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3+X”科目设置改革将在全国全面铺开。面对新的高考模式,相当一部分高三师生都感觉无所适从。根据湖北省2001年实行“3+X”科目设置改革的经验,笔者认为,要在新高考模式下取得好成绩,必须警惕4大误区,突出1个重点,处理好5组关系。
警惕4个误区
误区之一:把“3+X”看得过于神秘,对考好“3+X”信心不足,病急乱投医。为应战“3+X”这个新事物,一些学校请“专家”,访“名师”,搞信息,还购进各地名校试题,大搞题海战术。家长也不惜重金请家教,到处买资料,为孩子补充“营养”。
误区之二:重视“X”而轻视“3”。由于“3+X”中的“3”(语、数、外)是传统考试科目,而“X”是新的考试科目,大家复习时普遍偏重于“X”,有些学校在教学活动中研究“X”的教学多,研究“3”的教学少,在高三课程安排,师资的配备等方面向“X”学科倾斜。学生重视“X”的学习而忽视了语、数、外的学习。
误区之三:本末倒置,注重跨学科的综合,而忽视本学科的知识。有的老师、学生和家长有一种不正确的认识,认为“X”就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平时复习应该把重点放在跨学科内容的学习上。而且,综合科目涵盖多个学科,涉及到少则(小综合)十几册课本,多则(大综合)几十册课本,在有限的时间里,不如把重点放在跨学科内容的复习上。于是,不少学校过早地进行跨学科的教学。
误区之四:单纯强调能力,而忽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X”比过去更强调对能力的考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试题设计增加了应用型和能力型题目。因此,部分师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所谓能力题的训练上,热衷收集和研究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突出一个重点———高考内容改革
科目设置改革只是新一轮改革的形式,高考内容的改革才是根本。《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考改革是为了适应时代特点及其对人才素质、能力结构提出的要求,引导人才素质的全面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从近几年全国高考试题特别是“3+X”试题看,高考内容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注重能力、素质的考查。依据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大纲,注意考查跨学科综合能力。与实际生活、社会实践紧密相连。试题多从现实材料入手,创设新的命题情境,洋溢浓厚的时代气息。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发展协调一致,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关注自然。注重学科知识的延伸和发散,特别是渗透新型的现代的科学知识。重视实验,强调对学生操作能力的考查。
要解决好高考内容改革这个重点问题,教师、学生都要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方法。教师方面,要改革课程,进一步实行必修课选修课的优化组合。要改进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变教的过程为学的过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开放课堂、广泛开展课外活动,扩大学生知识面。
学生方面,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关注时政、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及时学习和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并且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处理好5组关系
在备考“3+X”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5组关系(1)“3”和“X”的关系。“3”是核心学科,要保证核心学科的地位,除了语、数、外3科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要创新要改革外,在时间分配上,语、数、外教学课时明显要多于“X”学科的教学时间,语、数、外3科要比“X”学科有更大的训练量。在练习题、试题内容的要求上,“3”和“X”也不能平分秋色。语、数、外的试题要难于“X”学科。对比语、数、外3科,“X”科目的教学要体现新、浅、广(新情景,难度小,知识面广)。(2)学科之间知识的交叉渗透与单科知识的关系。复习的前一阶段不应搞大规模的综合训练,更不应该开设所谓的综合课。整个复习阶段,应该以单科复习为主,立足搞好本学科教学。先落实好单科知识,再进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训练。因为综合科目要求思维跳跃性大,对能力的要求较高,不先全面系统地打好单科的知识基础,是搞不好综合的。在“X”的教学上,有老师说出一句形象的话,叫做先要看好自己的门,然后再出去串串门,是很有道理的。(3)跨学科综合与学科内综合的关系。近两年,“X”学科跨学科的内容约占20%,学科内综合约占80%,平时复习要以学科内综合为主。(4)“X”内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恰当地分配各科复习时间,做到各学科平衡发展共同提高。一般地讲,各科之间不应平均使用力量,可根据各科在“X”中所占比例来确定复习时间。(5)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关系。“3+X”比过去更加强调“能力的考查”,但是不能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的,所以,在复习时要认真抓好基础知识的落实。抓基础知识,不要贪大求难,力求熟练贯通。“3+X”高考题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试卷的长度较过去缩短了,留给了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所以,学生要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能力。(湖北省黄冈中学董德松)
特别说明:由于高考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高考消息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