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招聘会2万学子挤爆棚 防暴队维持秩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02/17 10:25 信息时报 | ||
专题撰文/本报记者薛冰 新闻提要 广州赛马场昨天迎来了新春后首场大型综合性招聘会,200多家企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万多名高校毕业生,因为入场人数大大超出了预想,主办方不得不临时调动大量公安 特点一 人潮涌防暴队撑场面 昨天上午9时,所有经过赛马场站的公交车几乎都成了“学生专车”,黄埔大道两边的人行道上也到处行走着匆匆赶场的学生。进入赛马场内,只见近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毕业生在售票处排起了长龙,而招聘区内更是人挤人涌。 为了疏散部分应聘者,主办方不得不将原本10元一张的门票提升到20元一张,但仍不起作用。到9时30分左右,售票处突然出现少许混乱,一群学生挣脱管理人员,向售票处的一扇防盗门用力冲去,致使防盗门被挤坏,主办方不得不增加警力维持秩序,并于10时左右宣布停止售票,将招聘会分成上下午两场举行,下半场到下午1时重新售票。 但心急的学生们并不服从管理,纷纷从距离招聘现场数百米的环形围栏外翻入,有的学生仍然不肯离去,滞留在偌大的看台上等候,黑压压的人群将入场口围个水泄不通,为了避免危险事件发生,主办方曾一度打电话要求增加防暴警力支援。 特点二 应聘者现场收效甚微 招聘场内,200多家单位的摊位前围满了一脸茫然送简历的学生,使用人单位桌台前的简历堆积如山。记者随即采访了几名前来应聘的学生。 华中师大中文系小张他说,早上8时左右赶到场内,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才应聘到一家并不出名的公司,但因为人太多了,根本容不得细谈,能不能起到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小张尽管年前参加了多场招聘会,但都没能落实单位,学院今年100多名毕业生,只有2人与用人单位有了就业意向,其他的都还在“漂”,原想着利用这场最大型的招聘会好好落实一下工作,谁想到竟来了这么多竞争者,在人群中穿梭几个小时好不容易看重一家单位挤到摊前,可与用人单位谈话时间“还得按秒计算”,看着自己的简历塞到如山的简历堆中,那种担心可想而知。 天津南开大学一名研究生转了一个上午竟然一个简历都没能投出去,看来只好老老实实地到事先想好的天津社科院去工作了。 特点三 应聘者多是省外高校生 记者发现大多数应聘者均来自外省高校,有的甚至从东北赶来,而广东本地高校的学生则相对较少。对此,主办方分析认为,广东先后举行的多场专场招聘会分流了不少本地生源,而广州每年一次的这场年后大型招聘会又已在全国形成一定知名度,因此每到这一时间,全国学生就会纷纷来赶场,使得应聘者大增。 广东几所高校的学生表示,这种大型综合性的招聘会收效太低,一个专业适合的单位全场仅有一两家,但在专场招聘会上效果则不同,用人单位往往比较对口,选择的余地也相对大些,他们希望主办方能多举办几场专场性的招聘会。 特点四 老人为女儿连夜赶来 为了能让在南京邮电学院学习的女儿专心读书,一对来自广西的6旬老人专程于前天晚上乘长途汽车赶来广州,只为能帮女儿投上一份简历。 记者看到,早早赶来的老人一头大汗地挤到摊前,好不容易说服用人单位给了一份“用工申请表”之后就喜滋滋地坐在一边填起来,一张表足足填了半个多小时,边填边不时参照着孩子事先提供的“简历”,那份执着和认真让不少年青人感动,可他们又怎会知道,这张表将会混同在上千份就业表中,能不能发挥效用还很难说。 专家建议应多组织版块式专场 中国南方人才市场管委办副主任王世华就此表示,昨天蜂拥南下的人潮让主办方始料未及。王世华认为,解决招聘会“一窝蜂”现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实现“版块”模式的招聘会形式,同时建立一种长期性的委托推荐机构。 