可以在表示对他们的观点赞同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细节性问题(如案例中明显支持性的细节描述)。

  如果前两位发言中虽然有切中要害的地方,但表达时不甚明确,3号就可以在赞同的基础上稍为整理一下本小组发言的结构。

  总之,大家务必要承上启下,不否定前者,且尽量给后者提示和发言的空间。

  (4)A/B观点4号发言人 这是一个担负着总结本小组观点重任的角色,在前三位组员发言的过程中,他是最应该注意记录的人。

  如果对该话题有优势的人放在这个位置,那就再合适不过了。你只要运用自己的专业背景或行业知识,将前三位组员的发言做一个理论上的提升,立刻就能为全组观点立下一个鲜明、扼要的标杆。同时给本小组成员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在等会儿的自由发言时间中,我们小组就要紧紧围绕着这个核心观点来谈!

  如果没有这样的优势,就必须非常注意对前三位组员的发言做记录和进行思路整理,要在理解和吸纳了他们观点的前提下,把本小组观点总结成一个一致的观点,指向同一个出拳的方向。

  2.细节取胜

  不要忘了细节取胜,以下是我切实感悟:

  眼神的交流!包括和同组成员的交流,以及和对方小组的交流!

  微笑!风度在忘我的时刻也要保持住。

  倾听非常重要!尤其在个人陈述时,不要只顾着埋头思考自己的发言,而忘了倾听!

  和本组成员观点的相互呼应非常重要!当组员提出一个有力的观点时,宁可暂时放弃自己的观点,也要先呼应他的观点!

  结构化思路对个人陈述非常重要。

  一定要尊重对方!

  这是一篇很好的团队面试准备经验介绍,相当于授之以渔,不管今后的面试规则如何变化,我们都能够从中借鉴一些备考思路:如何去准备面试,如何去面对不断变化的规则。新的MBA考试加重了面试的比重,目的旨在让那些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具备管理潜质的人能够比较容易过关。从这点来看,面试的成分中,考查工作经验、人生观、价值观和信念的东西会比较多,这些东西都是一个人是否定型的重要标志。所以要想有个比较高的面试分数,就必须考虑从符合商业经营及管理的角度出发,每种类型的人,都可能在商界及管理界成功。但是你不能在每个问题中,回答的答案让人感觉你可能是无数类型的人,应该每个答案所折射出来的特点都是同一种类型的,并且能够用你这种类型的人所擅长的特长来解决商业及管理上的难题,或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和理想。总之一句话,让考官明白你是一个一切都想的很明白的人,不是没有理由的。而且所有的答案都必须用同一个信念来引出就可以了。“信念→态度→行动→结果”。

  2004年的初春,北京干燥的空气,嘴唇已经裂了一个星期了,但大家都在坚持着,演练着即将到来的面试。我们中的一些人通过清华MBA的学习将会成为中国企业管理界最优秀的一批人。

  因此,激烈的竞争是显而易见的,你可以找到比你强的,也可以找到比你弱的,人们比拼的已不再是学识和经历,而是积淀这些之后的天分和性格。大战将至的紧张气氛让每个人都感到兴奋,但更让人兴奋的是能够感觉到自己一天天在进步。几轮模拟面试之后,我已经感觉得到,许多年纪比我大,工龄比我长的人被我超越了,因为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他们的表情告诉了我,我已经成为了群体中的强者。

  3月21日,终于迎来了清华正式的面试。在个人面试阶段,考官先是问了我下围棋有什么感悟,随后便开始问我所在公司和部门的情况,在这一块问了好多问题,几乎占了我面试时间的3/4,而对一个工龄三年的考生,这里本不应是面试重点,让人奇怪。随后问了我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看法和毕业后的打算,我回答得都还不错。小组面试阶段,我们进行辩论,论题是“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方的观点是利大于弊,可惜的是我抽的签是我方四人中最后一个发言,这个位置意味着我的发言不能重复前几个人说过那些最容易想到的观点,而必须要另辟蹊径、推陈出新。我做到了,举出了17~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而强国的例子。随后我越战越勇,批驳了对方“成为世界工厂将在技术上受制于外商”的观点,指出“成为世界工厂将壮大中国的经济实力,从而自行开发先进技术”。我的这一观点让对方无力反击,最终使我方在辩论中占了上风。面试结束后,我对自己的表现比较满意,虽然称不上完美,但基本发挥了自己的水平。晚上的英文口语面试,我遇见了一个汉语拼音式的面试搭档,和他一起面试就把我发音好的优点显出来了,这下分数肯定要高了。带着喜悦,我走出了清华。

  大战过后,人觉得很放松,能够体会到一种极度兴奋过后的极度平静。在回家的火车上,更能够感到这样的一种平静,平静得不愿说话,不愿思考,不愿入睡。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考研 MBA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