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五月的天兰兰的的博客》,点击查看原文
中国人受中式英语毒害之深以至于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我接触的数以万计的家长[微博][微博]中,非常多的人担心的问题就是中式英语对孩子的影响。
有些妈妈觉得自己发音不好,所以不敢给孩子读原版书。有些妈妈觉得中国老师发音不好,所以坚决要找外教。甚至我看到很多人把口音作为选择老师的唯一标准。
小宝回国后幼儿园有英语课,每天一次。虽然我不认为他们的课程有价值,但是大家都上,我不能让小宝在那个时间段内游离于大家之外,所以跟着大家一起上。前些天,幼儿园组织了一次公开课。让我对中式口音对孩子的影响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当时的课程内容是十几个单词和句型的替换,还有1-100英文查数。中间有些互动的环节,比如老师说英文让孩子去找对应的东西(香蕉/苹果/西红柿之类的),也有拿着实物让孩子说的环节。然后还有一些句型比如I wanta/anbanana(icecream)这类的替换。
这个班的孩子一年多一直是这位老师,老师的中式口音也比较严重。但是有趣的是,班上孩子的发音却千差万别。有的就好比是老师的复读机,有的介乎于之间,有些词和老师一样有些词就是自己的发音。这其中,小宝的情况是:1-100个数字完全都是他自己的发音。香蕉苹果胡萝卜之类的也都完全没有老师的口音,唯一和老师口音相近的是:Iwanta/an这个句型。而且在上台说句子的时候,看到很多孩子就是完全在背,而小宝和几个孩子则是在演,你能感觉到他们对很多表达是比较熟悉的。比如老师说你想要哪个然后轮流让孩子扮演老师向其他同学提问你想要哪个,这类问话老师是没有作为句型特别重复的,而这种有些孩子就是听懂了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有的孩子则是完全背诵老师的话。
活动结束后,我问小宝,你查数(发音)和你们老师一样吗?他说不一样。我说你和谁学的?他说,光盘。我问,那你为什么不学老师啊。他说,我会啊。我明白了,为什么I want a/an这个句型要学老师呢?因为这个句式的表达原来在他的大脑中没有存储,或者说他存储的带有这个内容的句子和老师强调的那种方式不一样。他是作为一个新的内容存储在大脑中的。
其实类似的情形在我和他亲子阅读的时候早有感受。我读书的时候,有些词是他已经知道的,所以他不按照我的发音,读出来的和我的就不一样。而有些词,则是按照我的发音来的--自己发音好不好往往自己意识不到,只有当孩子模仿你的时候或者是自己录音之后才能体会得到,很多妈妈都说有这种深受打击的感受。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式口音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是由孩子的原版语音基础决定得。凡是被严重影响的,基本都是原版语音积累少的,老师是他唯一的语音来源。这也就是我们以前所说的,语音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就具备自我分辨的能力。有时候,我读出一个单词,开始小宝没反应跟着我读,一两秒钟之后他会象是忽然反应过来一样,再说一遍正确的。这就是他在从自己的大脑中调取数据、寻找对应。一旦对应上了,中式口音在他这里就不会产生作用了。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跟着中式口音的老师上了一年的课,受到的影响非常小的原因。
除了中式口音,还有一个最常见的问题是中式语法错误。因为我们的英语都是按照学习模式,用翻译方法学出来的,包括很多英语老师甚至英语翻译也都是这样的过程。所以,大家在英语表达的时候,能够真正用地道英语思维的人不多,也因此,在脱口而出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语法错误。
比如大家都知道he/she,I/me的用法,以及常见的单复数或者人称变化、时态等等,听别人说的时候能觉得简单,但是自己说的时候能不错却是很难的事情。此外还会有一些中式的语句组合方式。比如用中式思维创造的中式表达,英语母语的人都不那样说的。
