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如何签一份成功的就业协议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04/15 11:16 北京人才市场报 | ||
编者按:4月,正值毕业生签约热季,如何签一份成功的就业协议书,正是学生们最为关切的问题。本报特约了有丰富就业指导经验的中国人民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文书锋老师撰文,助你走好最后关键的一步。 每年的春天,对于大学应届毕业生来讲,却正是收获的季节。十载寒窗苦,一朝定终生。择业是人生重要两“择”(另一择是择偶)的第一择,意义当然重大。经过几个月的求职 首先,毕业生还应对用人单位做一次全面了解。在求职面试阶段,毕业生大多已对单位做过一番了解,但那时的了解是片面而不足的,是有侧重的。因此,签约前仍需补充了解单位的全面情况。重点在于了解单位现职人员的待遇情况,包括不同学历层次、不同资历人员的待遇标准,同时,还要与前期单位招聘人员介绍的情况进行比较。有许多毕业生因为忽视了这个环节,直到毕业报到后才发现许诺与实际的差距太大,要达到许诺的标准还要等上好几年或只有工作达到很高标准的少数人才能获得许诺的待遇,但此时已经进退两难。实际上,近些年来,越来越多单位的薪酬待遇是与到岗后的工作表现和岗位挂钩的,而且这两者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此,毕业生在待遇方面更关注的应是定薪与加薪的机制。另外,毕业生也应对单位的用人理念进行了解。看看用人单位是否真正重视人才,能否做到以人为本、注意把企业的发展与人才的发展结合。具体内容包括是否提供发展机会,是否有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计划与机会,是否鼓励员工深造等等。 同时,毕业生还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一番认真思考和盘点,也就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这个词在国内出现的时间还不长,高校虽然大多已设置了就业指导部门,但离提供成熟的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尚有时日。因此,现阶段毕业生自己要用更多的精力来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面试前毕业生考虑的是怎样被单位看中,唯一的目的是向单位成功地推销自己,但到签约时,角色已经转换,必须要考虑单位是否适合自己,而不是像面试前重点在于挖掘自己以使自己显得恰好符合单位的需要。第一点要考虑的是自己对职业的“终极”理想,第二点要考虑的就是在哪个候选单位的工作经历将更有助于实现这一理想。哈佛大学的一项追踪研究表明,没有明确目标的职业生涯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实际上,只有4%的人能获得成功,而他们所以成功的共同点都在于他们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早早确定明确的目标,并且始终坚持。因此,签约前的这种思考是非常必要的。 签约对于毕业生无疑是一种唯一性的抉择,有很大的机会成本。他们最痛苦的是最想去的单位总是迟迟不定,而愿意去但不是最想去的单位却又催得很紧,越来越精明而“可恨”的用人单位偏偏还要在接收函上加上一个短短的期限。等后面那个,又必然错过前面这个,签了现在这个又意味着要放弃可能更好的后面那个。在这个问题上,无疑是没有最优选择的。实际上,最后来临的往往不是最好的,麦穗理论和次优理论早就告诉我们要做理智的决定并不难,满意就好。而要满意,则一定要在全面了解用人单位的基础上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只要单位的工作能与自己的职业生涯较好地结合起来,就不失为一个理想的决定。 在签约时,还要注意以下两点细节。一是户口问题。毕业生到家乡以外的单位就业,单位首先应承诺解决当地户口,然后在签约前或签约后要到当地政府人事部门为毕业生申报户口指标,如在京就业要到北京市人事局或国家人事部等单位申报“进京户口指标”,到上海就业要到上海市教委申报“进沪指标”等。指标获批后政府人事部门会发一份给学校的接收函,毕业生应提醒用人单位办理此项手续并及时索取。二是存档问题。毕业生应提醒用人单位签约时提供详细的存档机构及其地址。民营企业一般没有人事权,而是委托当地政府人事部门设置的人才中心等机构代管档案,越来越多的国有单位也将档案保管事务转移到人才中心代理。为了不影响毕业生按时报到并办理相关手续如各类保险等,毕业生有必要提醒用人单位提供正确而详细的档案转寄地址。 做到了以上几点,相信毕业生一定能签订一份满意的就业协议书。(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就业中心主任文书锋)
订新闻冲浪 关注重大事件 新浪万千新闻任你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