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名校硕士谈考研 > 正文

考研复习战略战术:政治必杀技

http://www.sina.com.cn 2002/12/27 10:45  新浪教育

  作者: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 孙智林

  大多数同学认为政治就是背,一直背到滚瓜烂熟就能拿高分。其实不然,政治跟数学、物理一样,有其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公式,只有吃透了概念,了解了原理,记住了公式,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轻松对付考试。

  所谓点,就是基本的观点、原理和范畴;所谓线,就是一章内容的联系;所谓面就是整个学科的内在联系。复习过程中要学会纲举目张,一连一串,使考察的内容了然于胸。

  大多数人只注重复习的全面性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却忽视了几乎可以决定自己命运的一点:答题技巧。在掌握知识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答题技巧的不同可能使总分相差10到20分。

  在考研科目中,政治是最让人头疼的一门课,特别是对于一个学工科的人。四本厚书往面前一放,挨个字将其读完也得几个月的时间,更不用说背了。好不容易硬着头皮背了一遍,回头一看,前面的忘得一干二净,只好再看一遍,但结果还是一样。几经折腾,背了四五遍,好像记住点什么东西了,拿出真题傻眼了,什么都不会做。

  没有经验的人开始大都有这种感觉。大多数同学认为政治就是背,一直背到滚瓜烂熟就能拿高分。其实不然,政治跟数学、物理一样,有其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公式,只有吃透了概念,了解了原理,记住了公式,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轻松对付考试。2002年的考研经验告诉我政治应该这样复习:

  关于辅导班和参考书

  现在市面上关于政治的辅导书可谓琳琅满目,各种辅导班也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令考研学子们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其实无论是参考书还是辅导班都是宁少勿滥。参考书方面建议同学们买两本即可,一本考点知识概要,一本习题册。

  就这几年社会上的辅导班来看,有暑期班、秋季班和冲刺班。大多数机构的暑期班和秋季班的上课内容是一样的,都是结合考研大纲将各个考点讲一遍;冲刺班主要是讲

时事政治,并根据这一年中发生的大事进行估题。建议大家上两个班:秋季班和冲刺班。只要是比较权威的机构就可以,但最好两个班上不同辅导机构的。

  时间安排

  政治复习的时间太早,边背边忘,浪费时间。时间太晚,临近考试手忙脚乱来不及。一个合理的时间安排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政治的正规复习时间一般为两个月。十一月份到一月份,从十一月开始对照秋季班的课堂笔记看考点。注意是看考点而不是背考点,将每一个考点真正理解(这一点后面还会介绍)。这一个过程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接下来是做习题。做习题的目的是进一步理解知识点,因此,做完每道题目都要认真思考一下该题涉及到什么考点,然后根据自己的问题翻开书的相应位置再熟悉一下此考点,并对照与此考点相关的其他知识点加以巩固。此过程大约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最后两周的时间做模拟题。要把做每一份模拟题都当成正规的考试来对待,给自己把好时间。大题千万不要只是看看便作罢,一定要将其规规矩矩地写出,最后对照答案找出自己的缺点以及遗忘的知识点,再回头看书。

  不同学科的复习方法

  在政治课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属于基础学科,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属于应用学科。对不同的学科,应该有不同的复习方法。

  1.基础学科

  (1)以学习数学、物理的方法学习政治。通过研究历年的考题,我们可以发现,基础学科考查的不是对概念的单纯记忆,而是需要根据原理、概念对社会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判断分析,因此对于基础学科采取简单的死记硬背的复习方法是行不通的。先让我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物理的:当我们学到加速度时,我们首先得搞清楚什么是加速度,真正弄清楚加速度的含义,然后将其背得滚瓜烂熟,这时我们便可以做题目了,这样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关于加速度的题目,只要套一个公式,方便之极。

  政治有自己的知识体系,有自己的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公式,同样,我们可以吃透其概念,了解其原理,记住其公式,得心应手地应付各种各样的题目。

  (2)复习过程中注意点、线、面的结合。所谓点,就是基本的观点、原理和范畴;所谓线,就是一章内容的联系;所谓面就是整个学科的内在联系。复习过程中要学会纲举目张,一连一串,使考察的内容了然于胸。例如在复习到马哲的各种理论时,下面的概念要联系起来记: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宿命论与唯意志论,反映论与先验论,唯理论与经验论,决定论、非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将所有的这些放在一起搞清楚了以后,就可以应付自如。

