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考研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逻辑大纲解读

2014年09月13日14:42  跨考教育     收藏本文     

  “千呼万唤始出来”,在大家都等了许久,也期盼了许久之后,2015考研[微博]管理类联考逻辑大纲终于出炉了。今年的管理类联考大纲和去年相比没有明显变化,所以我们前期给大家制定的复习计划、讲解的重难点、推荐的参考资料都是很有针对性的。

  一直以来,管理类联考逻辑大纲都指出:“综合能力考试中的逻辑推理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和综合,以及相应的判断、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不考查逻辑学的专业知识。试题题材涉及自然、社会和人文等各个领域,但不考查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这就说明,管理类联考的逻辑推理部分并不考查逻辑学知识的专业知识,重点测试的是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特别是重点测试考生识别、支持、反驳以及进行各种推理或认证的能力。

  综上,管理类联考逻辑考试的考查目标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非专业性

  首先,作为一种“思维能力测试”,逻辑考试不可能要求考生掌握逻辑学的专业知识,因此,考生即使不是逻辑学专业的,只要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其次,每年真题中的背景材料均涉及众多学科和社会现象,天文、地理、生物、医学无所不包,但也不可能要求考生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否则就成了“专业能力测试”,同样也起不到“思维能力测试”的作用。因此,在逻辑考试中,如果违背了这两个“非专业化”的出题原则,就会造成同一套试卷,对不同学科背景的考生难度差异明显的事实,从而影响考试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可见,逻辑推理考查的目标不是考查考生的专业逻辑,而是侧重一种日常的思维模式和习惯。因此,我们建议广大考生在学习基本逻辑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符合基本逻辑知识的日常思维模式。

  (二)成熟性

  自90年代,我国引入MBA[微博]考试以来,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经过了多年的测试与改革,也逐步趋于成熟和稳定,这就为广大考生开展针对性的复习和准备,提供了良好的依据。早期,试题有不少直接使用美国三大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原题,题目的美式文化背景给我国考[微博]生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同时早期试题偏重演绎逻辑推理的成份较大,对数理思维的要求较高。经过十多年的不断改进,目前的管理类联考逻辑试题已经基本有机的融入了中国文化背景,增大了归纳推理和阅读理解的考查分量,考试知识点与考试题型相对稳定。

  因此,对于广大考生而言,逻辑推理部分的复习就有了相对比较成熟的参考资料和试题。

  (三)时间紧

  近年来,逻辑考试真题的题干都很长,阅读量很大,30道题的阅读量在7000-8000字左右,个别题目甚至一题就有500-600字的阅读量,逻辑试题在综合能力试卷上一般要占据9-10页之多。而与此同时,考试的时间却极其有限,整个综合能力考试的时间是180分钟,逻辑推部分最多用55分钟做完,也就是说每道题的解题时间不到2分钟。因此,在题量大、阅读量大的前提下,考生的的解题时间是非常紧张的。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知识点,并且通过大量的练习,总结出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提高做题的效率,取得满意的成绩。

  模态判断

  模态判断作为联考的考点之一,在近几年的考试中频频出现,但是出现的题量不多,一般只考一道题目。那么什么是模态判断呢?模态判断究竟有哪些重要的考点呢?

  在逻辑中包含模态词的判断叫做“模态判断”。模态词分为可能性和必然性两种,其中“可能”、“大概”、“也许”属于可能性模态词;而“一定”、“必定”、“必然”等属于必然性模态词。例如:明天一定会下雨;月球上可能有生物等。根据模态词和判断性质的不同,可以将模态判断分为四类:(1)必然肯定模态判断。即必然P。例如:小明必然是可以考上MBA。(2)必然否定模态判断。即必然非P。例如:他今天肯定不会来。(3)可能肯定模态判断。即可能P。例如:这个目标是可能实现的。(4)可能否定模态判断。即可能非P。例如:她可能完不成任务。

  模态判断在考试中重点考查的是模态判断的对当关系及模态判断的等价判断。

  (一)模态判断间的对当关系

  “必然p”、“必然非p”、“可能p”和“可能非p”之间的真假关系,类似于直言判断之间的关系,可用一个对当逻辑方阵来表示:

  (二)模态命题的等价关系

  必然p=并非可能非p;                   并非必然p=可能非p;

  可能非p=并非必然p;                   并非可能非p=必然p;

  必然非p=并非可能p;                   并非必然非p=可能p;

  可能p=并非必然非p;                   并非可能p=必然非p;

  为了简化模态推理的具体操作思路,我们归纳了以下几句话,希望大家记住。

  否定否定得肯定;否定肯定得否定;

  否定并且得或者;否定或者得并且;

  否定所有得有的;否定有的得所有;

  否定必然得可能;否定可能得必然。

  接下来,我们看2道历年真题:

  例题1:2013年1月48题

  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人士指出:由于本公司招聘职位有限,在本次招聘考试中不可能所有的应聘者都被录取。

  基于以下哪项可以得出该人士的上述结论?

