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高考作文制胜技法 > 正文

第一关 了解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轨迹

http://www.sina.com.cn 2003/05/20 13:41  新浪教育

  1997年作文命题分析

  1997年的高考作文仍然采用一小一大的形式。试题提供了三则材料。材料1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1千米外的学校上学,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高中一年级,一背就是6年1000多个日子。小作文要求根据"材料1"描写小新背同学小牧上学的情景,属于情景作文。写作本文并没有多大的难度,但粗心的同
学往往忽视题目要求,不能准确把握材料以及注意事项中提供的信息。写作本文要注意的,首先是表达方式。题目要求描?背同学上学"的情景,这就确定了本文只要求写一个描写片断,不要求叙述一件完整的事,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写成了以记叙、议论或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就不符合文体要求。其次是写作重点。题目要求有两个重点,一是"重点写小新",二是"重点是行动描写",同学们在行文中必须扣住这两个重点,如果重点写成了小牧,重点写成了环境描写或心理描写,也不符合题目要求。在进行行动描写的时候,应着重展示人物的行动过程,而不应仅仅是行动的开始或结束的情景。行动描写要具体、形象,即应围绕小新如何背同学上学,写出一个场景,展示一个画面,并且所写的场景或画面应是六年中的典型的一幕。第三是字数。洋洋洒洒写成一篇有记叙有描写有情节的文章,同样不符合要求。第四?注意"事项中的相关信息。其一,想象要合理。想象合理,指情景设置合理,人物的行为动作等描写合理。其二,要求通过人物的行动描写,表现人物"助人为乐"的思想品质。

  大作文要求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材料2":某杂志社作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材料3":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本年的大作文仍是供材料作文的形式,这种形式对同学们来说可谓驾轻就熟,但是真正写好并不简单。首先是立意的角度,亦即观点的提炼。按照单则材料作文的思维模式,审题立意的一般步骤是:认真阅读材料→提取重要信息→找出最佳角度→准确提炼观点→联系实际论述。多则材料作文的一般步骤与之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观点的提炼上。多则材料供料作文在提炼观点时,必须对所提供的各则材料,先逐则分析,再比较分析,最后综合分析,归纳提炼出恰当的观点。多则材料作文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准各个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全面、准确、周密的分析。这考查了同学们综合思维的能力。

  其次是对题意的理解。题目要求"把'材料2'和'材料3'结合起来思考",也就是同学们在确立论点、进行论证时,不能只取一则材料而置另一则材料于不顾。如何把"材料2"和"材料3"结合起来,找出这两则材料的内在联系点,可以从两方面思考:其一,可以把"材料2"中的"赞赏者"和"材料3"中的"不少人"视为两类人,这两类人在是否帮助人的问题上表现出的认识上的差异或对立,是两则材料的内在联系点。其二,可以把"材料2"中的"赞赏者"和"材料3"中的"不少人"视为同一类人,那么,在这类人身上存在着自身认识上的矛盾和对立(即他们既认?帮助人"值得赞赏,又认为"不帮助人"于己有利)以及认识与行为的矛盾和对立(即在思想上认为"帮助人"是值得赞赏和提倡的,在行动上却不愿去"帮助人")。这同一类人在是否帮助人的问题上所表现出的认识上或行为上的矛盾和对立,也是两则材料的内在联系。

  第三是论证过程。论点的提炼或论证过程的展开,均应兼顾两则材料。至于切入角度,选择任何一则材料均可,但一定要结合另一则材料。在论述中要有分析过程,即在把论点和论据摆出的同时,充分地揭示出二者之间的联系。这不仅是一种论证方法的运用,更体现着一种逻辑性的思考过程。联系?实际"事例一定要与论点紧密相关,而"联系恰当"则是指选取的生活事例与"材料2"或"材料3"直接相关,可以从中抽象出论点或能从一方面去证明论点。

