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
早在1958年,中科院院士王湘浩先生建立了“控制论”研究室,对计算机系统结构进行了研究。六十年代,在“多值逻辑”和“自动机理论”两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1960年到1975年,先后研制了6台计算机。1974年,完成了“ALGOL60编译系统74”。1977年,王湘浩先生在国内率先开拓了“人工智能”研究方向,有力推动了国内人工智能研究。同年完成了“NOVA机多用户BASIC”分析和TQ-6机“FORTRAN编译系统”。学院学科门类齐全,具有雄厚的科学研究实力,学术梯队结构合理,有国内一流的先进仪器设备,具有“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系统结构”等专业办学优势。在计算机科学的前沿研究领域人工智能、定理机器证明、智能规划与自动推理、知识工程与Agent系统、软件工程与软件自动化、分布式系统、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智能等研究方向取得了国内外公认的成果,一直处于国内领先行列。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与数学学科相融合,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学院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3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学院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吉林省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211”重点学科、1个“985”二期科技创新平台。学院现有20个教研室和5个教学实验室。现有教师19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4人、教授39人、副教授5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2人。学院有中科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1人、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获得者6人、吉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9人、吉林省省管优秀专家2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
学院在校本科生2719人,硕士生772人,博士生208人。多年来始终以培养高质量、高层次,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专门人才为宗旨,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计算机学科和数学学科相融合、与其他学科相交叉的学科状况和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理论基础坚实、学风严谨、独立从事学科状况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的优秀人才。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师资介绍
重视计算机学科与数学学科互相融合,一直是吉林大学计算机学科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多年来,该学科始终以培养高质量、高层次、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专门人才为宗旨,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理论基础坚实、学风严谨、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并具有创新和拼搏精神的优秀人才,其部分代表性人才如下:
卢 琦:美国计算机高级科学家,获美国总统特别奖;
李 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系教授;
李光烨:美国SGI公司高级研究员;
宫雷光:美国IBM公司系统工程部高级研究员;
徐 鹰:美国杰出青年科学家、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高级研究员;
郑斯清: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计算机学科教授;
周正芳: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计算数学教授;
包 刚: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计算数学教授;
徐迎庆:微软中国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部门主任;
刘卓军: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
王勇峰: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跨考教育独家整理收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