对孩子来讲,中式语法错误或者表达方式上的错误比中式口音影响更大。也因此,我不建议家长在家里“教”孩子英语,不要让孩子跟着你模仿你,而是给孩子更多原汁原味的英语来模仿。
以前我们说过,情感因素对于孩子学习语言吸收语言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让孩子独自面对画面或者语音其效率要远远低于有成人引导的模式。所以,不管我们的口音如何,表达对错,只要我们能够和孩子一起交流互动,帮助孩子理解情境,我们的价值就是巨大的。
老师更是如此。老师的口音固然重要。但是一个优秀的老师绝对不是口音定胜负的。对于教学体系的综合理解和把握,对孩子的理解和宽容,课堂上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能没有负担地、非常兴奋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实现与原本语音的互通互联,这是老师最大的价值。从这一点上来说,真正优秀的老师不是自己水平有多高,而是能最大限度地让孩子对英语、对课堂活动产生兴趣,并且知道在什么环节提供什么样的素材和帮助。同时一个好的课程体系应该扬长避短,老师的内容重点在于帮助孩子理解,就好比我们前面所说的中文辅助理解一样的道理。这个理解的过程是帮助孩子在大脑中勾勒画面。此后,孩子将画面与原版语音对应。并且通过不断地重复建立与原版语音的条件反射。这是孩子流利表达的基础。这个时候,老师的口音和她的语法错误是不被重复的。因此,让孩子回家反复听原版语音可以有效降低老师对孩子的口音甚至语法错误的影响。
在孩子不断重复原版语音的过程中,有一个语法文法的内隐式记忆问题。这一点,美国华盛顿大学Patricia K.Kuhl教授的研究表明,语法文法的内隐记忆在7岁以后开始下降。说到文法语法的内隐记忆,我想可以用中文来理解这一问题。孩子的中文学习过程中,从来没有把语法提取出来学习过,但是他们的表达从来不会错。这也说明,语法不是流利表达的前提,这一点,国际研究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专家们也开始认同这一观点。
语法文法的内隐记忆如何形成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孩子在吸收完整语言的过程中(不管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这种语法已经形成了潜意识的语感,而这个语感决定了他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对比安妮和爸爸的英文阅读过程,安妮就是一气呵成不用回头看,而宝爸则时不常地要回头看下句子结构。俱乐部起步较早、目前能流利阅读章节书的孩子和妈妈也有同样的反馈:成人需要回头去找的句子结构,孩子完全不去理会。所以按照母语方式去听去读,完全可以将中式英语的影响降低到最大限度。决定孩子最终是不是中式英语的,不在于妈妈或者老师是不是中式英语,而在于具体的学习模式。
从外语学习的角度讲,好的外教固然好。但是目前中国的现状下,具备教学经验、有爱心并且稳定的外教师资非常紧缺。而这样的老师,有一张老外的面孔、有母语的口音,但是未必能成为学生爱上英语、理解英语的好桥梁。而且,目前有很多外教到了中国之后,都已经被中国的机构、老板或者家长给“改良”了,很多外教直接就教中式的教材了。这样的外教,即使有好的语音,即使没有文法错误,最终也未必能带给孩子母语般的英语感觉。尤其是,如果孩子在家完全没有原版语音输入,直接把外教当作磨耳朵的素材来源的话,很多外教的话根本都没听懂,模仿也谈不上,效率能有多少呢?
听力辨音和听力理解能力是目前中国孩子最薄弱的环节,而这个短板直接导致了将来的说不出、读不懂、写不出。所以,在启蒙初期加大听力辨音、听力理解能力的训练,在大脑中尽可能多地积累各种类型场景和表达方式,这是所有家长和老师共同面临的课题。而这个过程中,英语不好的家长完全可以有所作为。口音不好的老师也一样可以带出口音纯正、表达地道的孩子。
一旦孩子们的听力基础有了,加上整个社会关于英语启蒙观念的改变,外教的母语表达就可以作为孩子们实战应用英语语言的场所,互动过程中所能提供给孩子的机会孩子们会有能力把握,语言能力发展才有可能上一个更大的台阶。
文章关键词: 少儿英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