  1998年作文命题分析

  1998年的高考作文仍然采用一小一大的形式,也是材料作文。小作文《妈妈只洗了一只鞋》根据所提供的开头和结尾,补写中间的内容。这篇作文也属于情景作文,它考查了同学们三个方面的能力:第一,认识能力。洗鞋的过程巧妙地蕴含着较强的思想性,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从生活实际,待人处事等方面去合理推断。第二,想象能力。文章首尾设置了一个情景,中间为同学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同学们可以尽情地驰骋想象。第三,表达能力。文章要求叙写片断,在描写方面没有限制,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借助语言对话、心理活动、动作神情等多种描写方法,合理构思,完成补写的情节,使前后衔接自然。

  写作本文的关键在于细致认真地审题,领悟试题所设置的情景,根据题目中的明显信息,准确地捕捉情景中蕴含的隐含信息。隐含信息,是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不易让人感知的信息,这类信息容易被同学们忽视,而正是这些信息,往往蕴含着命题者的真正意图。?妈妈为什么只洗了一只鞋"、"鞋该由谁洗"没有明确说明,这个洗鞋的过程就有一种隐含信息。准确地捕捉到了这些信息,挖掘出更深层的内涵,合理地推断和构思,才有可能写出令人满意的文章。

  1998年的大作文,较之往年而言,有两个明显的变化,即在内容上,选题的自由性较大。题目只限定了一个内容范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话题",要求同学们针对"现今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差异较大,有的像鸡蛋壳那样脆弱,有的却很坚韧"的现象,从《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和《战胜脆弱》两个文题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情况的题目,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同学们在选择时也可以两个题目都不选,另拟一个适合表现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题目。在形式上,淡化了文体要求,只要不写成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都行,同学们可以"任意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几种表达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这两个变化,体现出了高考作文命题的灵活性和自由度。这样的要求,在考场这个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给了同学们相当大的选择余地和自主权,给同学们放开了捆绑着的手脚,有利于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也有利于同学们在行文时直抒胸臆,张扬个性,更有利于同学们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发挥。

  当然,"不限制"不等于"没有限制","宽松"不等于信马由缰,要注意到,在"不限制"的背后还隐含着种种"限制",如"选择适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的题目","内容是关于自己心理承受能力的","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等等。如果在写作中用了第三人称或第二人称,或者不是写自己的心理体验或感受,就不符合要求了。

  1999年作文命题分析

  1999年的高考作文较之1998年,改革力度更大,开放程度更强,限制条件更少,同学们可以更自由地展开想象,发表见解。就形式而言,从1995年到1998年,连续四年都是一大一小形式的给材料作文,1999年是给材料写一篇作文。就文体而言,1998年是"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1999年是"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这等于说,小说、戏剧也可以进入考场作文。就审题范围而言,题干要求"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范围,写一篇文章",题后"注意"中提示:"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内容只要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关就符合要求"。就写作角度和写作方法而言,"注意"中提示:"具体的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如编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等等。"

  从1998年开始,高考作文命题同此前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标志就是出现了"话题作文"。从材料作文到话题作文,不仅仅是命题形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高考命题改革指导思想的转变,它体现了高考作文命?减轻审题的难度","不为难学生"的原则。所谓话题作文,就是同学们将命题者所给的材料作为自己作文内容的范围或由头而作文,这"所给的材料"或是叙述的某个事件,或是设置的某种情境,或是描写的某种场面,或是提出的某个论题,或是说明的某个问题,这"范围或由头"就是话题。话题作文同以往的材料作文相比,其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话题作文更有利于发挥同学们的创造力。给材料作文也叫"命意作文",命题者给出一则或多则材料,让同学们理解材料,从中提取论点进行议论,在议论的时候,始终不能游离材料,甚至有人还规定,必须把所给的材料用到文章中去,否则扣分。这种作文形式对同学们有种种限制,文体也仅限于议论,不利于发挥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话题作文则不同,在审题上它更加宽松,在内容上更加宽泛,在文体上不加规定,同学们可以自由地展现自己的写作水平。

