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短缺,多个医院现儿科停诊风波。未来五年,儿科专业或将成为医学院校最容易考上的专业。
2月24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布会上,卫计委科教司副司长金生国表示,将根据需求不断扩大招收培养规模,2020年,力争使儿科医师达到14万人以上,每千名儿童拥有的儿科医师数达到0.6人以上。
当日发布会上,教育部官员表态:38所高水平的医学院校增加儿科专业研究生招生数量,到2020年儿科专业研究生在校总规模力争达到1万人,并且力争到2020年每省(区、市)至少有1所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层次专业教育。
北京大学(微博)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以药补医’的大环境,不破除公立医院的逐利机制,就无法解决儿科医生待遇和职业发展问题,也就无法破除儿科医生短缺的现象。”
为啥短缺?
工作量收入不对等难吸引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访发现,在北京儿童医院,甚至到了下午五六点依然人流不息。位于北京清河的北京京北医院仅有1名儿科医生,因该医生春节休假,儿科只得暂停接待病人。距京北医院不远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也仅在上午开设儿科。
金生国表示,我国目前在执业(助理)医师中,儿科医师有11.28万人,仅占3.9%。中国儿童总数2.26亿,每千名儿童有0.53名儿科医师。这意味着,约2000名儿童才对应1位儿科医生。
儿科就诊时间长,医生工作量大,加之数量短缺,儿科医生工作压力凸显。在北京儿童医院,医生从早上7点半一直要看到晚上11点,一年365天,门诊量达到337万,平均一天接待1万人。该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廖琨甚至对记者倾诉,除了产假外,就没休过假。
据金生国介绍,我国儿科门急诊量年诊疗人次4.71亿,占全国门急诊总量的9.84%。医疗机构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日均承担的门诊人次数约为17人次,是医疗机构其他执业(助理)医师工作量的2.4倍;年均承担的出院人次数近200人次,是其他医师的2.6倍。
为什么儿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恩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解释,这源于儿科医生工作量和收入不对等。
“我国医生收入存在‘体制内不足体制外补充’的状况,通过开大处方、过度使用医疗器材等以药补医。儿童使用的药物量很少,而且都是常见病、普通病,不需要复杂治疗。因此儿科医生收入比其他医生少很多。”刘国恩说。
如何破解?
提高儿医待遇深入推动医改
针对儿科医生短缺的状况,卫计委提出,通过综合施策,到2020年,力争使儿科医师达到14.04万人以上,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医师数达到0.6人。
对于这一目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尽管有所增加,但增加不多,与发达国家千名儿童对应0.85到1.3名儿科医生相比,即使到了2020年,我国儿科医生数仍有较大差距。
李玲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儿科医生短缺更加明显。儿童数量增加对缓解儿科医生短缺问题提出了挑战。”
在2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巡视员宋毅介绍,“十二五”期间,儿科医学专业研究生招生数量逐年增加,共计招收8200名。
对于未来儿科医生培养工作,宋毅表示,教育部将继续推进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教育工作,为基层每年培养5000名左右从事儿科等各科常见疾病诊疗服务的全科医学人才。
并且,教育部还要求38所高水平的医学院校增加儿科专业研究生招生数量,到2020年儿科专业研究生在校总规模力争达到1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自1998年我国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取消儿科专业后,今年2月18日,卫计委科技教育司公布的2016年工作要点中提及,将完善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医学人才培养供需平衡机制,协调教育部恢复儿科学专业本科招生。
宋毅介绍,教育部将儿科学专业化教育前移,力争到2020年每省(区、市)至少有1所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层次专业教育。
在李玲看来,实际上培养儿科医生并不难,现在恢复本科专业对增加儿科医生数量也有意义,但这还没有触及到儿科医生短缺的根源。
“在‘以药补医’、公立医院逐利机制的大环境下,儿科医生的收入无法增加,儿科职业也没有吸引力。能否先让儿科医生吃上‘皇粮’,解除他们职业发展的后顾之忧?我希望破除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成为医改的一个突破口。”李玲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卫计委:
将根据需求不断扩大招收培养规模,2020年,力争使儿科医师超14万人,每千名儿童拥有的儿科医师数达到0.6人以上。
◆教育部:
到2020年儿科专业研究生在校总规模力争达到1万人,并且力争到2020年每省(区、市)至少有1所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层次专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