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跨专业考研经验谈:天道酬勤

2015年05月25日14:54  新浪教育 微博    收藏本文     

  回想考研[微博]期间,我每天忙碌于去图书馆占坐,除了每天回宿舍午休,我其余的时间几乎都是在图书馆里 度过的,也因此认识了一些“研友”,大家彼此鼓励,为了 同一个梦想而奋斗着。到了冲刺阶段,图书馆九点半关门后如果感觉自己还撑得住,我就会去教室再看一会书,然后最晚11点回寝室睡觉。连洗澡都得算计着时 间。两个月不能逛街。所有这些在看到考研成绩的那一刻感觉都变成快乐的。其实,努力,成功了就是经验,失败了,就是教训,最重要的是努力过了。

  跨专业,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做出的选择,它可能让你浪费很多的时间和金钱,而最后只能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也有可能让你振翅一飞,从此找到正确的方向,扶摇直上快意翱翔。所以,从一开始,这就必须是一个认真而严谨的决定。也惟有如此,无论最终是成是败,才能无怨无悔。

  一、院校专业选择。

  关于这方面海文的规划指导班会有老师为你提供信息和咨询。还有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对我以钻石卡学员的 八步院校决策法为依据,进行针对性的一对一指导,选择院校专业,班主任老师首先会充分尊重你的想法和兴趣,然后结合你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状态,经过多次深入 的交流,反复查询相关数据信息,最终确定。

  下面是我的个人经验和看法:细分专业和学校,确定报考目标。一定要看自己喜欢哪个城市,既然想借助 这次的考研改变现状开始一段新的求学历程,一直想去 哪个城市念书就不要将就。圈出大致范围,再找到那里学校的招生简章和其他相关信息,一般网上就可以完成。要注意的是,你有意向的专业是否拒绝跨专业考生。 在进行认真细致的对比之下确定两到三个你想去的学校和你喜欢的专业。每个人情况不同,自行制定每一步适合自己的计划是必要的。就我而言,我一直想去西安, 高考[微博]的时候没有达成这个心愿,考研决定达成这个心愿。我一直对哲学,以至于玄学很感兴趣,虽然它是冷门,但行行出状元,我还是决定做一次自己命运的主人。 本科是英语专业,对英语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其实那时候选英语主要是对西方文化感兴趣,并不是对英语语言本身感兴趣。我选择的方向是西方哲学与现代社会思 潮,从某种意义上说,算的上是个交叉学科,而且本身的英语专业也可以当做是一个工具和优势。

  二、专业课的复习。

  对于跨专业备考的学生来说,专业课总分300分,无疑真的是压力山大啊。幸好在我确定了院校专业之 后,海文很顺利地给我配备到了目标专业院校的专咨老师。定下最终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之后,就要开始行动了——快去买专业课教材!当时我报考的学校都没有指 定专业课教材,这让我着实头疼,还是海文的专业课咨询老师给我提供及时的帮助。然后就是细致的专业课复习,从制定专业课的学习计 划、答疑和授课,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师兄也跟交流了很多复习过程中的心态体会。包括考前最后的一个月专咨老师针对我平时复习的漏洞,给我出针对 性的考前模拟卷。不仅熟练知识的运用,还不断提高答题技巧。最后我的两门专业课分别考了135分和132分。

  三、公共课的复习。

  政治——投入产出最高。基本上政治考试没有不及格的,但要考高分也很难,政治需要你天天看,可以上辅导班,一是省时间,二是重点突出,不会看偏。

  政经这门课对文科生来说似乎是比较头疼的。但所幸研究生考试的政经并不要求很高。不过这门课光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因为它有很强的原理性和系统性。理解了,就是会者不难,融会贯通;不理解,就是难者不会,支离破碎。理解对这门课是至关重要的。

  四、英语专业跨专业考研优势明显

  有原本英语专业的基础,然后结合着钻研一下考试的做题技巧和出题的思路是相当必要的。我把过去 十年的真题研读了一番。发现其中有许多文章完全可以当做教科书来学习的,这 其实也是当然的,因为试卷选取的文章都是来源于自于西方的报纸刊物,是原汁原味的英语思维。而且,如果你认真整理分析了其中一些文章后,你会发现完型和写 作水平也会大有长进。可谓一举多得。所以,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天道酬勤,努力,才会成功!

  本文由万学海文供稿。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新浪考研官方微博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文章关键词: 考研天道酬勤院校选择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