  1999年的高考作文,就是典型的"话题作文",其特点有三:第一,只规定了作文的范围。"内容只要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关就符合要求",只规定范围而不规定题目,方便了同学们在这个范围内选写自己最熟悉的内容。第二,扩大了文体范围?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有文体要求而不规定文体,方便了同学们除诗歌外,选用自己最拿手的写法。第三,具体内容和写法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编写故事,这为爱好文学、长于写记叙文的同学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可以发表见解,这为一些关注社会、长于写议论文的同学提供了发表见解的机会;可以展望前景,这为一些喜欢探秘、富于想象的同学提供了驰骋想象的空间。这样,在"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范围内,无论具体选择哪些内容、哪种文体、哪样写法,都会反映出同学们各自的生活体验、思想修养、科学素质和整体写作能力。

  2000年作文命题分析

  2000年的高考作文仍然是话题作文。试题设置了一个情境: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位学者出了一道题,四个图形(圆形、三角形、半圆形、不规则图形)符号中,哪一个与其他三个类型不同,由于标准和角度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要求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000年的高考作文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作文话题的范围很宽泛,题目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开放性。

  试题在设置了情景后又作了这样的提示:"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这段提示有两个因果推论:由于世界是千变万化的,因此,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也是题干的关键语句,扣住这些语句,同学们可以追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原因,可以寻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方法,可以阐发"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意义,可以叙写"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启示等等。总之,"只要与学者的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

  (二)文体完全放开,把往年"除诗歌之外"这最后一道障碍也取消了。

  在表达方式上,可以记叙为主,也可以议论为主。在写法上,可以记叙经历,可以编述故事,可以抒发感情,可以发表议论,可以展开想象,这样,有利于同学们发挥自己的优势。

  (三)鼓励创新。

  这体现在评分标准上。前几年作文评分实行分项分等评分,2000年按"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块给分。基础等级50分,旨在重视基础;发展等级10分,旨在鼓励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话题内容宽泛,文体自由,限制性小,但并不等于每个同学都可以写出一类的文章,这除了要看同学们在结构文章、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之外,重要一点是看同学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即对试题所提供的话题在思想内容上的理解。关于对该话题内容的理解,湖北省高考语文阅卷业务组组长、华中师范大学刘九洲教授是这?解读"的:

  对"话题"应从三个方面去解读:其一,这个话题隐含着哲学认识论的思想。它强调的是:人的认识具有多样性,对人的认识的单一性持否定态度。其二,为什么人的认识具有多样性,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历、生活环境、社会背景、人文素质(包括思维方式或认知模式、知识背景等)不尽相同,这就导致其看问题的角度不尽相同,对问题的认识、理解及其解决方法也不尽相同,因而其结论也不尽相同。其三,人的认识之所以具有多样性,其实与事物存在的状态有关。事物是千差万别的,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导致事物的本质并不相同。既然人的认识对象是丰富多彩的,那么人的认识的结果也应当是丰富多彩的。

  综上所述,考生针对"话题",从如下几个方面去描述、议论都是可以成立的:其一,直接描述人对事物认识的多样性(讲述一个认识过程,这个过程表述的中心意思就是人的认识是多样的)。其二,站在哲学认识论高度回答为什么人的认识是多样的。也就是说,把人的认识的多样性当做一种现存状态,然后以此为议题展开议论(这是从人的认识规律的角度去立论的)。其三,对事物多样性的存在状态,包括其外在表现样式,内在本质(或作用、功能),予以描述或议论,其描述过程或议论都贯穿着一个中心意思。就是:事物的多样性的存在状态是人的认识角度或方式的多样化的基础之一(这也是从人的认识规律的角度去展开描述或议论),因为它间接回答了为什么人的认识具有多样性。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只要考生的感想或描述、议论的由头来源于材料,就不能视为离题。

  这段话,是2000年湖北省高考作文评分的原则性指导意见,也可以作为我们高考作文复习备考时参考。

  2001年作文命题分析

  2001年的高考作文试题是根据一则寓言作文: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工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掉一个背囊方可安渡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工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或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诚?的范围之内。

