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红利详细解读2014考研政治

2014年01月04日17:46  海天教育 微博   

  考研[微博]政治终于在期待中结束,关于考研政治分析题相信考生都有很多疑虑。海天考研名师常红利第一时间为考生解读2014考研政治,并特别为考生详细解读今年的分析题。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关于第34题,常老师表示,“应该说这道题出的题有它很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般来讲,38题考的是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那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一般来说它涉及到的是大问题,国与国之间的问题,地区与地区之间的问题,很少联系到我们的个人的问题。但是今年的这道题,一方面它是从大处着眼的,和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的考点联系得非常紧密,但另一方面又要求我们从小处着手,要联系我们个人的实际。”

  根据材料思考问题

  常老师指出,“材料里面它引述的是美国的一个作家的一本很有名的畅销书就是《世界是平的》,他回顾和总结了20世纪人类所经历的一个漫长的历史。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隔离人与人之间的各种障碍,各种壁垒在逐步的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越来越不可分割,这样的历史趋势,当然是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在这个基础上,这道题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在世界变平的时代,为什么每个人要培养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第二个问题就是,它针对材料二。”常老师说,“在美国有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对话。原来父母对小孩说,儿子乖乖的吃饭,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小孩没饭吃,言外之意要跟你抢饭,要抢吃的。现在改了,女儿乖乖的把书念完,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小孩正在等着和你抢饭碗。针对这样的一段对话问的是从抢饭到抢饭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在世界变平的时代,为什么每个人要培养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那么这个问题其实在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这本书里面有一章在探讨,我那时候也看到过这篇文章,探讨的是什么呢?就是在全球化时代,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现在,对人们的教育理念所产生的巨大的影响。那么根据这个影响来回答,应该说就符合第一个问题的思路。当然即使你没有看弗里得曼的这本书,我们从材料里面还可以联想到,它涉及到的材料里面的内容。第一世界是平的,讲的是全球化时代,这个没有问题。那么学习,当然我们要联想到知识,教育,人才,技术这些因素。那么这些因素在哪里想到的呢?在讲综合国力竞争的特点的时候就讲到了。

  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理解

  常老师表示,“进入21世纪以后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过程中,像信息正日益取代以往的资本,成为了主要的资源。那么如何获取信息不仅对个人,对国家,对一个民族,在竞争中都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说对我们每一个个人来说,在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大爆炸这样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所面临的知识它是成几何倍数的在增加,我们永远也学不完,所以我们就需要获取学习知识的能力。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中有了这样一种工具,有了这样的一种能力,我们就能获取我们所需要的知识,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全球化,知识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这样一个大时代下,个人要想能够掌握这个时代的脉搏,能够有所作为,当然就要具备这样一种能力,具备这样一个条件,否则的话就会被时代所淘汰,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就能够说明为什么要培养自己学习的能力。”

  从“抢饭”到“抢饭碗”

  第二个问题从抢饭到抢饭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常红利老师提醒考生,“里面都有抢,而且是西方人讲的,对他自己孩子教育的。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的是什么呢?联想到的是中国的崛起。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西方国家流行的一种观念,什么观念呢?就是中国威胁论。所以说它说明了什么?我想从用词上就可以看到,原来说中国没有吃的,所以他跟你抢饭,现在讲抢饭碗,中国印度小孩到美国西方跟你抢饭碗。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国家的竞争力是提高的。第一说明了中国在强大,竞争力在提高,我们解决了温饱之后,我们个人也好,国家也好,民族也好,我们的综合实力,竞争力确实在不断提高。第二也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西方国家这种根深蒂固的偏见中国威胁论,这种思想长期存在。那么对于这样的思想,我们要用事实给与驳斥,我们也应该通过公共外交,人文交流,与世界各国人民进行广泛的交流,探讨消除误解,增进了解,加强友谊。我想主要说明了这么两个方面。一说明了中国快速的崛起,综合国力的提高,实力的增强。第二说明了中国威胁论在西方国家还是长期存在的。我们需要采取一些主动的政策,按照十八大的要求,加强公共外交,进行人文交流,为我们更好的融入时代,融入社会创造一个好的条件。”

