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考研政治备考:认准目标 勇往直前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0日 14:23   海天教育

  漫漫考研路,随着初试结果的公布,已走过了一半。今年的政治考试,我得了89分。各种感受占据我的大脑,考研的经历依然历历在目,它属于我的财富,让我终身难忘。考研是一件痛苦的事,多少个日日夜夜苦坐在自习室奋斗,多少次那受挫后无助的心在哭泣,多少次坚持与放弃在内心苦苦挣扎--所有经历过考研的同学们也许都有这样的感受;考研也是一件快乐的事,不管成功与否,自己能够坚持到最后,勇敢地走上考场去检验自己的能力,实际上已经成功了一半。考研是一场竞赛,是对自身知识与耐力的挑战,能坚持到最后的人,经过考研的洗礼,已成为坚强乐观的人,不会再惧怕任何挑战,因为考研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应对挑战。它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笔财富,我想很多经历过考研的同学都会有这样的感言。

  2009年考研已落下帷幕,回首这漫漫征途,酸甜苦辣,真的很难说清楚;而2010年新一轮的征程已经拉开序幕,看着天天上自习的师弟师妹,回首去年此时的自己,突然很想把这段难忘的经历说与他们听一听。那么我就把自己的一些感想写下来,真心希望能对后来的考研人有所帮助。

  一、关于心态。在漫长而枯燥的考研准备过程中,能始终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是相当重要的。就像《士兵突击》中高诚对成才说得那样,“心稳了,手就稳了。”对于我们也是一样,只有保持平和的心态,才能在自习室坐得住,学得下去;才能对外界的各种诱惑保持抵制,才能在严格单调递减的考场上坐到最后一场。所以,锻炼自己把考研养成一种习惯,就像吃饭睡觉一样的习惯。这样考研就成了生活中一件普通的事。而我们坚决反对的是以下两种考研心态:一是亢奋型考研,另一是消极型考研。首先,考研的过程是漫长的而人的精力却是有限的,因此亢奋考研并不能持久。而对于消极型的考研势必会直接影响到复习效果,因而不可取。所以,我提倡的是平和考研。也就是把考研简单化,而不要想得太复杂。做人做事简单了或许更容易成功。

  二、关于政治的复习方法。不论哪一门学科的复习,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是必不可少的,政治的学习也不例外。但要记住,计划一定要适合自己。如果你发现一段时间后计划根本完不成,那么就及时修改计划了。正确的复习方法是制胜的关键。政治要不要背?要背。要不要理解?要理解。内容多不多?多。这是在考研班学到的考研真谛。今年正值考试内容有很大变动,一门政治相当于五门课:政经,近现代史,中特理论,时事政治,国际国内形势。今年更增加了考试的难度。刚复习的时间觉得这么多东西,就是愚公移山也记不完,何况我们没有愚公这么多时间。于是,我们一下子感觉到压力了。如果是这样,我还要给你的压力上加一点砝码。考研政治与初中政治不同,考察的切入点十分灵活,因此,单靠记忆是不够的,还必须理解。理解是记忆的良好助手。有的东西,你看起来很长,但是当你看透其中的含义后可以精简到一句话甚至是几个字。所以深入理解是准确记忆的前提。在诸多项目中,马哲是最需要理解的一科。任何一门原理课都是这样,高度精简,应用起来即是变化无穷,让人无所适从。我的建议是在听课的基础之上,自己多看看往年的马哲考题。在这里我想强调一点,就是要仔细研究历届的客观题,因为它相对于主观题来说更加灵活,可以结合它们理解考纲上的考试要点。

  三、 “万变不离其宗”,我的秘诀就是书——红宝书(《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再加上常红利老师教的法宝——“互联法”。课本是政治这门课的根本,看红包书花去了我准备考研政治的大部分时间。我看到身边的同学会买很多套题,我觉得这是不需要的,只要把书看懂,吃透,需要一本练习即可。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我要特别感谢阮晔老师!是他让我真正学懂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我研读这部分内容过了三遍,然后再做这部分的选择题,我做的是真题,看过之后基本上可以达到90%的正确率。政治这门课,内容很多,也很零散,记起来确实有一定困难,但其内部也有一定的结构相联,因此"互联法"很有帮助,辅导讲义都有框架结构,复习的时候按照框架走,有利于知识的串联记忆,同时也有利于答大题。碰到一道题,首先确定题目出自哪一块的知识,做到有的放矢再答题,答题方向就不会错了,甚至有时忘记具体的理论用相关知识点作答往往也能得个不错的分数。我是第一遍基础知识过关,第二遍系统复习兼真题解析,最后是综合提炼重点冲刺阶段。

  以上就是我经历过考研之后的经验及感想。总的来说,自己的复习思路还算正确,但是过程是非常辛苦的!正如一直鼓励我考研的老师所说:"付出了就一定有回报,坚持才是最可贵的力量!"现在考研的日子已经结束了,备战的这段经历总是让人回味,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这种感觉很美妙,只有用心经历才会体会。最后我想与大家共勉的一句话:认准目标、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一定成功!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考研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