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经典语录解读连载五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2日 11:25   万学海文

  题记:在学习中既培养兴趣,提高个人人文素质,同时也为备战考研政治准备知识储备,何乐而不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毛泽东同志是一个绕不开的人,邓小平同志曾说:“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为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杀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让我们一起在学习毛主席的经典语句中缅怀伟人,继续前行!

  21.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有一个自称为戴季陶“真实信徒”的,在北京《晨报》上发表议论说:“举起你的左手打倒帝国主义,举起你的右手打倒共产党。”这两句话,画出了这个阶级的矛盾惶遽状态。

  可知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1925.12.1

  毛泽东此文是为反对当时党内存在着的两种倾向而写的。当时党内的第一种倾向,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这是右倾机会主义。第二种倾向,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这是“左”倾机会主义。这两种机会主义都感觉自己力量不足,而不知道到何处去寻找力量,到何处去取得广大的同盟军。毛泽东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这样就解决了中国革命中的最主要的同盟军问题。毛泽东并且预见到当时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动摇的阶级,他们在革命高涨时将要分化,其右翼将要跑到帝国主义方面去。

  第二句话中戴季陶的“真实信徒”是当时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当时毛泽东也称之为中产阶级的典型代表。本句话主要是揭示民族资产积极的两面性,既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其两面性以及当时世界和中国国内局势注定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理想不能实现,只能是一种幻想,但是这并不妨碍中国共产党在合适的时机联合民族资产积极共同革命。此知识点曾经在2007年、2008年材料分析题中出现,也较容易与毛特中关于经济建设部分的三农问题和我国社会热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流转、生产资料公有制等多个考点综合考查,考生需要具备相应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22. 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所要做而没有做到的事,农民在几个月内做到了。

  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一切革命同志都要拥护这个变动,否则他就站到反革命立场上去了。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 1927.3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毛泽东此文是为了答复当时党内党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而写的。为了这个目的,毛泽东到湖南做了三十二天的考察工作,并写了这篇报告。当时党内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者,不愿意接受毛泽东的意见,而坚持自己的错误见解。他们的错误,主要是被国民党的反动潮流所吓倒,不敢支持已经起来和正在起来的伟大的农民革命斗争。为了迁就国民党,他们宁愿抛弃农民这个最主要的同盟军,使工人阶级和共产党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一九二七年春夏国民党之所以敢于叛变,发动“清党运动”和反人民的战争,主要就是乘了共产党的这个弱点。

  此两句,第一句指在第一次国民革命过程中,在早期中国共产党的启发和领导下,湖南地区部分农民开展起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毛泽东从这时起,已经开始注意到中国革命的特殊情况,即革命的依靠力量在农民身上。

  23. 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而其存在和发展,亦必有相当的条件。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毛泽东 1928.10.5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本句话意在指出红色政权存在的原因。因为毛泽东同志对红色政权存在的原因进行的分析十分到位,在此引用其原话进行解说,部分有修改:第一,它的发生不能在任何帝国主义的国家,也不能在任何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殖民地,必然是在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因为这种奇怪现象必定伴着另外一件奇怪现象,那就是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小农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和大官僚资产阶级和殖民主义经济存在。第二,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地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而是在一九二六和一九二七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例如湖南、广东、湖北、江西等省。这些省份的许多地方,曾经有过很广大的工会和农民协会的组织,有过工农阶级对地主豪绅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许多经济的政治的斗争。所以广州产生过三天的城市民众政权,而海陆丰、湘东、湘南、湘赣边界、湖北的黄安等地都有过农民的割据。至于此刻的红军,也是由经过民主的政治训练和接受过工农群众影响的国民革命军中分化出来的。那些毫未经过民主的政治训练、毫未接受过工农影响的军队,例如阎锡山、张作霖的军队,此时便决然不能分化出可以造成红军的成分来。第三,小地方民众政权之能否长期地存在,则决定于全国革命形势是否向前发展这一个条件。现在中国革命形势是跟着国内买办豪绅阶级和国际资产阶级的继续的分裂和战争,而继续地向前发展的。所以,不但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没有疑义,而且这些红色区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若只有地方性质的赤卫队而没有正式的红军,则只能对付挨户团,而不能对付正式的白色军队。所以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更不能造成长期的和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第五,红色政权的长期的存在并且发展,还须有一个要紧的条件,就是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

  24. 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这在五卅运动及其以后的大革命运动已经得了充分的证明。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1930.1.5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这是毛泽东给林彪的一封信,内容是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后此信改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本文段是毛泽东对当时中国红军面对的革命形势分析中的一条,指出了解中国革命的实质问题,帝国主义之间,帝国主义和我国民族资产阶级之间、我国国内各派军阀之间,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逐渐尖锐,诸多矛盾必定给革命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依靠力量和较好的革命条件,对此党内对存在的工农武装割据和对时局的估量要么冒进要么悲观,毛泽东指出目前党的力量和革命的力量相对弱小,但是随着国内外社会矛盾的尖锐,革命力量会大增,革命形势会好转。由此我们必须保存力量,采取正确的军事战略,分散结合才能取得革命的进一步胜利。本题会涉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部分知识以及用马基中用事物是普遍联系,发展和矛盾统一的规律来分析,是一个可以综合运用和考查的知识点。

  25.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末,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社会经济调查,是为了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接着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1930.5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毛泽东的这篇文章是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那时没有用“教条主义”这个名称,而叫它做“本本主义”。

  几句话均是选自其所写的《反对本本主义》的几个小标题。毛泽东指出对中国革命形势和革命问题的了解和解决必须建立在中国的现实国情的了解上,只有从实际出发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只靠理论指导是不够的。另外毛泽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还写作《矛盾论》、《实践论》,在抗日战争时期写作《论持久战》、《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纪念白求恩》、《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论联合政府》、《两个中国之命运》。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关于重庆谈判》、《论人民民主专政》、《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论十大关系》、《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等著作。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考研 政治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