  关于2014年考研政治第35题,海天考研政治名师常红利提醒考生,“第一段材料讲的是美国时代杂志做的一个报道,说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列举了一些成绩,但更多的列举的是很多问题。”

  看材料不能片面

  常老师指出,“材料二里面提供的是邓小平的一段话,强调了改革开放,还有就是习近平讲到的一段话,对于改革开放的历史和现实做了一个总结。特别是强调了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那么说明了改革开放的长期性,艰巨性。然后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看待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式奇迹,与中国式难题。一方面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称为是奇迹。但另一方面也列举了很多难题,问题。从材料一美国时代杂志的质疑中,它看到这两方面的同时,它用难题,问题否定了改革开放巨大的成就。显而易见,它的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不合适的。”

  如何正确看待材料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看待呢?常老师指出,“其实这个问题与其说它是一道概论的分析题,不如说它更带有哲学的意味。一方面我们要充分的肯定,我们的成绩,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成绩背后所存在的问题。其实我们用矛盾的观点,就能够做出正确的分析。

  首先,“说明一下问题产生的必然性,不可避免性,就是矛盾具有普遍性。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当然会伴随着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个矛盾就有两个方面。”

  其次,考生“还要注意看到,在取得的成绩和问题之间,哪个方面是主要的?美国时代杂志,它认为问题,难题是主要的,这显然是错误的,毋庸置疑,我们的成就是主要的,这也是被国际社会和中国人所普遍认同的一个观念。所以说成绩是主要的,问题是次要的方面,并不是主要的,这一点也要说清楚。”

  最后,“还要说清楚,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够听之任之,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解决。如果我们不解决的话,那么就有可能转化成矛盾的主要方面,危害到整个的改革开放的大局。所以说对于第一问成就和问题之间的关系该怎么看?我想当然主要是看问题,把我刚才讲到的这三个方面说清楚就行了。第一就是说问题是难于避免的,它是必然会产生的。”

  常老师表示,对于问题“我们要给予高度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它,防止它转化为主要的方面。把这三方面的意思讲清楚,第一问就能拿到高分。第二个问题应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分析为什么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其实第二问的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更带有哲学的意味。”

  从出题特点看35题

  从35题的出题特点来说,常老师认为是“是既在梦中,又在梦外”。所谓在梦中,就是指“34题尤其是第二问的这个问题,它确实和历史观的原理有关,社会矛盾,考的是历史观的内容。”又在梦外意思是“本来我想到的,可能在34题里面考到历史观,但是这道题是在35题,第二道题里面出的。”常老师说,“在历史观的点睛班的内部资料里面,我还专门出了一道题,其实那道题和括号2的这个问题应该说是大同小异的,就是分析一下,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及其解决的途径。”常老师表示自己在上课的时候还讲到,“这个问题一方面可以用哲学的观点来分析,另一方面其实在概论的第七章里面,在讲改革开放的理论根据的时候,有一个考点专门讲的是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矛盾问题的讲话中所阐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把矛盾学说的内容写上,第二问的这个问题理论分析部分就应该拿到它的基本分。”

  如何才能完美解答35题?

  常老师提醒考生,大家在答题时“首先要说明一下,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第二说明一下作为基本矛盾,不仅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当然也贯穿社会主义发展的始终。社会主义在基本矛盾不断变化过程中推动社会发展。第三说明一下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总体上是适合的,但是也存在不适合的方面。总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要求,经济基础是适合,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但是也存在不适合的方面,这些方面该怎么解决,那就需要通过改革开放的途径来进行解决。最后说明一下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过程它是永无止境的,由不适合到适合,再到不适合永无止境的。所以说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方法途径,改革开放也是永无止境的,要不断的进行下去,这就正合了习近平这句话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常老师表示,这道题的答案在点睛班中是完全在历史观的预测里面做了非常全面的阐述,“参加海天的点睛班解决这道题应该说没有任何难题。”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新浪考研官方微博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