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名校到名企我始终走在不同的光环和羡慕的眼光中。在成长的路上,父母始终给我最大限度的支持和选择前行道路的权利,但是今天当我告诉他们决定辞去现在的工作,赴北美继续留学深造,第一次在我们之间产生了分歧。
“出国”对于我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早在初二暑假,新加坡南洋女中和国立华侨中学与上海几所重点中学进行教育交流,很有幸地在众多报名者中,当时就读于女中的我被 新加坡南洋女中录取。还记得当年得知自己可以出国学习,兴奋得一夜未眠。可是谁都没想到,提早读书的我因为未满16岁而不得在无监护人陪同的情况下离境。高中即将毕业时,定居美国的亲戚建议我到美国接受高等教育,但终因不舍放弃交通大学的一纸录取书而再次取消出国留学的计划。
四年的大学生活让学商的我懂得了如何用犀利的眼光来看待别人和自己,用更商业的角度衡量市场并寻找自己发展的方向。在我眼中,上海是个比纽约拥有更多商机的地方,而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我觉得自己能很快读懂这个城市每一点一滴的变化,兴奋之余又倍感力不从心,这便是促使我决定出国留学的原动力。
毕业后我顺利地进入了一家通信业巨头、世界五百强公司的战略市场部。作为人生新起点的第一步,我想我是成功的当然也是幸运的。大公司拥有难以想象的严格制度来规范每个员工的工作态度,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学会用最优方案处理每件事,以最平和、冷静的心态处理突发事件。在这里我受益匪浅并飞速成长。
两年后的今天,当我用肯定的口吻告诉父母,自己决定赴北美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已获得纽约理工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他们都投上了反对票。父亲认为辞去工作做回全职学生产生的机会成本太大,而母亲则无法接受我对公司的“不忠”。但是我并没有就此放弃,因为我能说服自己又未尝不能说服父母呢?!
MBA课程被很多人骂得一文不值,甚至有人开玩笑地说:“招人一定不招MBA。”但我还是毅然选择了MBA财务、金融课程进行再深造。其实所谓的反感源于最初太多人对MBA的盲目崇拜而产生的逆反心理。MBA和所有普通课程一样,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爱好是否合适读这门课程。记得中欧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刘吉先生曾经这样评价MBA课程——“如果说每个人都要登上同样一座山,那么MBA课程给你提供的是登山所必须了解的知识,需要带的工具和如何用最优方案爬山,但最终爬山的还是学生自己。MBA不是神话,但可以教育出能创造神话的学生。”
出国留学不是赶时髦更不是万人皆适用的万金油,“海归”对于现在的用人单位已失去其魅力。决定出国完全是经过冷静的考虑和仔细的权衡才作出的决定。从实际角度出发,大公司的人事制度是阶梯型的,当你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学历的限制将会成为你在公司继续发展的障碍;同时国外公司始终戴着有色眼镜,“金三角”里的蓝眼睛、高鼻子无处不在,即使在外企大力实现本地化的今天,高层管理人员仍是香港人和早期“海归”派的天下。作个不恰当的比喻,海外留学的经历或国外高校的学位就像一件礼服,事逢“晚会”你必须正装出席,不是吗?从我自己的角度出发,两年的工作经验使我学到了很多课堂里不曾学到的知识,但是它们就像撒在地上的豆子,凌乱而没有章法。我需要学习一种方法,来整理这些从实践中学来的一片一片的知识,使它们更有逻辑性。也许你认为我是为了“镀金”而选择出国,那么你错了,因为国内的优秀高校足够培养一个优秀的人才。走出国门,接受更多先进管理知识,我相信站得高一定能望得远,真正的金子不需要“外衣”。
如果人生分成两部分,那么40岁前我选择“不犹豫”,40岁后我选择“不后悔”。今天我不犹豫地选择出国留学,那么你呢,也准备好勇敢地选择前方的路了吗?(特约撰稿/彭麟媛)
新浪天堂隆重发布,百万玩家迎接公开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