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急!有谁知道某某银行的违约金是多少吗?春节前就要我签协议了,请哪位知情的大虾(网友对网络爱好者的昵称)帮帮忙……”近日,不少这样的消息出现在了各大校园的BBS网站上,大学生没和单位签约,先问违约金成了校园里的一件奇怪事。
笔者通过bbs留言联系上了其中一位署名为“你到底要不要我”的大学生,这位姓沈的交大大四学生告诉笔者,最近他为签约伤透了脑筋:已经拿到录用通知的那家单位要求在年 底就要他签约,而另外两家中意的单位还在面试中,是“签约”还是“不签”让他头疼,放弃这家不错的单位太可惜,可他还是想再找找有没有更好的单位。最后他选择先和这家单位签约“保底”,如有更好单位再毁约。为了把握毁约带来的“风险”,他到处打听这家单位的违约金。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像小沈这样的同学为数不少,“毁约心态”已经在求职大学生里开始蔓延。他们大多由于用人单位要求年底签约,于是在选择余地很小的情况下,做好了先签约再毁约的准备。为此,他们把毁约当作了一个程序来操作,并且仔细地衡量其风险和成本。
同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徐迅对此认为,大学生求职不能抱着“毁约心态”,更不能搞这样的“程序化操作”,大家都这样搞会给就业造成太多不必要的动荡;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求职中考虑到毁约的成本,也反映出大学生在求职中的“维权”意识在加强。(实习生王亮)
免费试用新浪15M任你邮 获数码相机、手机大奖
投票华语榜中榜,与众巨星欢聚得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