  2.应用学科

  应用学科的复习与基础学科的复习不太相同。应用学科的知识点非常分散,而且相互之间没有逻辑的联系,但它也不是毫无规律可寻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革命史有许多相互覆盖的地方,因此复习时要以史为线索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活的灵魂。要特别注意毛泽东发表的几篇著名的文章,没有必要把文章都看一遍,但是要知道每一篇文章的考点,对此一般的参考书不会提及,如下是我复习时边做题目边总结的几本书:

  

  等等。另外还要特别注意毛概中的数字,如三大法宝、三大灵魂、三大纪律等等。

  对邓小平理论的复习要特别注意当年发生的一些国内外的大事,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很快,新内容和新经验多,所以历届考试中这部分的内容修订最多,而这些新修订后增加的知识点命题的机会也多,有时甚至是当年的论述题或材料题的考查内容。

  大题的答题技巧

  大多数人只注重复习的全面性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却忽视了几乎可以决定自己命运的一点:答题技巧。在掌握知识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答题技巧的不同可能使总分相差10到20分。政治的考研试卷中大题的分值占百分之六十,而实际上大题也是技巧性最强的题型。下面向大家介绍大题答题四步曲:

  第一步:仔细审题。找出本题目是关于哪个学科的哪个章节,在草稿纸上写下此章节内所有可能与本题有联系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大多数题目是跨章节,甚至跨学科的,要注意思维的发散性。

  第二步:解释每一个概念并写出原理的基本内容。如果自己写出的相关概念太多,则视试卷留出的空白捡重要的写,解释概念和原理一般不要超过本题答题空间的二分之一。什么?太多了?不要怕,答多了不扣分。但要注意答题时每个概念和原理要作为一段,字迹要工整清晰。好了,本题目分数的一半你已经拿到了,下面进行第三步。

  第三步:联系实际。如果本题是论述题,则根据本题联系实际中的一些现象,给出评价;如果本题是材料题,则材料就是实际,指出材料中的一些问题,也就是将材料用你学过的关于政治的术语再复述一遍。这部分一定要有,而且要作为一个段落,如果字迹工整的话,即使这一段答得驴头不对马嘴,至少也有两分。

  第四步:总结。这一部分是绝对送分的,但也要有技巧。要将其作为一个段落,如果此题是论述题,则将整个题目再复述一遍,不要忘了在前面加上一个所以;如果此题是材料题,则提倡材料中好的做法,批评材料中坏的做法。

  上面的四步中好像没有提过辨析题,其实辨析题就是一个分值较少而且需要判断的论述题,除了判断以外,上面的四步同样适用。但要特别注意的是辨析题的判断,千万不要盲目的说其对错,例如一些题目的前半部分是对的而后半部分是错的,有的题目说的不全面,这些都要指出。如果答大题时你能熟练地按上面的四步做,那么恭喜你,大题方面你至少可以比相同水平的其他人多得n分,不信?你看:

  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说明"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的关系及其重要意义(2002年政治试题重中之重)。

  首先仔细读题目,题目中已经告诉我们是用马哲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几章的原理,而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邓论中的内容,因此要考虑将两个学科结合起来答题。表面上看题目中有两个基本概念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联系到马哲,以德治国便是是道德问题,是上层建筑;以法治国便是法制问题。如此以来,此题需要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道德,法制,以德治国,以法治国,上层建筑,道德与法制的关系,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然后联系实际,这一步没关系,只要稍微写两句而且字迹工整便不失大格。最后总结,好像这里把题目重抄一遍不顺口,其实只要稍微一改便行:要把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下面我们看一下标准答案: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道德与法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区别表现在:

  道德的概念;法制的概念;道德与法制的关系。

  2)历史唯物主义又认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的法律和道德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经济基础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3)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又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以法治国的概念;以德治国的概念;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4)把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紧密的结合起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怎么样,是不是感到大题的简单了?

  上面是我总结的几条关于政治考研的技巧,如果你能真正掌握它,不好意思,你的政治考研分数再也没有希望低于70分了。(作者系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2002级硕士研究生)

  作者小传

  本科就读于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2002年继申请保研、出国未果后,利用仅剩下的一个半月的时间以总分384分的成绩考取本校研究生。

  本文选自桑磊主编的《中国名校硕士谈考研》丛书之《考研战略战术》,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任何媒体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