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二(刘威的考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05/26 18:18 新浪教育 | ||
我平时作文有点粗心大意,看问题虽然敏锐,可往往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老师和爸妈没少说我。不过,自从看了“高考作文制胜技法”,读了“思辩作文”这一章后,我分析问题,看待事物的能力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和提高。文题展现在我的眼前: 墙存在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是人类所不可缺少的东西,有人的地方,必定有墙。幸而墙是一种有形体的实物,我们随时建筑,又可以随时拆毁。然而,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 读了以上片断,不知你对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墙有何感想?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裁不限,题目自拟。 嘿,真棒!说曹操,曹操就到。这则材料就是要运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墙是一个有形的实体,却又是无形的堡垒。演绎墙的变迁,必须把握墙所具有的象征意义——隔绝、封闭、保护。另一方面,墙并不都是无用的,它能抵御猛兽和敌人的进攻,考验人的意志,阻挡不良事物的侵袭。文章的关键就是要运用联系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不能纠缠于具体的墙,而要直达无形的墙,心灵的墙。嗯,在选材上,还是《高考作文制胜技法》中“选材达标标准”里说得好:选材要“新颖生动”,“要有时代气息、有意味、有可读性”,“尽量从生活中选择紧跟时代潮流、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现实问题的事例……”想到这些,我很快拿起笔来: 墙·民族·世界 中国似乎是一个与墙有缘的国家,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万里长城就是一段很长的城墙。虽然不知道是否起源于中国,但我相信中国是墙最多的国家之一。许多饱经沧桑的古代城墙保留至今,成为著名的文物古迹;北京四合院那高高的院墙是老北京人心头抹不去的回忆;即使在今天大规模拆除围墙的时代,它仍是常被观赏的建筑。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更有一段筑起高墙,闭关锁国的屈辱记忆。 事实上,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墙”,或将自身分割,或与其他民族隔开。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表明:这些形式各异的“墙”最终都将被拆除,未来的世界是一个没有“墙”的世界。 上个世纪,德国人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他们推倒了东德和西德之间的柏林墙,组成了统一的德国。尽管在历史上,德国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但德意志仍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大家有目共睹,比如它对战争的认罪态度,比如它消除民族隔阂的举动。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们又欣喜地看到另一堵“墙”将要被推倒——那就是朝鲜与韩国之间的三八线。这两个同根生的国家,理应走上统一的道路。 然而,当今世界上还存在许多没有被推倒的“墙”,比如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的“墙”,比如中国同日本、美国之间的“墙”。有时候,回想侵华日军的暴行,我们真想把这堵“墙”筑得高些,再高些,但这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不同民族间的“墙”终将在趋于大同的世界中消失。 前些日子发生在美国的“9·11”事件,更表明拆除这些“墙”的必要性。当全班同学一起收看新闻,看到轰然倒塌的大楼时,有的同学说美国是咎由自取。不错,美国的确做过许多令中国人感到不满的事,但面对恐怖主义,所有的民族都应该站在一起。美利坚的哭泣也应该是中国的伤痛!从某种意义上说,横在各民族之间的高墙是恐怖主义等一切恶势力的温床。当各民族心连心手牵手时,有什么真善美营造不了,有什么假恶丑消灭不了的呢! 拆除这些“墙”吧,我们每个民族都不需要它,我们的世界更不需要它!
订两性学堂,打开性爱心门,赢取彩信手机! |