  2001年的高考作文沿袭了2000年的形式,还是话题作文。特点之一是延续了"开放的话题"这个思路,但在内容上有所限制(必须在"诚信"的话题内,2001年是"只要与学者的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防止了2000年作文由于题目开放性太大,以致出现的一些宿构现象。体现了作文考题"在开放的前提下加大限制性","主要是内容上的限制"(张伟明《2001年语文科〈考试说明〉修订的几点说明》)的指导思想,只让同学们在题目要求的范围内构思,在限制的前题下开放思维,这样,既能使作文优秀的同学施展才华,脱颖而出,又防止了猜题押题宿构现象。特点之二是注重对同学们思想道德水平高下的考查。"诚信"的主题,从大处讲体现了社会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美德,体现了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以德治国"的要求,从小处讲则是个人为人处事的原则,也贴近同学们的生活。这个美德在高考考题中提出,是为了给社会和我们青少年一个正确的导向,净化人格,树立崇高的品德,让我们青年与社会脉搏一起跳动;因此,2001年的作文命题应该说是对淡化德育、忽视道德品质教育的应试教育的否定,是对选取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健康的道德观、价值观的呼唤。从写法来看,依据试题的提示,"诚信"作文题,可以从经历、体验、感受谈诚信,可以从看法和信念谈诚信。对于平时道德品质较高尚又有崇高追求的同学就会有话可说,很好地谈论这方面的想法。这也符合"考生可以根据材料所提供的内容,或联系实际,或发挥想象,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可以自己选择文体,或议论,或记叙,叙谈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使考生在写作上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张伟明《2001年语文科〈考试说明〉修订的几点说明》)的指导思想。特点之三是张扬个性,鼓励创新。"今年命题与去年命题相比,都强调考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但今年的命题对考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张扬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表现在发展等级的评分标准上。今年的发展等级评分,以一点突出者来评价考生的个性特点,在给分方面按等评分,直至满分。这种评分标准,就表现了尊重个性、倡导创新的精神,鼓励考生在思想、语言、写作技巧等各方面的发展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所以今年的作文在做人和作文方面实现了较好的统一,表明高考作文命题的积极导向性。这种导向性强调的是素质教育,最突出的就是在做人和作文双向需求上的全面、完满的结合?(《做人讲诚信,作文讲创新--特级教师甘德炎谈今年高考作文》)

  关于2001年的高考作文,我们想引湖北省高考语文阅卷业务组组长、华中师范大学刘九洲教授对该话题内容的"解读"以及评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来加深理解,或许对同学们的作文复习备考有帮助:

  一是正确理解试题中寓言的寓意。"人生有弃有取",应弃之所应弃,取之所应取,"人生有失有得",应失之所当失,得之所当得。二是正确理解试题规定的话题。本题属"材料加话题"型的命题。"诚信"这一话题,是命题者对话题材料进行抽象、取舍的结果,也是对考生写作内容的限定。三是正确理解"诚信"的内涵。1. "诚信"属于道德品质的范畴,对它的含义的认识、判断以及所采取的态度,主要限于价值世界之内。2.对"诚信"的态度,无论抛弃与否,都涉及价值取向问题。正确的态度是:肯定诚信,否定抛弃诚信的思想和行为。3.切入角度大致有三个:可以从辨析"诚信"入手,其目的在回答什么是诚信,揭示其含义及其对人生的意义、作用等等。可以对抛弃诚信这种行为进行认识,涉及如何对待诚信的问题;还可以将以上两个角度结合起来写。四是正确理解"感情真挚"的要求。感情真挚是指作者在情感表达、展示的过程中做到:1.具体而不空泛;2.真实而不虚假;3.自然而不做作。五是正确理解"文体自选"的要求。考生可以自由选择文体,写成诗歌,戏剧之类的作品,亦应正常评分,无论选用何种文体,都应符合所选文体的写作要求。六是正确认识两个评分等级的关系。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不-定是对应的关系,应分别进行评分,基础等级为四类的文章,在发展等级中可不给分,基础等级为一、二、三类的文章,应根据发展等级的12个评分点,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七、正确判定基础等级的等次。在确定基础等级的等次时,应以题意、内容、语言为重点,全面衡量,防止仅以内容、形式的某一点片面决定类别。对于"跨类"的文章,尤应权衡主次,合理确定类别;对于抄袭、宿构的文章,应报请大组长,实事求是,酌情慎重处理。

