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专家忙支招:只有憧憬是不行的
眼下人才市场中最热的话题莫过于“WTO”了,对于刚刚大学毕业的社会“新鲜人”来讲,能赶上入世的潮流不愧是件幸事,不少“新鲜人”因潮流而动,纷纷将进入跨国公司(外企)作为自己的第一工作选择。不过,据记者了解,一些“新鲜人”在选择进入外企之前,除了对外企抱有憧憬之外,对于将要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大多准备不足。
想好为什么进外企
北京华安信合投资咨询公司总裁胡航先生认为,无论是社会“新鲜人”还是职场“老手”,在选择进入跨国公司之前,都应明确自己的意图,即为什么要进入这家公司。拥有英国MBA学位,并曾在一家跨国公司任职的胡航先生表示,刚刚进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一定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明确自己选择每一份工作的人生目的,在选择进入外企时更要注意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职业设计,因为外企对于人才的专业化要求很高,如果仅以薪水高、名气大作为选择的主要目的,日后就可能不适应外企的工作。
曾在外企任职,现在一家国有金融机构任企划宣传主管的蔡小姐谈起自己的任职经历时,不无感慨地表示,选择外企也好、国企也好,最关键的是要找到自己最适合的职业。蔡小姐以前曾在一家外国化工公司工作,做销售和市场推广,无论薪资待遇还是事业前景都很不错,但她在做过两年之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合经商,于是毅然离开这家外企,并选择进入国有金融机构任职,蔡小姐表示,刚进入这家国企时,薪资待遇比以前低了近一半,工作压力也不亚于以前,但因为热爱这份事业,所以无怨无悔,现在公司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经营管理模式、发展前景、工作待遇都不次于外企,自己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做个锲而不舍的自学者
曾在惠普公司任职的李小姐最近突然辞去工作,准备报读中外合作MBA课程。对于月薪以五位数计的李小姐来讲,花去整整两年时间来充电,代价可谓不小。不过,据了解,在跨国公司任职的职员中,辞职“充电”现象并不少见,当然,大多数人还是采取比较温和的方式,一边工作一边充电。
据胡航先生讲,进入跨国公司除了要有明确的职业设计之外,还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这不仅包括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还有诸如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等,因此随时“充电”学习也是日常工作的必要延伸。胡先生认为,对于国内的大学毕业生来讲,中国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统造成他们大多在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上差强人意,因此,自身学习除了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还要加强各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比如,未毕业时,就选择一些大公司实习,以增加实践能力,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断系统地学习一些先进国家的实用课程,具备工作经验后,最好能到国外留学一段时间。
蔡小姐认为,不断充电学习对于一个外企人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旦进入外企,工作压力就催促着你往前奔,原地踏步都不行。”
现在美国一著名网站任职的刘先生告诉记者,对于在网络IT行业任职的员工来讲,学习就像是家常便饭,即使不在外国公司也一样,据刘先生讲,他目前在这家网站做信息分析工作,较比做技术工作的同事来说,学习强度要小得多,但仍然每天至少用两个小时的业余时间上网找资料、补充英文写作课程等等,毕业于北外英语系的刘先生认为,经过一年多的自学,以他目前的英文程度应该达到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水平了。
外企不认同什么样的人
曾在埃索石油工作的小杨四年内换了三家公司,最近她选择了出国留学,小杨告诉记者,所换的几家公司都是外企,不过,从埃索石油出来后,没有在一家干过一年以上的时间,即使在埃索石油也只干了两年多。小杨在分析自己“连连出走”的经历时表示,可能与她自己干事没常性有关。不过,按照人力资源专家的分析,小杨无法长呆下去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对企业没有认同感,对企业产生不了认同感的同时,企业也很难对其认同。
蔡小姐认为,通常不适应外企工作的人都缺乏“悟性”,这个“悟性”体现在:在工作中充满危机感,要求自己不断上进;有主动性,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办事严谨、干练;职业素质较高,让人信任;综合修养很好,有良好的工作习惯等。(本报记者石璐)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