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万学费高不高? 厦门大学EMBA招生遭质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2/08/21 15:14 21世纪人才报 | |||||||||
8月10日,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在深圳市五洲宾馆举行“首届高级经理工商管理硕士EMBA招生说明会”。其间,厦大管理学院院长、博导吴世农在回答听众提出的“18万元学费太高”、“办学目的是为了赚钱”等问题时,情绪激动,与提问者发生正面争执,致使会场一时失控,校方人士略显尴尬。 招生说明会上突起争执
在这场EMBA招生说明会开始听众提问的时候,坐在前几排的钱先生站起来当场质疑:“这么高的学费,哪些人出得起?是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可他们的时间那么宝贵,真能按要求修完既定的课时吗?不可能;而去读EMBA的所谓高层人士,大多是冲着那个‘学位证书’而去的!这18万元是花到谁的头上?他们完全是慷企业和国家之慨,断然不会个人掏腰包的,我为此感到痛心!试想,18万元拿到贵州、西藏,拿到新疆去,每人200元,普及义务教育,效果会如何呢?也由此可见,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在深圳办的EMBA班,目的只是卖文凭、为了赚钱而已!” 问题一经提出,立刻在会场引起一番骚动,有几位当时就表示了赞成,但更多的是在底下议论,或者开始离座。 站在讲台上的吴世农教授,似乎未曾料到会有这么一出,他毫不犹豫地打断了钱先生的提问,情绪激动地说:“你这个同志的观念太陈旧了,一是,你认为现阶段的中国高等教育是盈利机构吗?高等教育能赚到钱吗?二是,针对管理阶层的高投入教育是一定有市场的,你不要认为你不去读,企业的高级经理们也不去读,像美国哈佛商学院三个月的短训班就收费5万美元,你能认为没有人读吗?当然,厦门大学与哈佛或许不可比,但我要告诉你,知识是无价的!” 吴教授一大通情绪激动的发言之后,接下来的是刘持金教授有关国外EMBA教育的一些补充说明,总之,就是说明像厦门大学之类的EMBA班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 整个场面乱哄哄的,大家都在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但谁也听不清谁的。 众说纷纭 一位自称是某国有企业老总的人发言说,他自己四十多岁了,坐在企业的管理岗位上,但如果要参加MBA等严格的笔试,估计记忆力比不上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因此特别需要这种针对企业高层管理者的EMBA课程。 招生说明会后,提问的钱先生告之记者,他经营着一家中小型外贸公司,确实也有报读的意愿,只是招生说明会很多,他还没有最终确定而已。他说刘持金的讲座“缩水”很厉害,整个讲座充满了广告味。 钱先生说他的本意是替这些招生的人醒醒脑,不要一说就是十万八万的,他认为真正想读的人其实挺多,只是学费要降一些才好。 两位主管人力资源的年轻女士对招生说明会上出现的一幕表示理解,她们说,像厦大这样的招生说明会在深圳很多,她们经常参加;可是发觉很多教育项目都是借着知名大学的品牌,目的与赚钱盈利不无关系。 她们还说,深圳的中小型企业老板,论素质也是不低的,求知的欲望也是有口皆碑,如果有一些切合他们的课程,收费又合理,估计会大有市场。 EMBA确实很赚钱 8月13日下午,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深圳市教育局高教处的赵先生。他说,对厦大管理学院EMBA招生说明会上出现的情况,应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是EMBA是一种贵族式的教育,在现阶段有其存在的合理成份,也是国家支持和鼓励的一种与国际性接轨的教育;其次是钱先生的观点,代表的是“平民”教育思想,但钱先生应该认同这种特殊教育的存在。 赵先生说,知识分子对于谈钱的事比较敏感,其实,厦门大学没有必要掩饰赚钱的出发点,办教育的首要目的当然是育人,但教育产业离不开钱,办EMBA也一样。 据记者了解,国内的EBMA越来越火,已经成为很多名校收入中的重要一块。厦大的学费与国内其它EMBA相比并不算高,北大的学费是19.8万元,知名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是19.6万元,但很快会增加到23.8万。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学费达到31万元左右。而且据业内人士称,今后EMBA学费仍有上涨的可能。 最早在国内开办EMBA教育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每年在北京和上海共有7个EMBA班,每年7个班的开办能为中欧带来7154万元的收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每年开办有4个EMBA班,共招收180名学员,北大每年至少因此增加3564万元的收入。 与MBA相比,EBMA利润要高得多,通常课程每月只有3到4天,平均学习成本大约为2000元/天。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400家企业的5000多名高级管理人员急需接受EMBA的洗礼。换言之,以目前EMBA的收费标准,今后5年内,将有大约9.7亿元的市场需求。 曾经有一个笑话:一个应届生高考落榜,第二年重考,仍然不中,改考成人高考,还是没考上。灰心无奈之下,只得去英国念MBA了。想想MBA最初进入国内和现在满天飞的情况,我们不由得不担心,由于利益的驱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盯上了这一领域,EMBA会不会重蹈MBA的覆辙? 正如会后很多听众说的,现在很多所谓EMBA,已成为知名大学贴牌赚钱的机器,也成为国企、外企管理层慷企业之慨谋求“学位”包装个人的又一藏污纳垢之地。(本报记者 黄丰文 深圳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