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专业课指导:企业管理专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3日 14:02   跨考网

  一、往年大纲变化解读

  从2007年起,商学院部分科目统一初试科目为管理学综合,总分150分。从历年情况来看,1999年到2002年,专业课初试100分,从2003到2009年专业课改为150分,2010年也是如此,而且考试科目为管理学综合(包括管理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三科题目分数的比例大致为1:1:1,即管理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各占50分。

  在复习资料这个方面,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中国人民大学各类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港澳台、留学生)入学考试不指定参考书目。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历年来也都是没有规定的参考书目,只是列出了专业课考试的科目,但想考商学院的同学也不必太担心,因为人民大学商学院出题的潜规则还是确定的,出题的范围往往不会相差很大,而且只要按照我们所推荐的参考书目去读的话就没有问题。从2003年以后,专业课考试范围基本不变。

  二、历年考试难度分析

  这要针对两类不同的人来对待

  本专业同学(或学过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以及财务管理的同学)

  此部分同学建议从暑假开始复习专业课即可,因为并不难。

  跨专业同学

  跨专业同学不要过于担心,好好复习问题仍然不大(因为管理、营销和财务这些东西还是入门挺快的)。我认为大家从三四月开始就应该做了解教材的工作了,毕竟自己有劣势嘛,暑假前看过一遍(认真看)足以。

  三、专业课与其他科目的权衡

  本来这部分内容可能不是专业课计划所需要介绍的,但从历年的考试情况来看,这一问题确实不得不重视的,由于大家很多都是跨校考研,而且有可能地域还不在北京,因此普遍非常担心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专业课考分不过的情况,而容易忽视对数学、英语的复习,事实证明,尽管90分的专业课分数线成为一些考生的瓶颈,但决定是否录取或者拿到几等奖学金的则大部分依赖你的总分,作为人大这样的名校,有着不成文的规则,既是,专业课给分不会特别高,在这种情况下,总分的高低与数学则息息相关。

  因此,权衡好各个科目的比重,有阶段、有侧重,用政治里面的话叫,学会“弹钢琴”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四、复习方向点拨

  暑假前争取把教材熟悉一遍,这是九月之前的工作。然后在九月--十一月这三个月可以把教材再细读一遍,并做好笔记(很重要,当然如果有现成的笔记话可以节省很多功夫的)还有一个技巧,就是你可以拿着历年真题然后对照着书本,把那些历年考过的题目在书本的各章各节里画出来,名词解释可以用正方形表示,简答题用三角形表示,论述题和计算题用星号表示,然后就可以看书哪些章节是最重点,哪些章节是次重点,哪些章节是非重点,这样记忆和背诵过程中也比较有针对性。但这也只是一个技巧,绝不可因为这样书本的其它知识就不看,因为历年出的题目还是有差异的。

  五、参考书目推荐

  专业课:《市场营销通论》第三版,郭国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管理学》罗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或《管理学》第四版,周三多,复旦大学出版社,两本任选其一即可。

  《财务管理学》第四版,荆新、王化成、刘俊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财务管理学》教学辅导书(学生用书),荆新、王化成、刘俊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财务管理学》结合看。

  只要反反复复把前面三本书读透(最好能背住所有的框框条条),专业课考110以上没问题。

  六、专业课复习特点

  首先,复习专业课注意一定要建立起知识体系的框架,否则复习起来很费力,会被一些细节搞得晕头转向。一层层框架就像头脑中一级一级的文件夹,有了框架,就有了系统性,对答论述题很有帮助;这样做也方便将相关的知识都装进相应的夹子里,用的时候也方便“提取”。

  其次,看专业课时,要好好做笔记,对于难于理解或需要琢磨的地方,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或用简洁的语言对某个段落做个概括,这样下次再看时就会很快抓住重点,省时省力。

  第三,对于简答题和论述题,自己要事先练习着写一下,不要偷懒。首先,一道题自己大概知道怎么答和能条理比较清晰地答出来是两码事,尤其是论述题,内容比较多,书面表达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就更重要了。这里自己还要顺便总结一下论述题的常规题型,要知道各种题目该怎么答,如何安排结构,考场时间紧迫,没什么时间可以用来构思的。所以,功在平时。其次,也是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要安排好在各个题目上的时间分配,论述题分值大,但放在最后面,所以前面的题目一定要抓紧答,尤其是简答,不能答得像论述,否则时间肯定不够。这个还是得提前自己练习着答一下,掐着时间,把握做题进度,每个题大概答多少,要心中有数。不然只是心里知道该怎么答,上了考场未必把握得住。

  第四,对于名词解释,可能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容易忽略,复习的时候也不容易复习得很充分。虽然试题中名词解释一题只占15分,但在接下来的简答和论述题中涉及的名词,也应当加以解释阐述。所以这一部分要认真加以准备。名解照书背很吃力,也没必要,建议抓住关键词理解性记忆,要能比较准确地复述出来就差不多了。至于范围,可以参照历年真题,划出一些比较重点关键、有代表型的词来掌握。对于书本上没有详细论述的概念,特别是比较前沿的概念也要注意一下。像之前就考过学习型组织、创业精神等。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考研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