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0年考研政治核心考点冲刺背诵20讲(三)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1日 11:26   跨考教育

  第三讲  历史唯物主义

  冲刺要点归纳

  人类社会是一个特殊的物质体系。它的根本特点是:人类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创造了它的历史和辉煌;社会发展规律就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因此,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生产及其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原理,是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逻辑基础。社会基本矛盾原理是它们的逻辑展开;其中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最根本的规律,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后决定力量;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是一定社会形态存在、发展、变革的直接基础。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更替的客观规律,标志着人类社会不断走向进步,标志着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跨越到新的阶段。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关于历史创造者等原理,是以前面的原理为基础的,从而构成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既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逻辑延伸与核心性内容,又是分析和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发展规律的理论前提和基础。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含对自由、民主、人权的分析)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的内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一是反映的能动性。所以,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的现实世界的反映。

  (2)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社会意识同语言一样,是在生产中由于交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并且,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从而呈现出发展的特殊规律。

  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②在当代中国,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其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紧密相联。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在当代中国要正确把握这一原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们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进而促进经济和政治建设。

  (3)理论意义:依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为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破天荒地破解了”历史之迷”,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把握这两个”划分”、两个”归结”的思想,对于认识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二)用唯物史观评析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理念’已不能再改良了”的观点。

  自由民主的理念属于社会的意识形态,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具体的、历史的,在阶级社会里是有阶级性的。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观念及其所表现的政治制度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反映。它只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具有合理性,而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它必然为无产阶级的自由民主观念所扬弃,并发展为新的、更高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三)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辩证原理来分析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不具有“普世价值”(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第10)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的,价值观念也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那种适用于所有主体、所有时间、地点,不以任何条件为专一的、超越时空、永恒不变的价值观念,是不存在的。民主、自由、人权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这些价值观念是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而逐渐产生的,又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被赋予了不同的内容。由于历史条件和阶级利益不同,各个国家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人们对于民主、自由、人权的认识和实践往往并不一致。科学理解和正确处理民主、自由和人权问题,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2、西方国家把代表西方资产阶级利益的价值观念和政治发展模式用所谓的“普世价值”包装起来,推销给世界,把他们置于高于一切的地位,剥夺其他国家创建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权利,企图把世界上一切国家、民族的发展道路和模式,牢牢地套在西方资本主义这个“魔权”中。另外,西方国家对中国宣扬“民主、自由、人权”具有“普世价值”,是他们遏制中国的一个手段和道具,其目的在于否定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和历史选择,妄图使中国改弦易辙,改旗易制,用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取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二、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新增考点)

  1.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个体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这种占有关系反映了个体资本家同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和对立关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股份公司的发展,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取代个体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二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国家资本所有制就其性质而言,仍然是资本主义形式,体现着总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关系。法人资本所有制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其基本特点是:各类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企业的股票高度集中于少数法人股东手中,法人股东直接参与公司治理,监督和制约管理阶层的经营行为,使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法人资本所有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另一种是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法人资本所有制在性质上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它仍体现着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从进入生产过程开始已经隶属于资本,在表面平等的交换关系的背后,是资本对劳动的实际支配和控制,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指挥下的劳动只是形式上隶属于资本,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生产工具使用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劳动者个人的技能不再对生产过程和结果具有决定意义,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就成为实质上的隶属。资本家对工人的控制更加严格,剥削方式也更加巧妙和残酷。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此外,社会福利制度的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劳动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了劳动者的社会状况。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考研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