  (A)在本次招聘考试中,可能有应聘者被录用。

  (B)在本次招聘考试中,可能有应聘者不被录用。

  (C)在本次招聘考试中,必然有应聘者不被录用。

  (D)在本次招聘考试中,必然有应聘者被录用。

  (E)在本次招聘考试中,可能有应聘者被录用,也可能有应聘者不被录用。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模态推理。不可能P=必然非P。

  例题2:2008年1月58题

  人都不可能不犯错误,不一定所有人都会犯严重错误。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人都可能会犯错误,但有的人可能不犯严重错误。

  (B)人都可能会犯错误,但所有的人都可能不犯严重错误。

  (C)人都一定会犯错误,但有的人可能不犯严重错误。

  (D)人都一定会犯错误,但所有的人都可能不犯严重错误。

  (E)人都可能会犯错误,但有的人一定不犯严重错误。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模态推理。由“人不可能不犯错误”,可得:人一定会犯错误。由“不一定所有人都会犯严重错误”,可得:可能有些人不会犯严重错误。

  假言判断

  假言判断一直是联考逻辑的重头戏。在每年考试中,涉及到假言判断知识点的题目就有8道左右,可见,假言判断的重要地位。那么,这就告诉同学们:在今后冲刺阶段的复习中,要把假言判断做为重中之重,尤其是假言判断的矛盾命题及假言判断的推理规则。

  假言判断又称条件判断,它是断定一个事物情况的存在是另一个事物情况存在的条件的判断。例如:①如果天下雨,那么地湿。②只有年满18岁,才有选举权。③当且仅当一个数能被2整除,这个数才是偶数。

  在假言判断中,表示事物情况存在的条件的部分称为前件,表示依赖条件而存在的部分称为后件。条件关系主要有三种,即充分条件关系、必要条件关系和充要条件关系。

  (一)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断定一事物情况存在,另一事物也存在的假言判断。例如:如果某人得肺炎,那么要发烧。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可表示为:P→q

  P→q 的矛盾命题为:P且非q 

  等值于 非p或q

  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的推理规则:P→q ;非q→非P

  (二)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断定一种事物情况不存在,另一事物情况就不存在的假言判断。例如:只有呼吸氧气,人才能生存。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可表示为: q←P

  q←P 的矛盾命题为:非q且P 

  等值于q或非P

  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的推理规则:非q→非P;P→q

  (三)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断定一种事物情况存在另一事物就存在;该种事物情况不存在另一事物情况就不存在的假言判断。例如:当且仅当一个三角形是等角三角形,它才是等边三角形。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可表示为:当且仅当P,才q  P←→q

  P←→q的矛盾命题为:并非(当且仅当P,才q)等值于(P且非q)或者(非P且q)

  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的推理规则:P←→q

  下面,我们来看2个历年真题中涉及假言判断矛盾及推理规则的题目。

  例题1(2013年1月40题)

  教育专家李教授指出,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要不断地努力,否则就会像龟兔赛跑的故事一样,一时跑得快并不能保证一直领先。如果你本来基础好又能不断努力,那你肯定能比别人更早取得成功。

  如果李教授的陈述为真,以下哪项一定为假?

  (A)小王本来基础好并且能不断努力,但也可能比别人更晚取得成功。

  (B)不论是谁,只有不断努力,才可能取得成功。

  (C)只要不断努力,任何人都可能取得成功。

  (D)一时不成功并不意味着一直不成功。

  (E)人的成功是有衡量标准的。

  【答案】A。解析:考查假言判断的矛盾。即P→q的矛盾为(P且非q)。

  例题2(2010-1-33)

  蟋蟀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小动物,宁静的夏夜,草丛中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鸣叫声,那是蟋蟀在歌唱。蟋蟀优美动听的歌声并不是出自它的好嗓子,而是来自它的翅膀。左右两翅一张一合,相互摩擦,就可以发出悦耳的声响了。蟋蟀还是建筑专家,与它那柔弱的挖掘工具相比,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得上是伟大的工程了。在其住宅门口,有一个收拾得非常舒适的平台。夏夜,除非下雨或者刮风,否则蟋蟀肯定会在这个平台上歌唱。

  根据以上陈述,以下哪项是蟋蟀在无雨的夏夜所做的?

  (A)修建住宅。

  (B)收拾平台。

  (C)在平台上歌唱。

  (D)如果没有刮风,它就在抢修工程。

  (E)如果没有刮风,它就在平台上唱歌。

  【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假言判断的推理规则。题干中最后一句话可以整理为“只有下雨或者刮风,蟋蟀才不会在平台上歌唱”。再考虑“蟋蟀在无雨的夏夜”,否定了上述必要条件的一部分条件,E项则通过进一步否定这个必要条件的另一部分条件,进而通过否定前件必须否定后件的必要条件推理规则,可得:蟋蟀在平台上歌唱。注意,这里,“除非q否则p”可以整理为:只有q才非p。当然也可以整理为:“如果非q则p”。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新浪考研官方微博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文章关键词: 考研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