  2002年作文命题分析

  2002年高考作文(全国卷)仍然是话题作文,其结构形式是"提示性材料+话题(分析)+写作要求(注意事项)"。原题如下: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个人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遇到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定,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这道作文题目,一般说来,具有以下特点:

  (一)导向性:

  这里所说的导向性,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对学生做人的导向。作文的"提示性材料"的中心十分明确,主要讲的是"救人即救己,利人就会利己"。这是一则难得的德育材料。既可以使考生在作文时受到一次精神陶冶,得到一次心灵的净化,又能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第二,是对学校教育的导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五育"(德、智、体、美、劳)"德"为先。命题者不避热点,紧紧围绕着"以德治国"、精神文明建设、素质教育等方面来命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这道作文题着眼于从精神、道德层面上去检测考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和价值取向。进一步突显了高考的选拔功能。这是一声激励语文教学向传统道德教育回归的号角;这是一座引导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向的灯塔,对今后的教育无疑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暗示性:

  在"话题"部分里,不少词语具有十分明显的暗示作用。例如?常常遇到、见到、听到"是在暗示考生选材的方向与范围。所选的材料必须是自己身边的事,是自己熟悉的事。"触动心灵"则暗示考生所选的材料必须是具有震撼性,能在心灵深处引起倒海翻江反应的事。考生的选择只能在"生与死"、"善与恶"、"美与丑"等方面进行,而绝不能写像"两只苹果,一大一小,是先吃大的还是小的"之类的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事。"那时候,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则暗示考生在作文中一定要写已发生的选择行为,一定要写选择的具体过程。"又该如何选择?"则暗示考生在选择时一定要作出健康的正确的价值判断。此外,在"心灵的选择"这个偏正短语中,重心是"心灵",这也给了考生一定的暗示,即要求所写的选择一定是十分艰难的,一定是进行过激烈的思想交锋后才作出的,等等。审题时,抓住了这些具有暗示性的关键词句,就找到了开启胜利之门的钥匙。这种暗示性,也可以理解为限定性,若超越了命题者所设定的这道道藩篱,就会跑题。

  (三)开放性:

  今年的作文题,实际上是一道限定与开放并存的题,其开放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写作内容上的开放。考生所写的有关选择的事,可以是"遇到"的,即亲历的,也可以是"见到"的,甚至还可以是"听到"的,只要它能够激起心海的波澜就行了。第二,是文体、文题、写作技巧等方面的开放,这更有利于考生根据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理解,打开思路,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选择能突显自己的文学才华的艺术技巧,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进行写作。给了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为学生展示创新能力,突显个性提供了方便。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订两性学堂,打开性爱心门,赢取彩信手机!
  新浪邮箱雄踞市场第一 真诚回馈用户全面扩容
  在家学新东方英语 注会注册评估师 考研英语
  用周杰伦的GD88打给mm ^O^ 狂抽猛送,果然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消毒品 诺基亚6100 NBA
 
  新浪精彩短信
图片
更多>>
铃声
·[顺 子] 不再想念
·[许志安] 安哥之歌
·[和 弦] 爱就爱了
更多>>
两性学堂
激情夏日里
送给爱人的贴心礼物
彩信手机一天一部!

非常时期看新浪会展!

专 题 活 动


企业服务
患了皮肤病去哪里
中医治疗各种肿瘤

更多商情发布>>

分 类 信 息
:北方交大MBA热招
   手机有礼武汉分类
   春季旅游江苏行
丰乳+性高潮电乳夹
:全国特价酒店预订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现在订阅两性学堂
彩信手机一天一部

等你拿
加入缤纷下载,数万精彩图片铃声不限量任你下载,每条仅0.1元,让你的手机又酷又炫!
爱情、财富、超魅力
统统一网打尽
两性学堂帮你和爱侣打开性爱心门,探索神秘的爱欲花园。

每日2条,每条5角,包月计费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下载。
炫彩地带——和弦铃声彩图,10元包月下载
今天会不会有金子砸到你
什么样的手机号最配你
命里有注定有贵人相助
明天,你的爱情路在何方
属于你的星座运势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