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广州有必要成立一个协调机构,组织“版块式”的专场招聘会,即在每年的大型招聘会举办前夕,由省劳动厅、人事厅、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广州市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等多家单位汇合在一起举行分块招聘会,比如面向银行、石化、税务、技监等中央直属单位就由省教育厅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举办招聘会,面向医药等具体执行单位就由市人才市场等举办,而陶瓷类的专场则由佛山市的人才市场举办等。 另一方面为了减少大学生疲于奔命的现象,用人单位应该早早把每年的用工需求信息公布出来,使企业用工透明化,这样学生和学校事先有所准备,从而减少招聘会上的压力。 □相关报道 寒假不回家炼身拼职场 本报讯(记者林庆国)找工作除了比拼智力之外,也要比拼体力。这是记者近日在广州各大高校走访时采到的“经验之谈”。 中大管理学院的小骆前几天从家里返回学校后,这一周连续奔跑在佛山、南海、顺德几个招聘会,同时还要到赛马场和番禺试试。由于中山和南海的招聘会同时举行,分身无术,小骆只好对其中一个“忍痛割爱”了。小骆称,他由于平时注意锻炼身体,这几天奔波下来还可以支撑住,而有一些女同学连续赶场后,都觉得疲惫不堪。 小骆说,他参加招聘会只是投递简历而已,等到用人单位预约考试和面试等等,又要在珠三角“连轴转”。据悉,很多大型企业的考试题目都比较难,考试强度很大,没有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肯定要在应聘中败下阵来。 据悉,寒假期间,为了求职,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在校园内积极进行体育锻炼。 不良公司引诱高校学生兼职 不少学生看了校内张贴的招聘兼职广告去应聘才发现是陷阱 本报讯(记者薛冰 实习生施融)前天起,广州部分高校开始新学期的报到注册,然而社会上一些公司却抓住这一时机,在校内大贴招聘兼职的广告,而当记者按照广告上提供的地址前去暗访时,却发现大多是带有欺骗性质的不良公司,学生们纷纷“中招。”昨天记者在广工学生宿舍楼道上看到这样一张广告,“高校招聘兼职:因本公司业务发展急需一批兼职人员,有进取心,吃苦耐劳者优先……联系电话13×××450108”。 根据学生反映的情况,记者试着拨通了兼职广告上的电话,询问公司状况和地址,一名男子在接通电话后神秘表示,要记者亲自前往一趟,电话里说不清,并说要记者在广园路附近的柯子岭车站等候。按照对方要求,记者于下午2点准时赶到车站,果然见到一名男子自称是公司负责人,东拐西转的将记者带到一套居民住宅楼前,从阴暗的楼道里望去,室外没有悬挂任何公司名称标志。室内是一间三室一厅的套房,房内除放置两张简陋的小床外,没有任何多余的物品,大厅内连张像样的办公桌都没有。 听说记者是来兼职的学生,屋内的3名男子十分热情地说,这间住宅是某知名公司的一个营销点,边说边拿出一沓该公司所生产的化妆品保健品宣传单,进行一番产品介绍,又拿出几种产品进行了产品演示,说明其产品相比较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优越性。接着又由一个据说是该公司“重量级”人物进行公司结构以及人员晋升的讲解。 最后,公司的一名营销人员切入了“正题”:即每个加入该公司的学生或社会人员要交纳入会费60元,然后拥有一张购买其公司产品的八折优惠卡,再用这张卡购买公司产品卖给其他人。而每发展一个人进入传销组织也会得到相应提成。加入公司的人员定期由公司进行培训,而且每堂课也要收费。至此真相大白。记者好奇地问道:“为什么在校内贴的广告上不写明是传销公司?”一名负责人回答:“现在人们一听说传销二字就害怕,想找也找不到人。”记者问道:“从广告贴出到现在,广州有多少高校学子来应聘?”对方随后说道:“因为刚贴出来只有二三百人。”但他同时告诉记者,他们长期面向高校学生招聘,在广外、华师、广大等高校都曾贴出招聘广告,目前全广州加盟的学生足有5000多人。 部分高校主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就此表示,现在已经开学,会对此事加强管理,同时也会提醒学生多加注意,不要轻易被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