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和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中国共产党是十分重视理论指导的党。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 革命的面貌就为之一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失去方向,就会归于失败。
(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
(1)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决不能丢,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而迷失方向。
(2)必须坚持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与时俱进,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
(3)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准则。只有面对中国革命建设的现实,勇于理论创新,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
(4)必须增强全党的总体理论素养,提高全党的总体理论水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坚实的基础。
(5)从中国最大的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6)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度,树立世界眼光。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反映时代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不断融入新思想、新观点。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两个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用邓小平理论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代中国,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成果。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和根本目的及二者的关系。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改变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的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确立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层建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和根本目的之间的关系。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只有先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通过实现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才能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上的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确立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层建筑;才能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发展现代工业,实现中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3.我们党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既指出了革命的直接目标,又明确地提出了革命的目的,使新民主主义革命沿着正确方向发展。首先,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了直接目标,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统治,为实现革命根本目的——从根本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创造前提;第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我们党又带领人民改变半殖民半封建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解放生产力创造前提。
4.党在处理革命直接目标和根本目的二者关系方面,有下列基本经验。
(1)解放发展生产力,始终是中国近代革命和建设的根本目标,我们一定不能忘记这个目标。
(2)既要有明确革命和建设的根本目的,又要有具体的直接目标。
(3)要善于把根本目的和直接目标结合起来,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不断推动革命和建设发展。
(三)新民主主义理论同民粹主义的严格区别。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如何认识和对待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这是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十分重要的课题。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下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进行了深入阐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2.关于发展资本主义问题,在我们党内有些人相当长的时间里搞不清楚,存在一种民粹主义的思想。所谓“民粹主义”,就是要直接由封建经济发展到社会主义经济,中国不经过资本主义的阶段。
3.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从反对党内民粹主义思想的高度来认识中国的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同民粹主义有严格的区别。
(1)在对待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问题上,民粹主义否认近代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而新民主主义理论则认为,资本主义是中国近代社会必然的产物,新民主主义政权下的资本主义并非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资本主义,它的发展必须受到限制,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又不能破坏国计民生;但是,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又具有有利国计民生的一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应当允许资本主义经济存在和发展,不能急于消灭资本主义。
(2)在认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作用问题上,新民主主义理论提出中国革命胜利后不允许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但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不能排斥资本主义一定程度的发展,不能急于消灭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下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必要条件;而民粹主义却否认新民主主义政权下,民族资本主义的作用,主张依靠农民,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3)从思想根源来看,民粹主义是小资阶级的政治思潮,其特征是农民民主主义与空想主义相结合,新民主主义理论属于无产阶级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四)中国共产党人是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1.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论述了党的最高纲领和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般纲领的关系,阐明了一般纲领的基本内容。
(1)我们将来的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我们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明确地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最高理想。
(2)在这个阶段,中国人民的任务还是反帝反封建,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一切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中国共产主义的同情者,必须为着现阶段的目标而奋斗,如果不为这个目标奋斗,而空谈什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不是一个自觉的和忠诚的共产主义者。“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而在中国,为民主主义奋斗的时间还是长期的。”
2.1944年7月,毛泽东在同英国记者斯坦因的谈话中提出要严格区别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与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共产主义的思想方法与在一定历史阶段实际采用的先行政策的思路。
(1)必须将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另一件全然不同的事物即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区分开来,因为后者是这个思想体系的最终目标。
(2)“特别是在中国,我们必须严格地将观察、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共产主义方法,同我们实际采用的新民主主义政策加以区别。在中国社会发展的现阶级,实现新民主主义政策是我们的近期目标,没有共产主义的思想方法,就不能正确地指导我们现在的社会革命的民主阶段”。
3.(1)实现党的根本目标和任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党应该根据党的根本目标制订相互联系、渐次包容的纲领,它包括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2)党的最高纲领体现了党的最终目标,必须坚定遵循这一目的,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但是,党的基本纲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必须在每个历史阶段制订适当的基本纲领。
(3)要把实现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统一起来,既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立足于现实,脚踏实地为实现党的基本纲领而奋斗。
(五)在农村和战争环境中,把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的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基本经验。
1.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为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2.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工人阶段的形成是建党的根本条件。民主革命时期,由于当时中国社会的特点,我们党的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也有不少来自知识分子,还有来自非劳动者阶层的革命分子。但是,我们党的理论和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我们党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不仅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求党员首先在思想上入党,指导他们为实现党的纲领和任务而奋斗,因而保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3.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工人阶级的形成是我们建党的根本条件。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重视在城市中开展工人运动,在工人中发展党员,增强党的阶级基础。但是,在如何从中国社会特点出发,处理好吸收工人之外的农民、知识分子中的优秀分子入党与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关系问题上,党内曾经存在严重分歧。
4.党内那些只靠书本和外国党的经验来决定我们党的建设的领导人,在党员的社会成分问题上犯了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单纯地从党员的社会成分构成来判断党的性质;片面地认为只要在农民和知识分子中大量发展党员,就会改变党的性质,就有使党变为“小资产阶级农民党”的危险,结果使党犯了严重的关门主义错误,使党在狭隘的小圈子里苦斗,难以肩负历史的使命。
5.毛泽东首先在1927年后农村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正确对待和解决在农民中大量发展党员的问题,提出了从政治思想上教育农民出身的党员,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进而把他们改造成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重大任务,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里如何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课题,形成了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的建党思想;1937年抗战爆发前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又紧紧抓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党从秘密状态走向公开的历史机遇,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先锋队,提出了把党建设成为“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将一切愿意为党的纲领而奋斗的积极分子和群众领袖特别是大量优秀知识分子吸收到党内来,迅速壮大了党的队伍,极大地增强了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提高了党的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使党充满生机和活力,而且创造了整风这种全党范围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好形式,极大地提高了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水平,使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巩固,成为争取抗战乃至整个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是这样不断地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指导下,根据变化了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党的发展要求,创造性地解决了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积极推进党的建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使党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力量。
(六)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一社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有本质上不同,它具有社会主义因素,但是与社会主义制度有本质的不同。在生产关系方面,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不占主要地位;在阶级关系方面,在土地改革在全国完成以后,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在上层建筑方面,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和法律体制也尚未建立起来。在这样情况下,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目的就是为了改变新民主主义的生产关系,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道路。
2.由于目的明确,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1)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占绝对优势。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基本上被消灭,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
(2)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中国以后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也极大地支持和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
(七)执政条件下的党的自身建设。
1.中国共产党执政后面临的新考验。
邓小平在中共八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强调:执政党的地位,使我们党面临着新的考验,使我们的同志容易沾染上脱离群众和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习气,滋长骄傲自满的情绪,产生宗派主义倾向。
2.保持党的优良传统,警惕“糖衣炮弹”的攻击。
(1)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要求全党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建国后,我党在反对消极腐败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斗争,开展了整风、整党、三反等运动,保持了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作风,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3.反对官僚主义,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邓小平在中共八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强调贯彻群众路线,克服官僚主义。
(2)中共八大决定在全党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
(3)毛泽东、周恩来多次强调绝不允许官僚主义再继续发展下去。
(4) 1957年毛泽东在党员干部中强调要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执政党必须接受来自党内外的监督。
邓小平在中共八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强调:我们需要实行党的内部的监督,也需要来自人民群众和党外人士对我们党和党员的监督。无论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其关键都在于发展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发扬我们党的传统作风。
(八)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任何时候我们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2.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3.我们党既坚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照顾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这是贯彻群众路线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选自林代昭主编的《形势与政策备考指南》,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免费试用新浪15M任你邮 获数码相机、手机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